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位老船长》(选读)

来源 :学生导报·东方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ddK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简介:《还有一位老船长》讲述的是:十岁那年,住在长江边的“我”常常饿着肚子上学。一次,“我”跟小伙伴黑皮、水伢路过食品厂时,正赶上一辆辆三轮车拖着一箱一箱的面包、蛋糕和点心从厂里开出来。黑皮和水伢用计将一箱蛋糕颠散,引起了一阵哄抢。“我”本未参与其中,却阴错阳差被食品厂工人当成小偷抓了起来。故事由此展开。
  晚自习上了一半突然就停了电。教学大楼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叫与欢呼。紧接着尖厉的口哨声、跺脚声、拍桌子掀板凳声趁着黑暗此起彼伏,仿佛停电变成了学生们盼望已久的节日。
  戴着值勤红袖章的教导主任立即用手电筒朝着教学大楼晃动扫射,大声吼叫道:“干什么干什么?嗯?不准放学!不准放学!”
  但是停电就意味着放学已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惯例。在教室里从早到晚待了一整天的学生们如同开闸的洪水奔涌而出。教导主任顿时淹没于洪水之中,只好又吼道:“不准乱跑!各班的清洁委员!做清洁!关窗户!锁门!”
  教导主任的吼叫基本上成为发射无效的空炮。初二(3)班的清洁委员陶莉莉望着空荡荡的教室也垂下了手中的扫帚。那扫帚严格地说来应该叫作“扫棍”,光秃秃地,如同老奶奶的嘴巴一望无牙。陶莉莉从书包里掏出钥匙准备锁门,几乎是下意识地朝着黑洞洞的教室喊了一声:“还有没有人哪?我鎖门啦!”
  “别、别锁门……”
  陶莉莉吓得尖叫了一声,她本来就是个胆小的女孩。
  “别叫!陶莉莉,别叫……”
  是一个男生的声音,从教室深处飘了出来。
  “是谁?出来,你出来呀!”陶莉莉的声音颤颤的,手心也变得湿润润的。
  “是我,熊伟……”
  哦,是熊伟。是熊伟吗?是那个英俊潇洒的熊伟吗?在初二(3)班,哦不,在整个初二年级,谁不知道“巴顿将军”呢?“巴顿将军”是熊伟的绰号,因为谈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当今世界上各种高科技武器,没有谁比熊伟更了如指掌了。熊伟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兵器知识》之类的杂志和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就像女孩子喜欢三毛、孟庭苇一样,男孩子则喜欢谈足球论兵器。要是谁不知道马拉多纳、罗马里奥、巴顿、隆美尔以及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核潜艇、F-117A 隐形战斗机,谁就“掉了底子”(丢脸)。于是口齿伶俐、数学外语成绩又好的熊伟,自然成为“战争权威”。他特别佩服巴顿,常常引用巴顿在西点军校读书时写给父母的信:“只要我今天伟大,那么明天受苦而死我也甘心。”由于他正好名“伟”,大家便称他为“巴顿将军”。
  陶莉莉是只矮小的小麻雀。她常常钦慕地倾听熊伟侃侃而谈什么战术战斗机,什么核动力航空母舰。她喜欢他被男孩子众星拱月般围着的风采。令她黯然的是熊伟从未正眼瞧过她,熊伟的同座金燕用泼辣与大方遮蔽了“巴顿将军”投向女生的视线。
  此刻,“巴顿将军”藏在黑暗中,令陶莉莉紧张而又兴奋。这个熊伟,又在策划什么新鲜花样呢?
  果然,“巴顿将军”在黑暗中发布命令了:“快,把门关上!”
