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73249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发生肢体冲突是很常见的事,是“小打小闹”还是“被欺负”,对此家长应该理性辨别,冷静对待,帮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更要教授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技巧以及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逐步提升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编辑|刘雨欣 吴颖
   壮壮一从幼儿园出来,就扑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被欺负了!”妈妈马上紧张起来,联想到最近频出的校园霸凌事件,当时就拉着壮壮去找班主任老师了,让壮壮告诉老师到底是被谁欺负了。结果,妈妈和老师等了半天,壮壮才嘟嘟囔囔地说:“他们都欺负我了,球球玩滑梯的时候撞我,小美不让我看她的书,拍球比赛我输给大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父母面对孩子“被欺负了”的申诉又该怎么办呢?
   减减压:冲突是孩子社交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孩子在游戏时,与他人产生肢体碰撞,或者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中发生一些冲突,都是在所难免的。大多数孩子天真无邪,他们之间的“打闹”更可能只是一种比较笨拙的交际方式,且大都带有游戏的成分。打过了、闹过了,仍然还能抱在一起做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但是随着大家对校园霸凌的关注,也有一些家长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我的孩子是不是真的被欺负了。是“小打小闹”还是“被欺负”?家长应该理性辨别,冷静对待,在帮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的同时,也不放大本属于孩子间正常交往时发生的小摩擦。
   幼儿园老师通常会把孩子之间这类的打闹现象视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堂重要的人际交往课,认为孩子们在打打闹闹中,更能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了孩子“我被欺负了”的投诉,或者发现某个孩子很反常,老师会很认真地观察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互动,如果发现确实存在被霸凌、被集体排挤的状况,肯定会及时调解,也会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但是就老师的经验而言,大多数社交状况不佳的孩子多是因为自身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身体灵活性欠佳,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或者认知发展水平没有跟上同班的大部分孩子,以及不知道如何求助于人等。
  
其他文献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是防止重大疾病的策略之一.随后,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健康口
期刊
梁雅珠老师认为,很多孩子在教育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归根结底是家风出了问题.所以她认为,在这个时代,重提弘扬良好家风,注重良好家风的传承,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良好的家风,首
期刊
音乐何须“懂”;不要让孩子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业余学琴何必太专业……这些流传颇广的关于音乐教育的名言,都出自一个人之口,他就是周海宏.周海宏教授非常忙,难得见
期刊
新时代的家庭,在关系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关系包括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外部关系是指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内部关系指家庭内部的代际之间、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期刊
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问题导致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温室气体的减排无疑是核心环节。尽管《京都议定书》中没
宝宝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还想玩,不仅有心理因素,也有生理因素在作怪。只有摸透孩子的小心思,才能让哄睡、陪睡都不再是令人头疼的麻烦事。   特约编辑┃刘志清   睡觉时间到了,宝宝要么找各种理由抗拒洗漱,要么上床后使出各种“幺蛾子”拖延时间,要么干脆撒泼哭闹不肯睡......好不容易以为他睡着了,你悄悄爬起来准备去忙自己的事时,结果小家伙在背后问:“妈妈,你去哪儿?”   宝宝不睡有理   宝宝为什么
期刊
编者按张扬,有范儿,敢爱敢恨,他们是9095后。洒脱,有主见,脑洞奇大,他们是社会的活跃群体。作为备受关注的一代,他们是全球消费的贡献者,是时代言论的发声者,他们不满通俗文
说谎一般被认为是不诚实、不光彩的行为,所以当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就会无比担心.其实,6岁以前的孩子说谎有各种缘由:可能是因为心智发展不成熟,为了引起关注或者逃避惩罚等,
期刊
父母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完成帮助孩子适应社会的任务,而帮助他适应社会的重要方式,就是让他先融入家庭生活.于向英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认为的家庭生活教育中重要的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女性对于父亲参与有极高的期望,网络有一句流行语叫“丧偶式育儿”,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抱怨:觉得孩子的爸爸虽然活着,但就像死了一样,不管孩子.但是,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