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克吉飞行队:美军首批黑人飞行员冲上蓝天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出品的美国影片《黑色轰炸机》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段黑人飞行员为保卫祖国而战的故事。影片素材来自于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著名的“塔斯克吉飞行队”,一支由黑人飞行员、维修技师、气象员和空管员组成的第99“红尾”(Red Tails)驱逐机中队。
  “红尾”战斗机入列第99驱逐机中队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空军的前身)担负繁重的空战任务,需要更多的飞行员和维修技师参战,美国总统和国会为此提出是不是可以试着组建一支由黑人组成的飞行中队,让黑人飞行员与白人共同保卫自己的家园。1941年3月,美军在伊利诺伊州沙努特机场(Chanute)组建了第99驱逐机中队,黑人飞行员开始在美军服役。1942年6月,第99驱逐机中队改名为战斗机中队,与另外2个中队共同组建了第332战斗机大队,西点军校毕业的本杰明·O·小戴维斯上尉(后来晋升为空军中将)先后担任第99驱逐机中队长和第332战斗机大队指挥官。1943年,第99驱逐机中队转至阿拉巴马州兰图尔的塔斯克吉陆军航空队(AAF)基地,建立了试验性飞行训练中心,此后第99中队的飞行员都被称为“塔斯克吉空军士兵”,由于第332战斗机大队装备的P-47“雷电”战斗机尾翼都喷涂成红色,因此“红尾”也是第332战斗机大队和黑人飞行员的别称。
  “红尾”中队使用的P-47“雷电”战斗机由美国共和飞机公司制造,由于机身五大三粗,一开始让美军飞行员难以接受,可是没过多久那些原本拒绝使用“雷电”的飞行员都喜欢上了它。虽说“雷电”形体庞大,灵活性确实不如Me-109等机型,但是它的发动机功率大,机载航炮火力凶猛,并且具有良好的俯冲性能,在空战中只要抢占了有利位置,对敌机进行俯冲攻击很容易得手,此外该机的防护能力也较强,只要不是要害部件,即使挨上几十发子弹也不碍事,因此还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由于具备这些优势,P-47“雷电”在部队服役一段时间之后就受到了飞行员的欢迎,各型雷电飞机源源不断奔赴前线,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P-47“雷电”并非“红尾”驱逐机中队飞行过的唯一一种战斗机,二战期间“塔斯克吉空军士兵”飞行了多种机型,包括北美航空公司的P-51“野马”战斗机、寇蒂斯公司的P-40“战鹰”战斗机、B-25“米切尔”轰炸机。这些战机参加了拦截、护航等多次空战任务,在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功绩,虽然B-25“米切尔”轰炸机最终没能参战,但是同样代表黑人飞行员这一优秀群体,为美军消除种族歧视铺平了道路。时至今日,“塔斯克吉空军士兵”驾驶过的老式飞机还经常参加美国空军举办的复古飞机航展,比如2004年在兰利空军基地举行的复古航展上,一架P-51战斗机就与A-10、F-86F战斗机共同进行了编队飞行表演。
  塔斯克吉学院培养优秀黑人飞行员
  美国黑人能够参军担任飞行员,得益于美国总统福兰克林·罗斯福做出的努力。1940年,罗斯福在他第三个总统任期内积极倡导吸收黑人接受飞行训练,以便充实美军的参战力量。1941年,美国陆军航空队与阿拉巴马州兰图尔的塔斯克吉学院合作,启动了黑人飞行员培训项目,计划招收14000名黑人空军士兵,其中1000人培养成飞行员,其余的担任导航员、轰炸机投弹手、电台操作员、空管员、气象员和其他空勤人员,加上由白人担任的教官、部队指挥官和其他相关人员,所有教、学人员统称为“塔斯克吉空军士兵”,“Tuskegee Airmen”由此得名。
  塔斯克吉学院之所以被美国陆军航空队选为合作伙伴,是因为该院已经成功实施了培训民用飞机黑人飞行员的项目,学院拥有一座机场,当地的气象条件良好,具备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二战之前美国飞行员选拔的条件是大学毕业,但是战争爆发后急需人才,高中毕业生也能报名选飞,在飞行技能培训的同时接受大学教育,也就是今天空军航校的培养模式,当时很少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黑人因此有了更多的招飞机会。
