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救灾,第一个要诚意、第二个要速度,如果诚意跟速度都没有,就不要怪民怨沸腾。
在高雄旗山中学,台湾红十字会志愿者专员王泰男和他的朋友们已经帮助转移了4000多名灾民。
“再过五分钟,有一批新的灾民………”王泰男电话那头的声音被飞机巨大的轰鸣声隐没了。
由于台湾南部山区受到台风重创,许多道路桥梁被毁,直升机成了台湾军方开展救援行动的主要方式。灾后第五天,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才出现在此,试图安抚几乎绝望的人们。从那时起,旗山中学操场这块不大的临时停机坪上,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架救援直升机降落。
此前一天,王泰男亲历了灾民情绪失控。“载我们回小林,就算找不到生还者,我们也要徒手挖出我们父母的尸体。”那些旅居外地的村民,苦等不到军方派直升机飞入小林搜救,既失望之余又愤怒地数度冲人操场,要搭乘直升机回到家园抢救亲人。
随着救援行动的不断深入,莫拉克台风给台湾造成的巨大创伤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政府都在想着怎样解决旱情
和许多安置在旗山中学附近收容所的灾民一样,张越的家还浸泡在水中,所幸的是家人依旧安好。8月9日,由于大雨導致水位迅速上涨,张越和全村村民进行了集体转移,逃过了山洪一劫。
“此前政府都在想着怎样解决旱情,担心饮用水出现问题,没有注意莫拉克台风会这样的厉害。大家都认为莫拉克只是中度台风而已,造成洪灾的几率很小。”张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土生土长的张越的眼中,台风就像是家常便饭,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台风光临台湾,大家对台风只是提防,并没有具体准备的措施。
在台湾,八九月份的梅雨季通常都是台风频繁登陆的季节。以往的历史也表明,这一时期也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高峰期。
1959年8月7日的“艾伦”成为了台湾半个世纪的梦魇。1994年8月,连续3个台风的袭击将整个南部地区的高速公路淹没。2001年9月的纳莉台风,也几乎将三分之二的台湾浸泡在水中。
尽管如此,过去几年的经验也表明,登陆台湾的台风不会停留很长的时间,也没有出现洪水泛滥的景象。而且今年梅雨期的平均降水量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干旱的天气一度使人们对大雨充满期待。
8月4日,台湾中央气象局观测,莫拉克将朝台湾接近,靠近中心最大风速每小时65公里,仅相当于8级风。而根据气象局8月6日雨量统计显示,主要降雨集中台北县市地区。
在台风莫拉克到来前夕,台湾许多县市举办的活动依旧进行。原定于7日晚间在桃园县文化局举办的“胡竹音2009中提琴独奏会”依旧按计划举行,而其他活动如台北县的文化巡礼活动,台东县的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等也只是稍做延迟。
“台风的频繁,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懈怠,都认为莫拉克不会有什么问题,其实错了。”台湾政治评论家蔡玮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8月8日,台湾中南部地区的灾情趋向明显。而高雄甲仙乡小林村的消失,则将莫拉克台风的恐怖完全显现了出来。
小林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位于台湾21线省道上,莫拉克台风带来的连日暴雨冲软了小林村附近山顶的土石,随着山中的暴雨形成的野溪倾泻而下,将整个村落夷为平地。
根据台湾军方搜救人员的报告,通往小林村的交通桥梁全部中断。依据地图原先应该是建筑密集的地区,目前除了土石,什么都没有。而根据台湾政府部门的预估,小林村可能因泥石流被埋的人数接近300人。
8月15日,台湾灾害应变中心公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台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