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也说茶

来源 :微型计算机·Gee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米油盐酱醋,代表了人间烟火,离开了餐桌,任何地方再不见期身影,可谓大俗。茶,却让人品出许多雅趣和情致。如诗如画,让国人对其有了一种情结,更成为一种中国文化符号,可谓大雅。可见中国人由致至终在满足果腹的同时,总不忘搞点小资,用一杯茶水隔离尘嚣,开始一盏茶工夫的逍遥游。
  
  茶之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是中国人的首创,这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但茶源于何时,就无从考证了。古代文字中有记载的,只能查到: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在3000年前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饮茶的起源t是众说纷纭,身世成迷——有的说古人最早是直接含嚼茶叶(有点口香糖的意思):有的说神农在郊游时煮水,飘了几片叶子到锅里,煮完后一喝——哇塞,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于是根据他尝百草的经验,马上亮牌——晋级,进入可食名单……反正是各种言论杂陈其中。或许正是因为无证可考,各种民间流传大行其市,给茶的本源带来一抹神秘;又或许各种说法都是实在的历史,毕竟中国之大,不能说你是这样开始第一次喝茶,就证明了全国喝茶之风便由你而推。茶本来也是地域性比较强的东西,不同的地方自然有当地不同的饮茶历史,所以也无须执着于究竟谁于是中国饮茶第一人,我们只要知道中国先于全世界开始品茶便足矣。
  茶区别于其他六种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一项重大身份象征,就是茶研究的集大成者——茶圣陆羽(此人可谓是茶道鼻祖,现仍被广大茶友膜拜),为其著了一本《茶经》。这是全世界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其内容涵盖: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于是关于茶的一切基本由此书盖棺定论。
  
  茶之功效
  
  对于最初接触茶的老外来说,茶是有点神秘的,搞不懂中国人是在喝饮料还是在喝中药。因为茶的外形、饮用方式还有它的功效确实跟中药比较接近,在茶起源的一种说法中就是神农乱尝草药后中毒,后来喝茶把毒给解了,于是神农就把茶列入中药名单。茶随着历史的车轮走到现在,现代科学对其的研究也确实证明了茶的功效:
  第一,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微血管壁韧性、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防辐射、抗菌、抗病毒、抗衰老、抗癌、抗突变。而这些功效源于茶叶的最特有物质——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主要由儿茶素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有效物质,约占茶叶干重的20%~35%。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是茶多酚类物质中的含量最高组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是茶叶药理与保健作用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
  第二,兴奋大脑皮层,使精神振奋、工作效率和精确度提高,增强思维和记忆力,疲乏减轻,睡意消失。这些功效源于茶叶中生物碱类物质——咖啡碱。咖啡碱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生物碱,一般含量为2%~5%,每 杯茶水中就含有咖啡碱40~70毫克,通常喝下数小时即被排泄,不会积存在身体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及其氧化缩和物能使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因此喝茶可使开车或是加夜班的筒子保持头脑清醒,并较有耐力(换个思维——就是让你夜不能寐)。茶还有强心、利尿、强化血管壁弹性、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而这些功效源于茶叶中另一种生物碱类物质——茶碱。茶叶中的茶碱含量很少,一般只有0.05%。其他的生物碱类物质有可可碱、腺碱、黄嘌呤等等,它们的含量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第三,防龋固齿。茶叶中还含有相当量的矿物质,约占总干物质重量的4%~7%,主要是钾、磷,其次有钙、镁、硫、铝、铁等,这些矿物质多半能溶于热水而被人体利用。除此之外,茶叶当中还有一类矿物质属于微量元素成分,包括铜、锌、氟、钴、钠、镍、铍、铬、硼、碘、硒等。其中氟、硒等元素,在蔬菜及一般植物中含量极微,而在茶叶中含量颇高。茶叶中约含有150~300ppm的氟,氟能坚齿和抗龋:硒有抗癌、抗克山病、抗大骨节病的功能。
  