  塔斯克吉学院的黑人飞行员培训项目也离不开诺埃尔·帕里什的贡献,作为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他一直倡导黑人参与军用飞行任务,20世纪30年代末就帮助科尼利厄斯·科菲创建了芝加哥挑战者飞行员协会,开始了黑人民用飞行员的培训。1941年,帕里什中校担任了塔斯克吉机场指挥官,整个二战期间都在负责监督黑人飞行员的训练,他以开明的领导和崇高的品德激励身处种族隔离的黑人学员刻苦训练,确保学院的培训项目公平公正,真正达到为美国陆军航空队选拔人才的目的。
  在塔斯克吉学院之外,美军还在东南部设立了多个航空基地和训练设施,作为塔斯克吉项目的一部分,为黑人飞行学员们培训维修和飞行课程。整个二战期间,美军共计培养出685名黑人战斗机飞行员和245名轰炸机飞行员,其中355名部署到海外参战。但是,塔斯克吉飞行员只参加了欧洲战场的空战,太平洋战场上没有见到黑人飞行员的身影,这不能不算是一种小小的遗憾。
  塔斯克吉项目培训期间,白人飞行学员与黑人维修技师一道学习训练,不仅共同提高了自身飞行技能,也在训练中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是美国消除种族隔离的先驱。塔斯克吉项目之初,担任教官和指挥官的都是白人,随着培训计划的深入,黑人飞行员和维修技师的技能快速提升,一些具备实战经验的黑人也开始走上教学和领导岗位。
  黑人女性也参加了陆军航空护士队,配属在塔斯克吉陆军机场医院,保证塔斯克吉飞行队的黑人飞行员作战和训练,治疗黑人空军士兵的心理和生理疾病。在做好训练医疗保障工作之外,黑人女性护士队也要接受飞行技能训练,唯一遗憾的是她们和黑人轰炸机飞行员一样,在二战中从未有过实战飞行。值得庆幸的是,黑人女性护士队许多珍贵的照片,都保存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内,能够经常出现在为非洲裔飞行员设立的“黑人飞行章”纪念展上。
  黑人飞行员项目不仅是罗斯福总统关注的重点,也得到了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的支持。1941年3月,埃莉诺·罗斯福视察了塔斯克吉学院,而且乘坐黑人飞行教官阿尔弗雷德·安德森驾驶的战斗机进行了实机飞行,第一夫人的全力支持标志着美军第一支黑人飞行中队建设取得了全面成功。
  欧洲战场立下赫赫战功
  第一期培训结束后,2000多名塔斯克吉飞行学员中有不到一半完成了学业,获得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行技能章,为参加二战做好了一切准备。1943年美军的战争股票宣传海报上,就刊登了一名英姿飒爽的黑人飞行员,他身穿飞行制服,头戴飞行帽,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海报上方一行大字“让我们飞”,无形中向全美国宣誓了非洲裔美国人参战卫国的决心、勇气和自豪。
  1943年6月2日,第332战斗机大队“塔斯克吉空军士兵”在北非地区执行了首次空战任务,为美军的远程轰炸机编队护航,美军的空袭迫使位于突尼斯和西西里之间的地中海岛屿潘泰莱里亚岛上的守军投降。后来,第99战斗机中队又转战意大利西西里岛,1944年2月,进驻意大利本土的拉米特里机场,住在简易帐篷里继续与德军交战,为从拉米特里机场起飞轰炸德国本土的轰炸机护航。在第332战斗机大队的179次轰炸护航任务中,没有一架美军轰炸机被德军战斗机击落,在空15军所有护航大队中战绩最佳。
