达林的耳朵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阁城的狗分两种,一种耳朵是耷拉着的,另一种耳朵是竖起来的。所有狗出生时耳朵都耷拉着,有的一辈子都耷拉着;有的随着渐渐长大,会先竖起一只耳朵,过十天半个月另一只耳朵也会竖起来。达林的耳朵现在就处于一高一低的过渡期。
  达林是只活泼好动的小狗,经常跟一帮过渡期的伙伴玩耍。过了半个月,所有伙伴的耳朵都如期竖起来了,而达林的那只耳朵还耷拉着。过了三个月,达林那只耳朵依旧耷拉着。半年之后,竟然还是一样。这时伙伴们开始窃窃私语:“达林的耳朵怎么了?”
  达林本来满不在乎,可是渐渐发现不妙了,伙伴们都在挤兑挖苦他,甚至有个杀千刀的还说:“一看达林那恐怖的耳朵就会尿失禁。”
  到了学校更是郁闷,没有狗狗愿意跟他同桌,排队时简直就是一种噩梦。体育老师喊:“今天直耳的同学排左边,弯耳的同学排右边。咦,达林你?你出列!”至于狗狗美女们看达林的眼神,就跟人类突然看见美女捋胡子的表情差不多,这怎么能不让他的心碎得像饺子馅似的呢!
  雪上加霜的是,达林怪异的耳朵被狗仔队给瞄上了,他们偷拍了一系列照片,登在《豆阁快报》的头版头条,题目是《本城惊现骑墙帝,一耳高来一耳低》,图文并茂地介绍达林的耳朵。
  闻讯赶来观赏达林的狗群越来越多,有些甚至不依不饶地要跟他合影留念。达林气得整天闷在床上一言不发,都快得自闭症了。
  达林父母也越来越不安。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好不容易听到达林的鼾声了。达林妈妈开始埋怨丈夫:“都怪你要打什么赌,说儿子的耳朵一定会长得与众不同,还说我们一个直耳,一个弯耳,达林肯定会遗传我们的各自特点。其实还不是你自己每晚趁儿子睡着,用手按着他的那只耳朵,硬生生把它按弯了。”
  达林爸爸叹了一口气说:“早知道会弄得他这么苦恼,打死我也不会去做这种试验。我总希望达林长得有个性一点,能跟别的狗狗不同,就想试试看,没想到真弄成这样。”
  不料,隔天《豆阁快报》的头版头条又是一枚重磅炸弹:“骑墙帝真相大爆料,全由父母一手打造”,把达林父母的谈话内容一字不漏地报道出来。原来达林一家被窃听了!
  大街上越来越多的狗开始对达林父母恶言相向,甚至吐口水扔臭鸡蛋。吓得他们也闷在床上一言不发,也快得自闭症了。
  可活跃在达林家周围的众多狗仔队不干了,你们一家三口全宅上了,我们哪有猛料来跟进报道写稿养家呀?他们纷纷从暗处走出来,站在达林家门口叫阵挑事,“请你们谈谈孩子畸形发育的心情”、“你们必须向社会公开道歉”、“达林应该进行耳朵整形,然后移交儿童福利院,不能再让你们虐待了”……
  这些话把达林父母说得面如死灰,达林看在眼里,那心碎得像从十八楼掉下来的豆腐似的。其实达林那晚并没有睡,故意发出鼾声是为了让父母安心入睡。达林从小就养成了一个观念:家境不好,双亲渐老,千万别拖累家人,一切靠自己,哪怕独自烦恼!
  父母那晚的谈话他自然听到了,他一直在思考,要怎么把真相说出来,今天他终于决定出去面对这件事。达林从床上爬起来,对着外面大声高喊:“后天晚上8点钟,我将召开‘骑墙帝新闻发布会’,你们回去作准备吧,别再骚扰我的家庭了。”
  骑墙帝即将召开发布会的消息立马传遍大街小巷,豆阁城的狗仔队纷纷闻讯赶来。这天晚上8点钟,许多狗都准时趴在电视电脑前,等待骑墙帝的发言。达林坐在麦克风面前,一脸平静。
  发布会开始,记者提问的纸条从四面八方传递上来。在答题过程中,达林轻松俏皮地描述着他的各种尴尬经历,逗得全城听众笑声不断。达林拿起最后一张纸条说:“这个问题是当你知道自己的骑墙耳朵是由父母一手造成的,当你经历了这么多尴尬难堪的遭遇后,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
  此时全豆阁城的狗都紧盯着达林的表情,眼睛一眨不眨。
  只见达林用前爪摸了摸那只耷拉的耳朵,然后叹了口气说:“你们只偷听了一个晚上我父母的谈话就以为知道真相了。其实我的耳朵不怪他们。我从小就习惯睡在父母中间,趴着睡时就紧靠着妈妈,她睡相甜美,气息轻柔得像催眠曲,旁边是睡相超烂的爸爸,鼾声打得你会做噩梦。我为了安然入睡,经常让爸爸按着我朝向他的那只耳朵;我躺着睡时,自然也会让爸爸把我朝天的那只耳朵按住,他经常半夜松手放掉了,我还叫醒他重新按好呢。就因为那样,爸爸瘦得像只病猫一样。”
  观众全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或许一时还不能全信达林的解释,但他们渐渐看出这是一只懂事的小狗,他有各种各样搞笑的经历,说话冷静风趣,关键是这么爱护家人。
  达林又说:“大家是不是在心里想你这种说法也太扯了吧,其实我也觉得有点扯。那我就说实话吧,我认为我的耳朵天生就这样,跟我爸爸没关系。我是第一只过了过渡期还长着骑墙耳朵的狗,你们因为从前没见过,所以一时无法适应,等第二只、第三只……第一百只出现时,你们就会习以为常了。我以前总怕跟别人不一样,怕别人不喜欢我。可现在我想清楚了,每只狗都该有自己的生活与个性,每只狗都該尊重别人的生活与个性,我觉得我现在这样挺好。我不强求你们都喜欢我的耳朵,你们也别强求我必须按你们的喜恶标准来改头换面。”
  听了这段话,大家终于发现,骑墙帝的样子虽然有点奇怪,但骑墙帝的内心实在可爱。
  达林父母在电视面前早已热泪盈眶,抱成一团。达林爸爸对妻子说:“也许真是我们造成的,又或者达林天生就会长成这样。可是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经过这些事,这个家伙变得机智风趣,冷静稳重了。”
其他文献
古人长行,有的为报国求仕,有的为科学考察,初衷各异,风骨与故事亦不相同。“政治旅行家”的文化苦旅——孔子  生活时代:春秋时期  出行目的:周游列国  时间:公元497年至公元511年,共14年  路线:宋国→陈国→蔡国→楚国→齐国→卫国→曹国→郑国→杞国等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春秋末年,诸侯争霸,各国君主都在为国家的生存和强大费尽心机。而孔子所主张的仁义不受重视。
期刊
