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60214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拨动学生的兴奋点。在课堂上运用电教媒体,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共同参与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可以满足语文教学环境的需要,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成为文字教材的延伸,升华,并可优化整体教学效果,使语文课更精彩。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讲解激情增趣
  我们都知道,中小学生容易对直观形象的事物产生兴趣。而电教媒体的组合运用,组合于课堂教学,其视与听、音与画、动与静的和谐结合,能让学生眼、耳多种器官受到刺激,产生直观形象的反映,从而调动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参与。如:我在教学《最后一分钟》一课中,学生很难体会香港回归时作者激动的心情。因而,在范读课文时放一段《东方之珠》的伴奏曲,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充分调动学生激动、骄傲、自豪之情。在教学第二节时我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创设情境。将香港回归的精彩时刻播放出来,学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内心深处受到深深震撼,每一位学生在香港回归的时刻,都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的提高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教学《长城》时,放一段长城的画面,学生会为壮观的画面而自豪,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化师生角色,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一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学生通过雅虎中国、新浪少儿、搜狐等有名的“搜索”引擎网站,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学会网上在线自学,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提高学习能力。
  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巧导入,让课堂活色生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信息技术的形象直观,色彩炫丽等特点,抓住学生的心是比较容易的。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就播先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富有节奏而舒缓的曲调,让学生的心灵在优雅的旋律之中得到熏陶和升华。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直接体验乐曲的优雅魅力,感受其意境。有了这样的直观感受,学生再学习课文,就会对课文中贝多芬作曲的过程更明晰了,就会对课文中的描写体会得更加深刻,学习起来也会感觉游刃有余。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堂教学更丰满
  教育技术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境、展示图像、虚拟现实等手段,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从而诱发探究动机,构建多元、多维的教学系统。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无米之炊”的难题。将网络作文和传统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一定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帮助。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学好文言文,既是初中生考试的需要,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但经调查发现,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文言文排斥,不愿意学习文言文。但是文言文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记录了浩瀚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继承这份遗产是继承整个文化的前提。要想掌握好汉语这门语言,兼顾学一些文言文将会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字,了解中国的文化
期刊
融化“冰”的最快方法是什么?答案有很多种,用火烤、用手搓、用阳光照、放在热水中……如果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那最佳答案是什么呢?那就是去掉它的“两点”,不就成了“水”了。  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智慧与美好,记得那是一堂晨间活动课。  冬天的早晨,空气略带寒意,为了舒活舒活筋骨,我带着孩子们到室外参加晨间活动。孩子们一下子涌到了大型玩具旁,但走近一看,上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地面上也散落着一些晶莹的冰块。
期刊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镌刻着祖先的情怀与生活期冀,透射着先人高尚的人格情操,是后世子孙享用不尽的文化盛宴。古诗词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的古诗词,就是要将文化的精髓传给学生,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陶冶高尚情操,品味优美意境,提升欣赏品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陶冶,陶冶后自然将这涓涓细流融入心田,也将这湛碧的翡翠嵌入在作文的字里行间,在写作中绽放出个性的光彩。
期刊
语文课标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告诉人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  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阅读理解,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语文学习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重要的应该是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大
期刊
读书可以感知社会,了解自我。读书可以给人智慧,使人勇敢,让人温暖。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手段,作家们读书如恒,笔耕不辍,正是因为读书,他们才有了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他们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感悟,离不开书籍的滋养。对于读书,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胡适认为,读书的目有三点。第一点:读书为了生活。读书是为了获得应付环境、解决困难的方法,同时还可以获得一些思想的来源。第二点: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人类文
期刊
教育不单单是知识传授,还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心理沟通、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具有鲜明的艺术性。而教育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情感性、形象性、创造性等方面,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机智上。乌申斯基说过,无论教育者怎样研究理论,若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会是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一、教师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1.有利于改变教学现状。  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但许多教师仍被传统教育观念所禁锢,热衷于填鸭式教学,以题海战术来提高教
期刊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当好班主任,就必须用满腔的爱去理解、信任、尊重和关心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  古人云:‘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在平时的工作中非常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也特别重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水平,因为我知道:教师以育人为天职,要照亮别人,自己首先要有光明,要身
期刊
乡村文化指的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例如民居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服饰及手工艺品等等,也包括在此地域范围内被广泛传承和认可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而旅游是人们向往自然的天性所致,挖掘整合乡村文化,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领略风光世界,体验文化旅途,这
期刊
忠孝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掘教科书中忠孝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忠孝教育。  一、忠孝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忠孝”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忠孝、父母之忠孝、祖国之忠孝、社会之忠孝等。  (一)自然之忠孝。大自然不仅保证了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人类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
期刊
[背景]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小语第三册第十一单元“努力”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小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受到学生的喜爱  [案例]  片段一:  师:故事里有一棵大树,(师贴“通天树”)这是一棵什么树?生:通天树。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