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里课外,书香悠悠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Adr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孩子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读书名言。
  一直以来,自己就是个清疏的女子,胸无点墨,了无生趣。当朋友高谈阔论之时,只能在一隅默默倾听。当别人大笔一挥,美文诗篇跃然纸上之时,自己也只能望字兴叹。智慧、诙谐、才学仿佛离我都很遥远。
  而作为一个师者,这些都是必须具备的特质。学着改变,走进图书室,让书刊走进自己的生活,让阅读融入自己的生命。
  2002年,那是一个闲暇的午后,独自漫步书亭,购得一本青年刊物。隽永的卷首语,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视线。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仿佛一下子给自己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就这样,杂志走进了我的生活,从起始时报亭的等待,到现在每年的订阅已经有十几个年头,虽价格一涨再涨,也搬了几次家,唯一随我同行的就是这些书刊了。我常常对朋友说,你们可以拿走我家里的任何一件饰物,但不要在我的书刊上动什么念头。
  年复一年,家里的杂志越来越多,书也越来越多。原来一个小小的书架换成了一个大大的书房。阳光午后,清幽月下,一杯清茶,足以打发所有的时光。手执一书,不管是妙趣横生的儿童文学,还是新奇的科普知识,不管是杂文,还是小说。只要有一段时光,就会沉迷其间,乐此不疲……
  阅读,书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慢慢地,竟然也变得能说会道起来,慢慢地,我的课堂也多了份灵动,多了份诙谐,多了份抓住孩子的底气,讲起课来更是得心应手。和孩子们的欢笑悲喜都化成了一个个文字留存在我的生命里。生活点滴、工作乐趣,时时记录、时时反思,我的生活因此也有了色彩。
  开始把书刊带入课堂,和孩子一起享受晨读的乐趣。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喜欢抄录好词、好句、好段,用只字片言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或对一个词的喜好,或对一段话的体会、也或是对一篇文章的感悟。孩子们渐渐明白,虽只是简单的一个词,一段话,也是自己一份心情的表白,也是对生活的一份独特的感悟。不知是故事的吸引,还是我的圈点颇有魅力。于是,我的杂志就成了孩子们争相借阅的珍宝。每次孩子嬉笑着问我借书刊,我总会调侃说:“你们这些小不点,也能读懂大人的文字。”
  调皮的孩子回答我:“谁让老师常和我们分享呢,我们都成大不点了。”
  “我的天,已然分享了,为何还要借哦,你们不知道老师惜书如命么。”我故意面露难色这样说道。
  “我们来摘抄书上的好词好句呀,那句子太优美了,总觉得像吃顿大餐一样。当然还有你的读后感,看多了,才知道以后自己该怎么写作呀!”
  于是,我开始边读边和孩子们讲读书的收获。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小小的举动,竟影响了一大批同学。他们读书时多了一支笔,多了一本摘记本。为了鼓励他们读书,每年开学,我总会自己出资买上几十本新书供他们阅读。就这样,书香飘逸在教室,丰富着孩子们的生活,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灵。读书的习惯也在他们的心里慢慢生根发芽,长叶开花!
  阅读的兴趣有了,可是写的同学却很少。该如何引导他们呢?为此我苦思冥想,当我在博客写下心中的烦闷之时,灵感却一下子冒了出来。何不让孩子们来我博客走一遭呢?
  一个清晨,阳光暖暖,微风轻抚。我说要送给孩子们一件礼物。我在孩子们欣喜的眼神中读到了几许渴望,几许希冀。静静地打开我的博客,随着柔和的古筝曲缓缓响起,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出现在了孩子们的眼前。他们雀跃,他们欣喜,眼中有一种莫名的崇拜,那一刻笑意从我的嘴角扬起。孩子们走进我的博客,我也完全把自己的心裸露在孩子们的面前,让他们在文字里看我为他们记录的每一个故事,看他们努力后的进步,看他们恶作剧后的懊悔,看他们生活中的各种滑稽可笑的片段……
  看时机成熟,我随即告诉他们:孩子们,是不是也想像老师这样写一写呢?那就一起来此处落脚吧!这里将是你们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是生活的色彩,是成长的足迹。
  自那以后,课堂有了更多的写作与分享。从一年级开始阅读、写作一直到现在的六年级,他们从绘本到童话到名著,从几句话到上千字。他们因为爱而阅读着,因为喜欢而写作着。心情也好,生活也罢,字里行间流淌的都是新鲜的元素,新鲜的生活。
  他们的眼睛变得明亮,内心变得细腻,感触变得敏锐。他们懂得了责任,学会了分享,知道了付出,明白了努力的分量。他们的进步就在这悠悠的书香刊韵里,就在这清亮的文字中,一步一步走得那么欢快,那么昂扬。
  六年了,我们一起读着,写着,交流着,彼此因为有书,有了阅读而走得更近。
  似水流年匆匆过,孩子们从稚嫩变得成熟,从无知变得通达。我们一起在阅读中成长。书刊似阳光,似雨水,似空气,携书前行,我们的生活将充满色彩。
其他文献
那天我收拾屋子,发现儿子床下塞着乱七八糟的盒子,我没细看就当垃圾装进垃圾袋,往地下室角落一扔。儿子放学回来,可能正好要找什么东西,一看盒子没了,大声问我:“妈妈,我的百宝箱呢?”  “什么百宝箱,我以为是垃圾盒,扔了。”  他叫喊起来:“扔了?你有什么权利扔我的东西?”他失控的样子让我吃惊。“不就是些破旧小零碎?”“那是我的百宝箱,小零碎也是宝贝!”他说罢跑出家门。我见他跑到楼下的垃圾桶边,淘洗灰
