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起点·终点(下)r流动的文化遗产——泽被当代启迪未来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e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的人类遗产rn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变迁,与王朝的变迁有着极大的关系.吴越时期,运河就围绕各自的王权利益而建;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是王权中心,隋炀帝又把扬州作为陪都.因为大运河的兴建,沿线的开封、杭州、北京以及运河附近的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rn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因为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水系,仍是运输最繁忙的河段,常年可行驶2000 吨级的船舶,年货运量达3 亿多吨.
其他文献
科学界有个敏感的字眼,那就是“实验无法复现”。这不仅意味着研究不牢靠,甚至可能隐匿着造假丑闻。  20世纪60年代,不少美国学者宣称可以把一只动物的记忆转移到另一只动物身上,相关研究名噪一时。不过,这类研究最终因为实验无法复现而在谴责声中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以史为鉴,看看半个世纪前美国科学家的做法能对今天的科学界有何启发。  同类相食造就“科学神话”  1962年夏天,新一期的《神经生理学杂志》出版
期刊
空间站到底是个啥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神仙们都住在九天之上,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太空之中。那么,这些神仙呼吸氧气吗?吃的食物从哪里来?水又来自何处呢?在古代神话中,这些细节要么归结于“仙法”,要么就压根儿忽略不提了。如果以现代科学来“解读”,其实神仙们所居住的“宫殿”就算得上一种原始的“空间站”,有基本的生命维持系统,可以长期驻留。  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空间站设想形成于20世纪初。1903年,俄
期刊
这是一种视觉暂留现象.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后,在人眼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不会马上消失,人眼对物体位移的分辨要0.1秒.当两幅图像出现的时间间隔不超过0.1秒时,两幅
期刊
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科学分析当前我国中医药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体系、教学体系、协同育人体系入手,探索构建“融合、开放、协同”的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时钟,指示时间,也指向过去和未来,而地球在历史这巨大表盘上也是一个刻度.基于这种理解,便有了我们的作品——“地球时钟”.rn“地球时钟”左下角是一个被污染的地球,喻示着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为探讨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动态关系,本文利用中部六省1990—2019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实用新型授权数量以及GDP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动态均衡关系。结果发现:发明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用新型授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效应和挤出效应。由此,本文提出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保障体系等建议,为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  人生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旅行……这些都充满了新鲜与冒险。而在这其中,第一次喜欢一个人大概最为特别,美妙得如夏日水蜜桃散发的香气,又时常让人不安、不知所措,就如桃子那毛茸茸的外表,让人瘁乎乎的。同时,这颗桃子还充满了神秘与禁忌,就像
期刊
近日,一种名叫红火蚁的小蚂蚁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2021年3月,红火蚁已由南向北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为了对付这种蚂蚁,农业农村部、住建部、交通部、水利部等九部门专门建立了协作联防工作机制,启动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  红火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蚂蚁,它为什么值得国家如此重视?如果我们遇到了红火蚁,又该怎么办呢?  一路平推,所到之处无敌手  2004年,我国
期刊
飞机在空中必须沿着规定的航线飞行,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要受地面航空管理人员的控制和指挥.飞机的导航设备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测向导航的.导航定向设备接收地面导航站发射的
期刊
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rn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