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去的白帆》到《走向混沌》——从维熙创伤书写的互文性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my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去的白帆》是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走向混沌》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实性回忆录.两部作品虽然对创伤书写存在差异,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后者对于前者存在着一定“复写”成分,两部出自于同一作家,但来自不同时代的作品呈现出互文与对话交流关系.本文即是在互文视野下,通过分析小说《远去的白帆》与纪实性回忆录《走向混沌》对苦难创伤书写呈现的复写以及互异,并进一步总结两部文本创伤书写呈现互文性的意义.
其他文献
教育之于社会,犹如大脑之于人体,其重要性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全体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拥有高素质员工的企业生产率可以大为提高;而较好的受教育程度
9月20日至21日,浙江浦江,潇潇秋雨.700多名教育者从境内外各地,来到“马良故里”“诗画浦江”,共赴一场童话教育的约会.rn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阅读推广者“花婆婆”方素珍
期刊
古代中国的公开处决仪式就其意义和作用而言等同于一场戏剧.施刑者通过执刑技术的高超来获得外界及自身对其职业的认同;受刑者通过对酷刑的忍耐来展现其英雄气概和反抗精神;
经典阅读对小学生的成长及今后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经典阅读是孩子精神和心灵的需求。它有利于人类经验的传承、想象力的延续。一个人如果从小得到经典的滋润,长大后就可能成
期刊
与《旧唐书·经籍志》原有初盛唐别集相比,《新唐书·艺文志》新增中晚唐别集在文集名称形制上有诸多新变.别集著录体例的不同,固然是造成新、旧《唐志》出现差异的因素之一,
在全区轰轰烈烈开展生命化课堂研讨的大潮中,围绕“生命”这一关键词,我校开展了“以生为本 以疑促学”的课堂模式研讨.大教育家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们旨在通过激发
期刊
在当代文学史上,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是一部厚重大气的作品,颇具史诗气质.作品的史诗风格较为明显地体现在三个方面:浓郁的神话色彩,对半个多世纪沧桑历史的全景展现以及
张爱玲的散文代表作品《爱》以短小精悍的篇幅,简练朴素的语言讲述一对青年男女擦肩而过的美好瞬间.散文中人物的命运牵动着读者,但作者的情感近乎零度,于轻描淡写中寄予对爱
学位
明末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大发展、大爆发的时期,在明朝末年,出现了一大批才女,其中,有来自大家族的传统淑女叶小纨等一批名媛,也有以秦淮八艳为代表的名妓.前人对于明末女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