  茶之分类
  
  茶的基本功效有这些,但不同的茶,由于原料、制茶工艺的不同,各自又有各自的特点。茶叶的分类方法很多:陆羽以烹茶方法的不同将茶分为粗茶、散茶、末茶、饼茶:欧洲把茶叶按商品特性分为红茶、乌龙茶、绿茶三大类;日本按茶叶发酵程度不同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我国按茶多酚氧化程度不同把初制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六大类,如果结合茶叶的商品形态可把茶叶分为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和速溶茶七大类。
  
  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是历史上最早的茶类(也是生产花茶的原料),在我国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制成茶叶。杀青方法有:蒸青(蒸汽杀青)、炒青、烘青、晒青;揉捻时确定了茶叶的形状:圆、长,针形、尖形、片形等;干爆方法则有炒干、烘干、晒干。
  高温杀青是绿茶类制法的主要特点,这种方法能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并决定了所有茶中绿茶的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绿茶在色、香、味上,讲求嫩绿明亮、清香、醇爽,它的冲泡方法最为简约,又最为复杂。说到茶叶的冲泡,说简单电简单——放点茶叶,倒点水;说复杂也复杂——选什么样的水,水温如何,冲泡手法及次序,茶具选择,如何闻香辨味……诸多的条条框框、繁琐程序成就了茶文化的精髓——茶道。它已经远远超过了凡夫俗子喝几口茶水的牛饮阶段,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和睦清心”,更成为东方文化的一种象征。寥寥数笔实在是不足以描绘其轮廓,更不能深入其核心,《Geek》在此浅浅介绍,也仅是窥豹一斑。
  冲泡茶叶的水,大的原则是选择软水,若用硬水泡,会直接影响茶汤色泽、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使得茶汤味涩,令茶具产生水垢。就现在的环境而言,矿泉水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高档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左右为宜(矿泉水只需烧到此温度,自来水嘛,就烧到100℃再冷却到80℃);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它们的芽叶老一些,水温若是不够,则无法把茶叶中的成分完全渗透出来。茶与水的比例应为3g绿茶用150mL水冲。直筒玻璃杯是冲泡绿茶的最佳茶具,特别是冲泡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此四种茶属中国十大名茶,其中的西湖龙井位居榜首,可以看出国人还是比较偏爱绿茶的)时,可观察到茶叶在其中随水冲向水面,又螺旋下沉,悬空直立的景象,达就是所谓的“茶舞”。用玻璃杯泡茶有上投绿茶泡茶法、中投绿茶泡荼法、下投绿茶泡茶法。
  
  黄茶   在炒青绿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种——黄条。黄杀的制作与绿杀相似,只是多了道闷黄二序,这正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与绿茶的基本区别(绿茶是不发酵茶,黄茶是发酵茶)。闷黄技术措施因茶叶种类而异。有的在杀青后趋热闷黄,如台北黄茶:有的在揉捻后闷黄,如浙江的黄汤和湖南的沩山毛尖:有的在初干后堆积闷黄,如黄大茶;有的在炒干过程中交替进行闷黄,如纸包低温闷黄的君山银针(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的炒干摊放相结合闷黄,如霍山黄芽。
  黄茶按其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香醇味甘”造型有扁、圆(颗粒)、条、针、曲(卷)、朵型,冲泡方法与绿茶相似。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君山银针,她因“芽身似黄金,茸毫如白玉”被誉为“金镶玉”。用玻璃杯冲泡时(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径4~6厘米。每杯用荼量为3g,太多太少都不利于欣赏茶的姿形景观),可看到初始牙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军人视之谓刀枪林立,文人赞叹如雨后春笋,艺人偏说金菊怒放”,最多可达三次,这便是有名的“三起三落”。
  