  第332战斗机大队的护航任务由已经晋升为上校的本杰明·小戴维斯指挥,小戴维斯上校作为一名陆军将军的后代,1936毕业于西点军校,是最初5名在塔斯克吉学院获得飞行章的学员之一,他杰出的领导才能也是“红尾”在地中海成功完成为轰炸机护航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非洲战役期间,小戴维斯受到了地中海战区盟军空军司令卡尔·安德鲁·斯帕茨中将和战争部长亨利·史汀和的接见。二战结束后,小戴维斯继续在美国空军服役,参加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最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塔斯克吉空军士兵”执行任务非常认真,上飞机之前一般都要仔细研究飞行地图,使任务流程烂熟于心。执行远程高危任务时,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需要精确计算航程、燃油、载弹量和在任务区上空停留的时间,完成任务返回基地时机内燃油往往只够再飞行3分钟。1944年,第15“红尾”战斗机中队成立了“三分钟小伙儿俱乐部”,参与俱乐部的成员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反映了黑人飞行员对自身飞行技能的严格要求。同样,黑人飞行员们非常热爱自己驾驶的战机。比如,查尔斯·麦吉用对妻子的昵称“小猫”作为他驾驶的P-51战斗机的绰号,并在战前将“小猫”喷涂在机身之上。飞行员海勒姆·曼恩加入“塔斯克吉空军士兵”时已经21岁,他的飞机“老板娘”同样是他妻子的昵称。
  1943年7月21日,黑人飞行员查尔斯·霍尔在护航任务中击落一架德军FW-190战斗机。FW-190战斗机是德国空军在Me-110(Bf-110)战斗机之后装备的新款战斗机,由德国天才飞机设计师库尔特·谭克博士设计,该机发动机动力强大,能达到当时战斗机无法匹敌的高速,垂直机动、滚转剪式盘旋等机动能力超强,火力和装甲防护力都十分强大,能够战胜低翼载高持续回转率的战斗机,一出现就令英国皇家空军极为震惊。能够击落德国空军在二战期间装备的新型战斗机标志着美国黑人飞行员在欧洲战场取得了第一次空战胜利。
  1945年3月,第332战斗机大队接到了在欧洲参战以来历时最长的任务——为轰炸柏林的盟军轰炸机护航。“红尾”飞行员在拉米特里机场研究轰炸柏林的护航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临战训练,为战斗做好的充分准备。柏林战役期间,“塔斯克吉空军士兵”涌现出很多杰出代表,比如文职飞行教官林克伍德·威廉姆斯、维修技师詹姆斯·麦吉、马塞勒斯·史密斯和罗斯科·布朗等。美军公认的唯一的黑人王牌飞行员李·阿瑟中尉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驾驶的P-51战斗机上有5个纳粹标志,代表着他曾经击落5架德军飞机,这位空战英雄于2010年去世。飞行员亨利·斯图尔特空战技能优异,多次赢得队内模拟对抗比赛胜利,1945年3月,他在一天之内就击落3架德军飞机,随后在大队的Top Gun空中格斗竞赛中取胜。
  二战期间,第332大队在欧洲战场一共击落112架德军飞机,虽然没有出现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王牌飞行员(Aces),但是有3名飞行员击落了4架敌机。但是,第332战斗机大队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共计81名飞行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31名飞行员被德军俘虏。飞行员海勒姆·曼恩在第99战斗机中队参加了48次飞行任务,由于例行轮休停飞没有参加轰炸柏林的任务,遗憾的是,顶替他参战的战友被德军击落,再也没能把飞机开回来。罗伯特·马丁在战争中一共执行了63次半飞行任务,在南斯拉夫的第64次任务中被击落。
  美国黑人飞行员得到了欧洲当地民众的支持,1944年10月6日,第99战斗机中队黑人飞行员安德森·马歇尔少尉在希腊上空飞行时驾驶的战机被击落,希腊游击队及时把马歇尔藏了起来,躲过了德军的搜捕,并帮助他返回了所在中队。相比之下,飞行员亚历山大·杰斐逊就没有这么幸运,他在1944年8月12日驾驶飞机空袭德军雷达站时被击落,跳伞着陆后失去了意识,醒来后就被一名德军军官俘虏,然后被困在战俘营里直至二战胜利。
  历史功绩得到美国民众认可
  “红尾”不仅粉碎了黑人没有能力驾驶飞机的谎言,以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敢的品质战胜了纳粹德国,而且在战后几十年里都是黑人群体的杰出样板,大多数飞行员都参与到美国的人权运动中,为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奔走多年。黑人飞行员在他们   称为“第二前线”的战场上也取得了“战果”,1948年,杜鲁门总统签署第9981号总统令,结束美国军队中的种族隔离;1964年,全美废除种族隔离法。塔斯克吉飞行员又一次在人权战场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受到了黑人群体的一致赞扬。
