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是将熟练的专业技巧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去,而在整个动画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动画基础的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将创作者的全部构思表现出来,服务于动画产业。
[关键词]动画教学 动画基础 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254-02
动画产业发展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部分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创造了可观的商业价值,动画产业发展已步入了良性的轨道。但据有关部门统计,动画产量仍小于播出需求量,整体制作水准仍亟待提升,优秀的动画从业者大量缺口,动画专业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更导致了目前高校动画教育升温。全国相关专业学生数以万计,但市场并不会因为人多就快速饱和,所有事物都会遵循其汰弱留强的规律。市场需要的不是“人”,而是“人才”,市场需要的不仅是懂动画的“知之者”和对动画有兴趣的“好之者”,更需要的是以动画为追求、沉得住气、恒得下心、吃得了苦的“乐知者”。如何从逐年增多的动画专业毕业生竞争中脱颖而出呢?动画专业的综合能力,对专业的钻研程度、悟性和对动画事业的热爱便是学习动画专业的每一位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一、动画基础教学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部剧场版动画90-120分钟左右,约十万到几十万张画稿,一集TV动画除去片头片尾不过10-20分钟左右,至少约有几千张画稿。如此繁重复杂的绘制工作,都是由几十到上百的动画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这些以完成共同的作品为目标的动画工作者们,必须拥有着学习动画专业的理论和技法的经历,才能达到技术和思想上的协调统一,动画基础知识便是这种系统学习的重要内容。
经过系统学习这些共性的基础,使得原动画师们在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能够运用相通的专业素质和思维方式去创作。动画基础内容就像是既定的公式,但并不是掌握公式就能应付所有问题,那样会导致所有的动画都是千篇一律的。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很多在学习时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但在真正学通、学透动画的基础知识后,也就有了破解的思路和办法,至于解决办法是否出色,则看个人的基础知识运用是否得当。在专业基础的运用过程中,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会指引原动画师们在作品创作中找到创新点,使你的作品与众不同。
二、动画基础在动画教学与创作中的定位
动画片种类丰富,基本可以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无纸动画和定格动画几大分支,动画专业教学也以此来划分专业方向。每一种动画类别都有其独特的制作要求和技术,但都是以相同的动画规律为依据,以不同材料为媒介,用不同制作工具展现作品。那么,相同的动画规律就是不同类别动画创作的基础——动画基础。也就是说动画基础是整个动画专业乃至整个动画创作的共同根基,不论做任何事都要从基础开始,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动画基础在动画教学与创作中的应用
动画基础在动画教学与创作中不是独立存在的问题,而是从整个动画教学与动画制作等方面全方位来考虑,动画基础知识包括的范围较广,如动画师的造型能力、力学原理的运用、运动规律的表现等。
(一)动画师造型能力对一部动画片的直观影响
观众在欣赏一部动画片时,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画面”的质量,在画面中与动画制作直接相关的就是造型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在制作动画片时,片中出现的全部角色造型,都会有各自的比例、结构、衣着、口型、道具、色指定、甚至习惯动作等前期工作设定,以此来作为原画师、动画师、修型人员的作画标准。造型设计一旦定稿并投入使用,便决定了这些造型在全片中不可更改的绝对地位。而制作一部动画片的绘制人员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人,为了保证每一个角色从头到尾不变形,就需要全体参与绘制者都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动画片中的同一人物造型不统一的状况出现。
动画专业的学生入学前,都经过一定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的训练,但不是所有美术基础很强的学生都能胜任动画创作,因为绘画更多使用的是面,而动画使用的却是线;绘画追求个性,动画要求共性。大部分初学动画的学生都还带着浓厚的绘画气息,喜欢创作自己的角色造型或是偏爱某个风格的形象,尤其在画自己喜欢的事物时,他们表现的能力都很强,可一旦遇到指定角色或同一角色各个角度时就会大失水准。当学生的个性遭遇了动画学习所要求的共性时,磨合是不可避免,想要改变固有的个人作画习惯,规范化的学习动画式造型表现手法是不可缺少的。分析、熟悉、掌握并运用各种不同动画造型进行动作表演是每个动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技能,也是每一名合格的原画师、动画员、修型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如果把动画学习比喻成跑步的话,掌握造型便是动画从业者的入门技能,否则将失去了站在起跑线上的资格,而接下来的動画基础技法的学习则决定了入门后所迈出去的第一步。
(二)动画力学原理对动作创作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二维、三维或定格动画的角色,这些角色在动画运动中表现的造型结构、重量感和质感都不是自身真实存在的,是体现在角色动作中的。这些动作要经得起观众的考验,就必须符合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因为动画片中大部分的动作都是以日常动作为基础所创作的,必须让观众在欣赏之后有切身体会,即使是再夸张的动作都是合情合理的。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动物或其他运动的物体,都是受力的作用才会产生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反作用力的影响和制约,运动状态与运动主体自身的质量、质感和运动等因素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动画片中的动作时间必须以自然界所有物体的真实动作为基础加以创作,而真人影片基本不用考虑此类问题,在非特技要求下,摄影机所录制的是现实的物理状态。虽然在动画片中很多环境与场景是虚拟的世界,内容要求夸张,赋予想象力,但大部分动作依然要符合自然界的物理力学,即使夸张,也应从现实出发,角色的动作表现才能够真实可信。因为动画角色动作不完全等同于真人,照搬真实角色动作在动画创作实践中早已被证实不可行,要想动画中角色的运动有令人信服的动作、速度、重量感和质感,首先应该在理解牛顿力学原理的基础上,予以高度提炼,再根据动画片的风格与要求进行动画式的夸张和想象,创作出被观众认可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动作,这便是力学原理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动画力学原理的合理应用直接影响动画片的质量与品质,使观众信服并毫无质疑地接受动画片中的世界,也是衡量一部动画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说动画力学原理作为动画基础学习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动画创作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也是动画领域研究需掌握并应用的共同基础理论。
