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0年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IND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掌握血吸虫病筛查情况、病情,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收集、分析永胜县2002-2010年的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各年血吸虫病筛查情况,人群和耕牛血吸虫的感染率以及钉螺面积等相关资料.人群感染率来自于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法筛查的结果,阳性者(1∶10)都以尼龙袋集卵孵化粪便检查法进行病原学检查.耕牛感染率来自于采用塑料杯顶管法进行病原学检查的结果.结果 8年全县累计检查257679人,阳性26541人,阳性率为10.30%;粪便检查26233人,阳性451人,阳性检出率为1.72%;检查耕牛85658头,阳性603头,阳性检出率为0.71%.人群的IHA阳性检出率、粪检阳性检出率和耕牛的血吸虫病阳性检出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x2=3615.53、785.68、434.50,P均<0.05).从2004年开始,有螺面积逐渐减少,有螺环境率由23.82%下降至2010年的1.98%.结论 永胜县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流行依然存在,今后要继续加强监测,以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

其他文献
河南省是全国受地方病严重危害的省份之一,有156个县(市、区)存在碘缺乏病,20个县为水源性高碘县,122个县(市、区)存在饮水型氟中毒,3个县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4个县存在饮水型高砷村,克山病、大骨节病分布在豫西三门峡、洛阳市的5个县(市).河南省每个县(市、区)均有1种或1种以上地方病流行.拥有一支稳定的防治机构和专业防治队伍是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我国公共卫生职业化建设基础
目的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牧犬血清中鼠疫IgM抗体.方法 用抗犬血清IgM抗体包被反应板,捕获牧犬血清样本中的IgM,并用ELISA夹心法同步检测牧犬血清中鼠疫F1抗体.结果 共检测牧犬血清216份,其中ELISA夹心法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26份,阳性率为12.03%(26/216),ELISA捕获法检出IgM抗体阳性14份,阳性率为6.48%(14/216),占总阳性的
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又称猪囊虫病(bladder disease)是由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Ts)的续绦期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又称猪囊虫(bladderworm)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国家卫生部规划防治的重点寄生虫病之一.猪囊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中非、南非、拉丁美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包括在终宿主体内的有性世代和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的无性世代的交替.生活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7个阶段[1].其中血吸虫尾蚴是感染人畜的惟一阶段,98%以上的尾蚴以静态方式浮在水面上.并且尾蚴是血吸虫生命周期中最脆弱的阶段[2].关键词:血吸虫;尾蚴;现场检测
目的 分析甘肃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布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0年甘肃省人畜间布病爆发疫情专项调查和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分析,内容包括布病疫情爆发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情况和传染源情况等.结果 2005-2010年,全省6个县(区)、7个乡(镇)、9个行政村出现8起人畜间布病爆发疫情,共确诊新发病人66例.传染源主要为小尾寒羊、绒山羊,其次为奶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当前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受重视的一种法定管理乙类传染病,是由布鲁杆菌(Brucella)引起多系统损害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1].布鲁杆菌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黏膜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且人与多种动物包括禽类对布鲁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关键词:布鲁杆菌;疫苗株;强毒株;差异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掌握该地区克山病病情现状.方法 2009年,在五大连池市龙镇开发村克山病监测点,以全部常住人口为监测对象,进行常规临床体检、描记12导联心电图,对疑似克山病患者摄X线胸片.克山病诊断依据《克山病诊断标准》(WS/T 210-2011).结果 在开发村共调查了795人,其中男性397人,女性398人.共检出克山患者18例,其中潜在型克山病患者13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