期刊
下午去幼儿园接青青,明显感觉她不开心。以往,她都要跟小伙伴们在园里疯玩一会再走,这次,别人叫她去玩时,她闷闷不乐地不理人。我猜她一定遇到什么事了。  回家的路上,我没有直接问她出了什么事?而是假装懊恼地说:“唉,青青,你都不知道,今天呀,妈妈可倒霉了。上班的路上,电动车车胎被扎了,害得我推着走了半天,结果迟到了。”  她听了,也学着我的样子,叹口气说:“唉,妈妈,今天我也遇到一件倒霉的事。”  我
期刊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  江苏宿迁一读者来信咨询:最近总是在网络上看到孩子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我为此忧心忡忡,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家长如何才能帮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  答:针对最近校园欺凌案件频发的情况,2016年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决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  家长要注意观
期刊
人头的形状  一天,儿子堂堂很认真地跟我说:“妈妈,我发现人的头其实不是椭圆形的。”我猜他是不是最近看了什么书上有这方面的内容,便问他:“那你说是什么形状的呢?”  他说:“是半个爱心,两个头在一起就是一个爱心啦。”  看了《皇帝的新装》之后  晚上,我带小堂去外婆家吃饭,外婆烧了好多好吃的菜,还说这些都是外公买的。小堂想了想说:“外公是裁缝吗?这么有钱啊!”这是什么逻辑呀?我便问小堂:“你为什么
期刊
暑假亲朋好友聚会,甜甜妈想到甜甜的舞蹈刚考过三级,老师也说她跳得不错,就想让甜甜当众展示一下,没想到小家伙扭扭捏捏,说什么也不愿意……每次让甜甜在人前表演,她都一百个不情愿,一点也不给妈妈面子。平时在家里,小家伙却很大方,经常给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表演,可人一多她就蔫了,这让甜甜妈非常苦恼,人前老是这么胆小,以后可怎么办呢?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阳光开朗大大方方,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孩子的
期刊
“喂,紫卷心菜!”西兰花对新来的紫色圆球说,“欢迎来到这里!”  “我叫紫色结球甘蓝,你可以叫我紫甘蓝。”刚来到这里,紫甘蓝的心里还是有些怕的,对于西兰花这么大声喊叫更是不习惯。  西兰花很不在意紫甘蓝的表情,“认识一下吧,我是西兰花小姐,但我可能更像一位先生,或者勇士。”  “您好,西兰花小姐,我是紫甘蓝……先生。”紫甘蓝觉得自己跟西兰花小姐相反,他恰恰像个女孩子,所以说话的时候,他停顿了一下。
期刊
1  午间值班的时候,教室里遇见我的搭档钱老师。还不及招呼,钱老师便气急败坏递过来一部手机。原来,刚刚她课正上得起劲,却发现杰在下面玩手机游戏。  我不由眉头一皱。第一感觉,这不是杰的作风。但滑开手机,小黄人一蹦一跳,果然还在。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爱动脑,勤思考,在全年级刚结束的数学和英语提高班的选拔考试中,他排名前二十。就品质而言,也是好孩子一个,虽然偶尔也出点状况,但本性敦厚,向来讨人喜欢。
期刊
2015年9月,镇江市江南学校的马杉池荣获第三届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称号;2016年,她还获得了第十二届宋庆龄奖学金。  面对荣誉,马杉池坦诚地说:“所有的成绩,都要归功于参加小记者活动。”  当小记者锻炼能力  2010年,马杉池加入了小记者队伍。在那里,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体验,不仅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加了自信心,还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马杉池的爸爸是一名医生,经常鼓励女
期刊
苏里静静地躺在草丛里。他原本是一颗小雏菊的种子,自从那个月夜被好心的女巫施了魔法,他就成了一颗不一样的种子,一颗想变成什么就可以变成什么的种子。  变成什么呢?苏里有了新的苦恼。本来他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就成为一棵小雏菊,长出叶子,然后开出金黄色的小花。  既然有了魔法,如果再变成小雏菊,那就不太好玩了,那变成什么?这时草尖尖突然摇动起来,苏里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蟋蟀蹦来了,在狗尾巴草尖上荡秋千玩
期刊
经常看到许多辅导班的宣传传单——“作文速成班”“×老师七招教你搞定作文”……这样无疑是“催熟”习作,姑且不论苦吟诗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艰难与漫长,单讲习作的素材与言语积累就应是聚沙成塔的过程。因此,我尝试慢养习作,让习作变为慢功夫,一段时间围绕一个主题去慢慢吸收、体验与表达。  我今年执教四年级,当我们打算写植物时,很多孩子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写,父母家人平日也从未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仔细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