  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在鲜叶选料、工艺流程和对色泽、品质的要求上,都具有独特的标准与风味。黑茶的原料较粗老,其基本制作工艺流程是高温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在渥堆过程中发酵时间较长,使得茶叶的色泽由绿转黑,故称黑茶。根据渥堆法的不同,黑茶分为湿坯渥堆发酵——蒸压变色(湖南黑茶)、蒸压定型(黑砖茶、花砖茶、茯砖):干坯渥堆发酵——散茶、湖北老清茶、云南紧茶、广西六堡茶:成茶堆积再发酵——蒸压(康砖茶、四川茯砖、湖北青砖茶)、炒压(方包茶、安化茯砖)。
  黑茶简直可以说成是绿茶的对立面:绿茶以新为贵,黑茶却以陈为尊。在漫长的冷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发酵和茶叶自身氧化),黑茶形成了其滋味醇厚、回味绵长、香气持久和带松香的特质(俗称“一股烂木头”味),泡之汤色红而发黑,经十泡之后仍能品出其昧。陈年黑茶在长时间的发酵过程,微生物无数代地繁殖代谢,产生了一种叫普诺尔的成分,它的作用被世界上的肥胖人士所推崇——防止脂肪堆积。日本、韩国更是将黑茶作为减肥的首选饮品。此外,黑茶不伤胃,不影响睡眠(茶多酚都被氧化掉了),还有非常强大的消食、解油腻、调理肠胃、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黑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云南普洱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喝黑茶要有一套专门的茶具——茶刀、茶盘、茶壶、公道杯、杯漏、品茗杯,不需闻香杯,其中比较特别的是茶刀。因为黑茶多是紧压茶,需先用茶刀将茶叶一分开:然后用沸水冲杯(用盖碗冲泡,紫砂壶做公道杯),即为温壶;接着洗茶,用沸水冲泡茶壶里的茶叶(5~8秒),去掉茶叶中的杂味、杂气以及表面的灰尘和农药残余,舒展茶叶;开始泡茶,倒掉第一泡的水用沸水冲第二泡(40秒左右),记住倒出所有的茶汤,开始品茶。
  
  青茶
  青茶,也称乌龙茶。这也是出名茶的大户,安溪铁观音、台湾冻项乌龙(均为中国十大名茶),以及武夷岩茶、大红袍(曾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克1万元的天价)均系出此门。它是在鲜叶萎凋后,经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的。青茶的制法特征是先适当地促进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采用高温炒青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使茶叶形成“绿叶红边”,汤色金黄,品尝后齿颊留香,回昧甘甜,兼具绿茶、红茶的品质特征,属于半发酵茶。
  青茶按做青程度和产地分为:闽北青茶——武夷岩茶、大红袍、铁罗汉;闽南青茶——安溪铁观音;广东青茶——凤凰单枞、水仙;台湾青茶——乌龙。这些青茶大多都是以茶树品种命名的,比如铁观音、乌龙、毛蟹、肉桂、佛手、凤凰单枞。与其他茶不同,香气对于青茶品质的优劣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不管采用何种品种制得的青茶依照香味优劣,可分为四大类型:细腻花果香型(青茶中品质最好的一类),花果香型(二类),老火香型(三类),老火粗味型(最次)。
  青茶的冲泡是最讲究的,所有茶具需一应俱全,特别要提醒的是冲泡青茶一定要用紫砂壶。主要是因为紫砂壶的泥料经烧制后吸香形和透气性都非常好,茶叶在其中溶出的营养物质达95%以上,用得越久的紫砂壶泡制出的茶汤就越香,所以也有“养壶”的达人。千万记得泡青茶的壶别再去泡其他茶类,什么黑茶、红茶啊,否则任何好青茶都被你毁了。青茶的泡茶手法,更是五花八门:“乌龙人宫”,“涤茶留香,春风拂面”,“乌龙出海,重洗仙颜”,“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青茶的保健作用也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美容等方面。
  