  2007年,乔治·W.布什总统在国会大厦圆形大厅向当年的塔斯克吉飞行员们颁发了国会金质奖章,并向飞行员们敬礼。接受颁奖回到酒店,飞行员们受到了摇滚巨星般的待遇,找他们索要签名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连吃饭时都会有热情的父母抱着孩子要和老英雄们合影。一位年轻的母亲对她4岁的女儿说道:“你不愿意合影是因为你现在还不明白这些,但是你长大之后会以此为荣。”美国海军的退役老兵们甚至身穿制服,与其他退役老兵一道,在酒店大厅等待与黑人飞行员们合影。
  为纪念塔斯克吉飞行员的历史功绩,美国空军代顿空军基地的空军国家纪念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红尾”设置了专门的展区,陈列展出第332战斗机大队曾经列装的各型战斗机和黑人飞行员的军装、随身物品、照片,比如著名黑人飞行员格利德的飞行夹克就是非常珍贵的一件藏品。2015年2月,美国空军为配合全美“黑人历史月”活动,举办了塔斯克吉飞行员专题纪念展,不仅复原了PT-13D战斗机等民众从未见过的老式机型,增添了多幅照片丰富馆藏内容,还推出飞行员的蜡像展,还原他们当年在欧洲战场的训练和作战场景。
  纪念展上播放了以塔斯克吉飞行员为题材的美国影片《黑色轰炸机》,这部拍摄于1995年的大场景电影讲述了那段黑人为国家而战的故事,描写了他们在阿拉巴马州飞行中心的艰苦训练,展现了成员间的矛盾和失落,还原了欧洲战场残酷与恐怖,不仅片尾的空战场面十分惊险刺激,影片配乐也独具匠心。铜管、木管、弦乐组成的交响音乐体现了美国爱国主义电影的一贯风格,烘托雄伟悲壮的战争气氛,大量的布鲁斯和声运用也能凸显美国黑人的音乐风格,与黑人保家卫国的主题遥相呼应。影片一经放映就得到了美国民众的喜爱,此后该片3次获得艾美奖,成为与《壮志凌云》齐名的空战题材电影。
  2010年前后,第332战斗机大队退役中校莱昂·格雷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创建了“红尾”协会,定期举行有关“塔斯克吉空军士兵”的纪念活动,或是出席美国空军举办的第332战斗机大队相关纪念展,也经常组织健在的塔斯克吉空军士兵们见面,让多年未见的老战友在一起聊天叙旧,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缅怀二战期间令人难忘的往事。
其他文献
人依靠血液系统才能健康生存。你知道吗?飞机也有自己的供血系统。飞机真正的血液是我们平时知之甚少的液压油,飞机的“供血系统”就是液压系统。对于飞机来说,发动机驱动架和电动泵就是它的心脏,控制系统就相当于它的神经系统,而作动器则是飞机全身的肌肉组织,再加上压力表、蓄压器、油箱、管路等一系列重要部件,就构成了飞机上运转严密的供血系统。  这套供血系统对于飞机至关重要,它是飞机操纵的关键,比如飞机的起落架
以色列國防部(MOD)当地时间2月25日宣布,已选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重型直升机CH-53K“种马王”作为以色列国防军(IDF)新一代运输直升机,取代了目前的CH-53直升机。  以色列国防部的新闻稿称,以色列国防部长甘茨接受了国防军总参谋长阿维夫·科哈维中将和国防部总干事埃米尔·埃舍尔提出的建议,选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H-53K直升机作为IDF的新型重型直升机。“这对于IDF开展广泛的作战
1998年3月23日。殲10成功完成首飞。至此,我国有了独立设计制造的第三代战斗机。2003年,歼10提前交付空军部队领先试用,开创了我国军机研制史上的先河,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
直8是中国自行研制并批量生产交付的第一个直升机型号,具备执行人员及物资运输等多任务能力。它采用了传统的单旋翼加尾桨的总体布局,装有3台涡轴发动机,主旋翼为6桨叶。  为满足可在陆地和水面上起降的要求,直8采用了密闭式铆接机身,并在机身兩侧加装了短翼浮筒。正常气象条件下,它可以在水面滑行和起降,能在水面漂浮6至10小时。
