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情趣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趣教学的创造性是指情趣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创造性素质不外就是思维的新颖性、多样性和独特性。而要发展学生的这些思维品质,没有一个和谐愉快的心境和情感氛围是根本不可能的。创造力是情感和理智共同作用的结果。情感的贫乏与创造力的萎缩是有内在联系的。情趣教学为学生创造性素质的提高及创造能力的形成打下深厚的基础。
  情趣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物”激“趣”,以“景”激“趣”,以“情”激“趣”,以多样化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以“物”激“趣”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而感觉器官参加得愈多,认识得也就愈鲜明、确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以“物”激“趣”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教具教学。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教师让学生观看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太空飞船“神舟号”升空的录像片,并请学生坐上“神舟号”共同登上月球。银幕上随即出现了一幅浩瀚宇宙,群星闪烁的背景图。这时,再请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在月亮上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语言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思维也在相互交流中得以拓展。直观教具的运用,激起儿童的学习情绪,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的事物印象深刻,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教材的感知,且有利于理解、记忆,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以“景”激“趣”
  1、创设生活情景。
  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語言的描绘,鲜明生动地展现在儿童眼前,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生活情景的再现,引起学生极大的注意,激起热烈的情趣,学生观察更为仔细。
  2、创设音乐情景。
  通过音乐的渲染,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景之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的艺术形式,极易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把音乐与课本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儿童的视觉和听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来创设情景,浅显的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配套朗诵、乐曲,深化一点的是老师自己的弹唱、学生的演唱都是可行的。
  3、创设表演情景。
  儿童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景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设置表演情景时,根据课文内容不同,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小组表演、个人表演。总之,生动活泼的表演,能使学生以愉悦的情感,在欢乐的情景中学习语文。
  4、创设游戏情景。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保护学生的童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增长智慧,看到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欢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竞赛等情景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竞赛形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
  三、以“情”激“趣”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间。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儿童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情趣教学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最宝贵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情感的纽带作用和驱动作用。语文教材的内容往往是借助形象,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以及各种典型化的人物,向儿童逐步揭示世界的奥秘。培养儿童的理想情操、审美情操,并在其中学习掌握语言文字。“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教材蕴涵的情感是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教师的真情成了导体,成了火种,于是去传递、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
  总之,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其他文献
作业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理念指出作业评价的功能是重在帮助学生发现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如何在实践中提高数学作业评价的实效性呢?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评价观。数学作业本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什么问題,可以在作业本上体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区别对待。学生碰到什么心理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赞赏或意见,都可以及时地在作业本上反映出来。数学作业本更是教师
期刊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往往缺少自主的研究、探索;学生学习的合作、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公式、法则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而应该更具有发现性、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在中职课上是个基础学科,长期以来语文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个不易引起学生兴趣,很难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甚微,被列在主课之外,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学科。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相应的教学和管理也随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做好中职院校语文教学工作,积攒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了解学生,知己知彼 
期刊
摘要:“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放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快乐地学,自主地学,让学生的心灵舒展,给学生一个充满生命的灵动的课堂,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这是为人师者对学生真正的尊重与爱。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放手教学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教材由“学习压力新思维”和“从容
期刊
一、幻想是童心天真的智慧窗  孩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方洁白的纸张,有待我们去描画着色;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有待我们去浇灌催放;又如一只出壳的雏鸟,有待我们去精心哺育,使他长出羽毛丰满的翅膀,去迎接风雨的洗礼飞向未来向往的高空。  少年儿童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鲁迅先生在《看图识字》一文中就曾热情地赞美儿童的幻想。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将高三英语报刊阅读和我校省级课题“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有关要求,对英语报刊语感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做了大胆的尝试。  特别是将“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与Cooperative Learning 和Creative Thinking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推动了学生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最终促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2.了解权力的行使如何监督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机制的内容来提高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  2.通过分析权力是把双刃剑,使学生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教学重点】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途径  【教学难点】  建立健全
期刊
摘要:对初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法,懂法,守法。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方法将法制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 人格培养  一、充分挖掘教材,巧妙渗透法制教育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篇目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在教学中,我不但没有刻意回避这些
期刊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生动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我们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习兴趣,激发
期刊
摘要:新课标的改革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需要全体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体育课程的改革,特别是新课标施行后的效果,最终要通过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落实与体现。因此,笔者认为为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改革初期教师应着重从教材、教学及考评三个方面入手,才能在实践中应对新课标,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体育 思考 教材 教学 考评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传统的教材体系比较僵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