  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比较特殊的珍品。白茶的鲜叶要求“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均有白毫显露。白茶的制作工艺,只有两道:萎凋和干燥。萎凋是其关键步骤,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萎凋。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而是任其自动缓慢氧化,形成茶芽满披白色茸毛、汤色浅淡的特征,故而得名“白茶”。白茶根据萎凋程度分为:全萎凋——芽茶(政和银针)、叶茶(政和白牡丹),半萎凋——芽茶(白云雪芽、银针)、叶茶(贡眉、寿眉)。由于白茶加工工艺的简单,白茶可以说是最自然的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白茶与其它茶相比有个比较特别的药理作用——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据说银针可用作患麻疹幼儿的退烧药。白茶的冲泡方法与绿茶相同。
  
  红茶
  如果要说到茶的国际认可度,红茶是当仁不让排第一的。这归功于当年缓慢的交通运输,当我们把新鲜的中国绿茶放入船舱,经过一两个月的颠簸,再加上一点点海水浸泡,绿茶成功变身——发酵成了红茶。于是老外喝到的都是红茶,这还真对了他们的胃口,他们又带着自身口味的偏好居然往茶里加奶加糖。(跟我们往红酒加雪碧有得一比),硬是炮制出了“英国红茶”。风靡了世界。红茶以茶树新芽为原料,经微雕、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制作而成,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是红茶加工工艺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茶多酚减少了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香气物质也从50多种增至300多种,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新的化学物质,从而形成“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
  红茶根据制法的不同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工夫红茶中的祁门红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在海外的知名度非常之高,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国外更是称 祁红这种地域生香气为“祁门香”。
  红茶除了拥有茶叶的大多数保健功能外,还有养胃护胃的作用。除了由于茶多酚被大量氧化而减少的原因,还有就是红茶饮用时一般会加糖、加奶,这样红茶就有消炎的功能,更能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的效果。
  红茶的冲泡也是别树一帜的,小种红茶、工夫红茶、袋泡红茶(速溶茶)大多采用杯饮法——放茶入杯,沸水冲泡;而红碎茶则采用壶饮法——把茶叶放入壶中,冲人沸水,静置后倒出茶汤。还有种方法就是煮饮法——将茶叶置于壶中后,加入清水煮沸,再倒出,根据需要加糖、加奶。煮饮法是喝红茶最浪漫的方法,而且一定要用玻璃的透明茶壶,看到红茶汤像红酒一般琥珀色地在壶里翻腾,自是一种惬意。
  
  花余
  花茶可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茶,它利用茶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般是绿茶)一起闷,茶将花的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最常见花茶的就是茉莉花茶了。真正好茶的人一般是不喝花茶的,一是觉得茶味不正(好像任何境界都是越高越追求纯粹),二是用来做花茶的绿茶都不是很好的茶,试想—下顶级西湖龙井混着茉莉花喝,是不是有点焚琴煮鹤的意思?但你要就是喜欢花茶,《Geek》也可以介绍一个判断花茶品质的小窍门;选里面含茉莉花少的茶。如果泡出来全是大朵大朵的茉莉花,估计就是师傅知道茶叶不好或是技术不行,无法将花香全部诱入茶叶中,索性把花直接泡给你喝了。
  现在市面上还有很多花草茶,红红绿绿煞是好看,里面的花也是多得不胜枚举,据说都是有各种功效的。这类“茶”和传统意义上的茶区别还比较大,感觉主要是吃里面的花而不是品其中的茶,就不在此次谈论范围之列了。只提醒一句:选择时考虑一下你是否对其中哪种花过敏。高中档花茶多采用连盖带托的盖碗或连盖的瓷杯冲泡,中低档花茶把茶放入壶中,直接加热水,冲泡好后分杯。
  