很多出门旅游的人都热衷于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旅游经历,比如,到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新鲜事物,有什么感想等。一时间,朋友圈被疯狂刷屏。那么,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照片、手机和微信都没有,古人旅游后怎样分享给朋友呢?用文字形式传播到朋友圈  古人若想把旅游经历留下来,大部分是用文字来保存的。现在流传下来的好多旅游随笔就是古人即兴写的,这是他们和朋友之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  古代有种神叫“旅游神”。众所周知,
期刊
不难发现,在每一次外出游玩的途中,我们会为街头独特的风景而驻足,会因高山流水的美丽而停留,会被惊鸿一瞥的身影而吸引。不一样的风景和心境总是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心灵触动,这或美好或温暖的瞬间值得我們细细回味,认真记录。
期刊
文题呈现  巍峨的长城上可能留下过你的脚印,故宫的墙壁上可能有你抚摸过的印迹,圆明园的残垣断壁间可能有你伤感的背影……古迹巡游,聆听的是厚重的历史和岁月的故事。请拿起你的笔,记录下最让你心动的一处古迹吧!  要 求  (1)角度自选,题目自定;  (2)写作时注意游览顺序,描绘景物时要做到主次分明;  (3)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不少于600字。  【佳作展示】故 宫 游 记  ○江苏
期刊
文题呈现  在我国,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当日军投降、新中国成立时,举国上下的人们蜂拥到大街上,人们纵情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人们没有理由不欢庆,因为革命是如此惨烈悲壮,胜利是如此艰苦卓绝。在那段峥嵘岁月中,有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有不怕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有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今天,我
期刊
文题呈现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比如北京的京剧、吹糖人、斗蟋蟀,陕西的秦腔、皮影戏、剪纸,广东的粤剧、舞狮、花灯,江西景德镇的古窑、陶瓷,上海的沪剧、花会以及说不尽的海派文化……这些民俗构成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为这个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们构建了相同的文化根基。对于这些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你有参与其中的经历吗?在观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呢?  要 求  请以“我眼中的民
期刊
文题呈现  我们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绿色的陶醉,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我们可以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也可以手握画笔于船头赏花写韵,领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了一抹耀眼的色彩。在山水之间,我们知山之厚德,知水之圆融,知花木有四季之变,知人生有旦夕祸福。  要 求  请以“山水之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期刊
有人曾说,读妙趣横生的故事,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悦;读刻骨铭心的故事,会让我们的情感得以升华;读触动人心的故事,会让我们的灵魂得以洗涤;读充满智慧的故事,会启迪我们未开发的智慧……也有人說,每读一段故事,就是一次心灵的穿越。  如果,当你觉得疲惫了,而你的心却还在渴望飞翔,那么,不妨找一处阳光温暖的角落,拿起一段故事,在充满书香的世界里,让你的心来一次意趣盎然而又别开生面的旅行。
期刊
米勒冲上去,一把抱住了奥尔登。这是奥尔登与他成为搭档后,他一直想做的事情。1  美国阿尔特斯市的犯罪率迅速上升,警察局长吉姆·休斯向上级请求增加警力。这个请求很快就被通过了。然而上级给阿尔特斯市增加的警力不是警员,而是警犬——一条德国牧羊犬。  吉姆·休斯很无奈,也很生气。因为已有实验表明,德国牧羊犬很难驯服,并且,它们还会袭击无辜的市民。“希望这一次能有好运吧!”吉姆·休斯自我安慰着。  吉姆·
期刊
1  公元683年,大唐,长安。  高考排名榜下,一位23岁的考生焦灼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然而,他细细地将榜单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没有找到“陈子昂”这三个字。没错,这个年轻人就是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著名诗句的陈子昂。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高考落榜了。打小就聪明过人、才华横溢的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在科举场上竟然会连败两场。  他有些失落地走在大街上。突然,在闹市最繁华之处,他听到有人高声叫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