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授之以渔”到“功夫在诗外”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教学除了感受和理解所读作品之外,是不是还有一种更为长远的目标需要关注?”回答是肯定的,的确有一种更为长远的目标需要关注。
   指导学生阅读的作品,一定是时代的洪流“大浪淘沙”后沉淀的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极富价值的精品,让学生感受、理解所读的作品,是必需的。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一种更为长远的目标,那就是: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
  1 “授之以鱼”?“授之以渔”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根据考试要考察的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教室或家中)完成规定的阅读内容,这种“填鸭式”阅读教学,把学生看成一个需被填满的容器,考试要考什么,教师就灌输什么,实在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地位和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
   老子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之以渔”是要教会学生“捕鱼”的技巧,注重能力的培养;而“授之以鱼”则是不断地给学生现成的“鱼”,大量的灌输专业知识。
   学生期间的阅读课毕竟有限,老师手把手教的机会和日子也不可能永永远远,况且靠老师的“授之以鱼”也只能缓解一时之急。从长远来看,时代日新月异,工作千差万别,学生没有自我再教育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老人曾说过:“教学的本旨在于养成能力,形成习惯,且使学生终生受用之。”有研究证明,人的70%的学问是参加工作后学习积累而成,所以我们教师就更应该对学生“授之以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才能终生受益。
  2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
   阅读的形式灵活多样,有朗读,默读,精读,泛读等,阅读的方法同样异彩纷呈。剪辑法、文摘卡片法、写心得体会法、编写提纲法、列表法、批注法等。我最欣赏的阅读方法有三,特作介绍:①文摘卡片法: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自己制作的卡片上。制卡片时要注意持久性和易于保存,还要做好归类,以便日后查找,此举贵在持之以恒。②写心得体会法:就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掩卷深思,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对文章中的教育意义加以分析,谈谈自己的感受、启发或由此产生的联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③批注法:当自己读到感受最深处就写上自己的评语或眉批或旁注,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从中也可以看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收获。
  我们将好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但不要“越俎代庖”,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还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让每一位孩子以自由的本真的率性的状态读书,同样以自由的本真的率性的姿态汲取书中的营养,就像草木吮吸甘美的雨露,山川吸取日月的精华一样自然而然,一样天经地义。
  3 功夫在诗外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大诗人陆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给他的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的大意说:他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乐。陆游在另一首诗中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知道,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要强调“躬行”,到生活中广泛涉猎,时时处处下功夫。
  一位老教授谈教育,他说:“一位教师要真正把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做好,做上层次,其实功夫在诗外。”
   “学诗——功夫在诗外”,“教育——功夫在诗外”,我们的阅读教学,只要“授之以渔”,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何尝不是“功夫在诗外”?
其他文献
新课改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变为以探究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原来的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只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的亲密伙伴。科学教师教的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教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笔者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 有趣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期刊
1 研究的意义  1.1 基于教师教育工作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指出:“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小学、初中分段实施管理,这样中小学衔接段就出现分属不同的两个管理段,再加上学生知识、心理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有的认为是小学老师没有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培养好,使得学生
期刊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得以体现,究其原因,是教师放不开手脚,对学生不放心。总以为不讲得细致一些、透彻一些,学生就不能理解。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师细致、透彻的讲解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养成了学生怕动脑筋的习惯,难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难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弥补这一不足,不少教师施以课后的题海战术。这种强化训练虽使学生有“事”可做,说不定也能获得一时的“高分”成绩,但学生未必能真正理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减负增效”一直是探讨研究的主题。我们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本文从“淡化形式、平等对话、学生参与、适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减负增效”一直是探讨研究的主题,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比如从传统教学的“一讲到底”,走向所谓的新课改的
期刊
面对现代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挑战,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都趋向于利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对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注重对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其学生更受用人单位欢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转型期,企业正需要具
期刊
顾名思义, 什么是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度”?数学教学中的“度”指的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反映质与量的统一,在这种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质,但是量积累的结果,总要超出这种界限,发生质变,破坏原来的度而建立新的度,一事物就转化为它事物。当然,掌握事物的度。既要注意决定事物的数量界限。又不能把事物的度绝对化,还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促使事物超出它原有的度发展成为新事物:可见在数学教
期刊
学好英语,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中职英语教学应顺应这一潮流,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和综合素养,以适应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社会。基于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把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具体有如下五条途径:  1 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中职外语教学的着重点应放在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上。首先要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多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在分析当前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思路。认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建立在校企共建的基础上。  【关键词】 会计专业 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会计学专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位教师都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将以往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教学思路,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培
期刊
全科医师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是全科医疗的实施者。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及转诊、康复理疗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其服务具有连续性、综合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是基层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也是初级卫生保健的最佳提供者,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加及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疾病的改变、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需求模式与内容更加多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目前中职学校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以激发和培养中职学生体育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和习惯为出发点,提出中职体育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考核 场地器材 教师队伍 经济 教学方法     中职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还应该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更因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