  陶莉莉甚至没有犹豫。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关了门,将自己浸在黑暗中。她听见心儿在咚咚地跳。她想拉开门。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竟然和一个男生关在黑洞洞的教室里。
  有脚步声从走廊尽头的楼梯上传来。手电筒光柱朝走廊里晃了两晃。是教导主任巡查来了。陶莉莉屏住呼吸,用背抵着门。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抵着门。手电筒光柱随着脚步声远去了。陶莉莉也习惯了教室里的黑暗。借助着窗外街灯的灯光,她发现“巴顿将军”躲在课桌下。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朱里恩湾,一群钓鱼愛好者钓上一条近1.7米长的超级大鱼,这条鱼实在是太重太大,他们把鱼拉上来时钓鱼竿都被压断了。  当时,26岁的Reece Wepener正和好朋友Steve Lennox还有Michael Edwards在朱里恩湾海边钓鱼,不一会儿,Reece感觉鱼竿剧烈震动,他们用尽力气才一起把这条庞然大物拉上岸,这条石斑鱼重达70公斤。
期刊
请你把图形分成三部分,要求第一组里几个数的和是13,第二组数的和是26,第三组数的和是39。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數字分组》答案:
期刊
记者 曹莹 摄影报道  从4月底开始,昌邑小学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文博节活动。日前,昌邑的师生家长们在学校以汇报演出的形式为这一个月的文博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这一个月里,昌邑小学师生和家长参加了全校性的书签设计大赛、纸盘设计大赛、书画大赛、国学达人挑战赛等赛事。另外,各年级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了切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多项活动,比如:一年级组的古诗《春江花月夜》和《三字经》的推广吟诵、二年级组的“小故事
期刊
6月5日,“东方少年科学讲坛”邀请到上海地质环境研究所黎兵博士来为大家揭秘上海的地下世界。  我们都在书上看到過地球的内部构造是地核、地幔和地表,那同学们知道科学家探究地球的眼睛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上海是冲积平原泥沙堆积而来的,但你知道吗,上海也曾多次被水淹过;上海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可笑,谁不知道上海在哪儿,但黎博士告诉大家的是,从整个地球来描述上海的位置,我们应该说上海处于青藏高原和冲绳海槽之间
期刊
记者 曹莹 摄影报道  “东方少年科学讲坛”上周再次起航,这次讲坛请到了中医药博物馆、印刷博物馆和地质陈列馆的专家来到校园,和同学们聊养生、学印书,探究上海地底世界的奥秘。  中医药传统文化进校园  6月2日,“东方少年科学讲坛”邀请到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罗月琴老师来到上海市扬波中学,给同学们带来了《青少年健康与饮食》的科普讲座。  在讲座上,罗月琴老师现场教大家如何给自己把脉测心跳,提出了什么是健康
期刊
记者 朱筱丽  6月1日上午,由万航渡路小学主办,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静安区工作站承办的“心的置换,爱的航行”大型义拍义卖义捐活动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的义拍环节共募集了18幅学生自主创作的作品,以“我的心愿,我的义拍”为口号,由学生自述爱心心愿,社会爱心人士和学生家长们积极参与竞拍,最后共募得善款12450元。而在操场上进行的义卖活动,也是气氛热烈、人潮涌动,同学们纷纷将自己闲置的学习用
期刊
记者 曹莹 摄影报道  “喜迎十九大 相约中国梦”2017年上海少年儿童“六一”主题活动在儿童节当天上午举行。市委副书记尹弘出席并讲话。来自徐汇的少先队员们先是在徐家汇公园集中展示了红领巾社团的成绩,随后,尹弘主持召开上海少先队改革座谈会。  尹弘说,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少先队改革
期刊
6月3日,“东方少年科学讲坛”邀请到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的林伟成馆长来到徐汇区向阳小学,给同学們带来了“一本书是怎样做成的”科普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林馆长通过“一本书是怎样做成的”特别制作视频,展现从古至今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应用,细说各个时期印刷术的社会意义、书本的印刷规格、不同的装订种类以及最新3D打印技术和在考古和工业制造中的应用,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印刷术的魅力。  接着,林馆长还手把手传
期刊
我的“天资”较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可为什么我的个子就那么矮呢?  别的同学坐着比我站着还要高,不认识我的同学总把我当成一年级的……  记得一次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练单杠。我和一些矮同学怎么也上不去。后来,老师在单杠前垫了一个垫子,让我们踩在垫子上练单杠。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够着了,只有我们三个人还上不去——小辰、小陶和我。我们三个无可奈何地站在垫子旁,羡
期刊
记者 徐红清 攝影报道  3D打印笔创意制作、“创意相框”亲子制作、“绿色环保”绘纸袋……日前,“2017 创客ING——长宁区学生科学体验活动”在长宁区少科站举行,500余名中小幼学生和家长们集聚活动现场,共同体验趣味、好玩的8类科技项目比赛。该活动由长宁区科委、科协、教育局主办,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承办。  “实用、环保、前沿、亲子”成为本届科普活动的关键词。活动在鼓励小朋友体验动手乐趣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