  茶之禁忌
  
  喝茶虽然好处多多,但喝茶的禁忌也还是不少:
  不要空腹喝茶。荼中的咖啡碱和氟含量较多(特别是绿茶),而空腹饮用后,过量的咖啡碱会使人出现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茶醉”(此时可吃一块糖缓解该症状)。氟如果在体内蓄积过多,则可能引发肠道疾病,影响肾功能。
  不要饭后立即喝茶。茶叶中大量的鞣酸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反应,将生成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长时间这样便会引起人体缺铁。正确的方法是:饭后1小时再喝。
  不要喝烫茶、冷茶、冲泡次数太多的茶。茶水太烫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太强,长期饮用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冷茶对身体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而冲泡次数太多的茶,泡到后来(一般的茶叶泡到第四泡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味道了,茶叶中的营养物质也都被前几泡带走了,到这时茶叶中的微量重金属反而被泡了出来。另外隔夜茶也因为放置时间太久,成了微生物生长的土壤,所以也请倒掉。
  还有部分特殊人群也不宜饮茶:孕妇、肝功能不良者、缺铁性贫血者、神经衰弱者、泌尿结石者、便秘者、醉酒者。
  此外,喝茶也要根据季节而变。所谓是: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季节不同,人的体质也随之改变,不同的时令喝不同的茶既是与身体新陈代谢的契合,更是品出四季不同的茶语。
  P.S.茶叶的保存
  茶叶的保存环境要求比较简单:干燥、无异味、密封、低温。冰箱是我们保存茶叶最好的容器了,放冷藏箱即可。绿茶的保质期最短六个月至一年的时间,普洱茶比较骇人,能放20年。基本原则是不发酵茶保存时间相对短一些,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茶叶的保存时间随之延长。大部分茶叶保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可参看包装上的说明。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其中除了失去现实意义的柴之外,《Geek》已经将其余六种介绍了一个遍,到此Life Master栏目的“开门六件事系列”终于圆满了,各位Geek要是能完完整整把这一系列文章看完,就算不能成为厨房达人,也够在妹子面前说上三天三夜了。什么?之前的你都没仔细看?赶紧补课吧,这样你的人生还有希望……
其他文献
在较详细分析常规移频数字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倍相反馈、双反馈及相噪相消三种以数字锁相为核心的低相噪间接频率合成器,并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讨论。
在亚洲季风地区,根据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年间可进行一到三次的稻作生产。水田可利用的水量因洪水的频度或降水量的多少而异。老挝南部占巴塞省常因湄公河水的泛滥而被洪水侵
根据设计实践的需要,从价值取向、空间理念、实施手段和设计方法4个方面,对历史上若干经典城市设计模式进行了"列表式"的归纳,试图发现城市设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的对应关系
通过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生产力的研究,揭示了品种间生育期越长产量越高的生物学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的一种新的水稻品种布局与栽培模式,即在麦(油)稻两熟制中,根据不同地区水
工程造价存在着涉及面广、总体性强的特点,在施工过程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理解与支持,共同完成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实现最小化成本。具体来说,建设单位(机构)施工过程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嵌入式处理器各方面性能的日益提高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广泛应用,使得嵌入式系统更加适合于数控领域的开发。本文研究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开放式
利用地波传播的基本原理,考虑到地球曲率、大气折射、海水介电特性和海情等因素的影响,论述了高频地波雷达探测距离预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以及提高探测距离的方法和途径。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产生可能与神经向椎间盘深层侵入生长有关,本质上也是一种牵涉性痛。腰椎间盘内感觉纤维主要由背根神经节内的小型肽能神经元发出,由交感神经和窦椎神经双重
准确、及时地评价骨肉瘤术前化疗效果对选择术式及制定术后化疗方案起决定性作用,这已成为近年来骨肉瘤研究的热点.影像学,尤其是动态增强MRI检查,对骨肉瘤化疗效果评价具有
胸、腰椎后入路手术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途径之一.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类手术的并发症也不断增加.该文回顾了近年来胸、腰椎后入路手术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的文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