[编者按]2003年8月25日“枭龙”01架的首飞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战斗机的研制水平,其后03架的首飞成功似乎在01架首飞成功之后的喜悦中已被人们视为平常。不过,前日各种媒体盛传的“枭龙”04仿佛又在军迷们对中国军机狂热迷恋的心中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引起了一阵轰动。央视新闻联播透露,在“枭龙”04架上装备了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航空电子系统,中国一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枭龙”战斗机总设计师杨伟还
日本装甲部队初创期    日本这个弹丸小国一直都很重视重装备的发展,它很早就开始了坦克国产化的研究。  1918年在英国留学的日本陆军辎重兵大尉水谷吉藏从英国购买了两辆“马克”Ⅳ型坦克,辗转运回国内。这是坦克首次出现在日本本土。当时,日本陆军正与驻青岛的德国军队作战,新运到的坦克给日本陆军带来了希望。随后日本又引进了英制“赛犬”A中型坦克和法制“雷诺”FF轻型坦克。1920年,日本将数辆“赛犬”A
1910年11月14日,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 Ely)驾驶一架固定翼飞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上起飞  当尤金·伊利驾机飞离“伯明翰”号时,具有实用意义的直升机还没有出现。因此,传统意义上舰载机的定义,就是指有能力在舰船上起降的固定翼飞机。这种有能力搭载飞机的舰船,被称为carrier,其本意是“搭载者”——现在这个词专门用来指代航空母舰。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两栖攻击舰、部分新式驱逐
歼15,新中国自主研制的重型双发舰载战斗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可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准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实现全海域、全空域打击作战能力。  2012年11月23日,歼15舰载机(飞鲨)在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首批完美着舰,人民海军六十余年的舰载机之梦圆满达成,意味着歼15已具备了在我国陆地及海域执行全面作战任务的完整能力,标志着中国第一支舰载航空打擊力量
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完全掌握航天火箭和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之一。从时间上看,应该说印度是导弹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们都知道印度现代火箭技术起步较晚,其实印度有着悠久的火箭军事应用历史。    也曾辉煌——印度火箭的早期使用    英国殖民者闻“箭”丧胆火箭最早由中国发明,并由中国传入印度。有记载的印度火箭使用是公元1750~1799年。印度英雄海德尔·阿利和印度南部密苏尔部族首领迪普王成功
亚太地区是世界反导系统建设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介入,连许多美国专家都很惊讶美国在该地区反导系统建设方面的热心。美国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大方程度在冷战后已很久没有见到了,这种“热情”背后的真实是什么呢?    亚太反导“蛋糕”是用什么做的?    实际上,美国近年来在调整全球军事部署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对亚太地区的军事渗透,特别是利用该地区国家对弹道导弹的担心,加紧了在该地区的反导合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