(三)动画运动规律在动作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动画运动规律的学习是动画基础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动画片的主要任务是使物体动起来。动画创作中所遇到的角色种类繁多,如人、动物、拟人的物体、自然现象等自然界所有物体,每种物体都拥有自己独有的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便要求原画师应懂得各类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能完全模仿现实动作,要使运动合理、自然、流畅,又能发挥动画特性,也就是要在物体真实动作的基础上提炼出动画的运动规律。而一个好的动作应在符合力学原理与运动规律的同时加以创新,使我们所创作出的角色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动画基础下一阶段的教学便是原画设计与小品创作课程,学生在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高难度动作设计。之前动画基础的课程内容不可能涵盖动画中所有的动作,但无论是多高难度的动作都需要遵循动画基础中的运动规律与原理,它就像数学中的公式,使动画创作从力学原理的角度分析动作,从运动规律中寻求其动作的普遍意义,总能究其本质,再经过提炼夸张后绘制出合理、生动的动作。在做超常规动作时,则在打破力学原理和正常规律的同时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结论
任何学习的基础阶段都不会是轻松有趣的,就像达芬奇画鸡蛋一样,充满了枯燥的公式与原理,需要理解记忆的规律和熟能生巧的大量练习,远不如作为观众观赏有趣的动画片那样轻松惬意。很多学生甚至在基础学习时,因其近乎枯燥而对动画学习失去兴趣,但这阶段的学习是不可跨越的,它作为之后每一个学习环节的基础与日后的动画创作产生情丝万缕的联系。
精彩的动画世界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与对美的事物的向往,但这些优秀动画的创作都取决于在基础学习阶段付出的努力,是否熟练掌握了动画基础技法,并将其融会贯通在动画的创作中,如此动画基础将成为动画人生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动画教学 动画基础 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254-02
动画产业发展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部分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创造了可观的商业价值,动画产业发展已步入了良性的轨道。但据有关部门统计,动画产量仍小于播出需求量,整体制作水准仍亟待提升,优秀的动画从业者大量缺口,动画专业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更导致了目前高校动画教育升温。全国相关专业学生数以万计,但市场并不会因为人多就快速饱和,所有事物都会遵循其汰弱留强的规律。市场需要的不是“人”,而是“人才”,市场需要的不仅是懂动画的“知之者”和对动画有兴趣的“好之者”,更需要的是以动画为追求、沉得住气、恒得下心、吃得了苦的“乐知者”。如何从逐年增多的动画专业毕业生竞争中脱颖而出呢?动画专业的综合能力,对专业的钻研程度、悟性和对动画事业的热爱便是学习动画专业的每一位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一、动画基础教学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部剧场版动画90-120分钟左右,约十万到几十万张画稿,一集TV动画除去片头片尾不过10-20分钟左右,至少约有几千张画稿。如此繁重复杂的绘制工作,都是由几十到上百的动画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这些以完成共同的作品为目标的动画工作者们,必须拥有着学习动画专业的理论和技法的经历,才能达到技术和思想上的协调统一,动画基础知识便是这种系统学习的重要内容。
经过系统学习这些共性的基础,使得原动画师们在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能够运用相通的专业素质和思维方式去创作。动画基础内容就像是既定的公式,但并不是掌握公式就能应付所有问题,那样会导致所有的动画都是千篇一律的。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很多在学习时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但在真正学通、学透动画的基础知识后,也就有了破解的思路和办法,至于解决办法是否出色,则看个人的基础知识运用是否得当。在专业基础的运用过程中,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会指引原动画师们在作品创作中找到创新点,使你的作品与众不同。
二、动画基础在动画教学与创作中的定位
动画片种类丰富,基本可以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无纸动画和定格动画几大分支,动画专业教学也以此来划分专业方向。每一种动画类别都有其独特的制作要求和技术,但都是以相同的动画规律为依据,以不同材料为媒介,用不同制作工具展现作品。那么,相同的动画规律就是不同类别动画创作的基础——动画基础。也就是说动画基础是整个动画专业乃至整个动画创作的共同根基,不论做任何事都要从基础开始,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动画基础在动画教学与创作中的应用
动画基础在动画教学与创作中不是独立存在的问题,而是从整个动画教学与动画制作等方面全方位来考虑,动画基础知识包括的范围较广,如动画师的造型能力、力学原理的运用、运动规律的表现等。
(一)动画师造型能力对一部动画片的直观影响
观众在欣赏一部动画片时,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画面”的质量,在画面中与动画制作直接相关的就是造型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在制作动画片时,片中出现的全部角色造型,都会有各自的比例、结构、衣着、口型、道具、色指定、甚至习惯动作等前期工作设定,以此来作为原画师、动画师、修型人员的作画标准。造型设计一旦定稿并投入使用,便决定了这些造型在全片中不可更改的绝对地位。而制作一部动画片的绘制人员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人,为了保证每一个角色从头到尾不变形,就需要全体参与绘制者都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动画片中的同一人物造型不统一的状况出现。
动画专业的学生入学前,都经过一定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的训练,但不是所有美术基础很强的学生都能胜任动画创作,因为绘画更多使用的是面,而动画使用的却是线;绘画追求个性,动画要求共性。大部分初学动画的学生都还带着浓厚的绘画气息,喜欢创作自己的角色造型或是偏爱某个风格的形象,尤其在画自己喜欢的事物时,他们表现的能力都很强,可一旦遇到指定角色或同一角色各个角度时就会大失水准。当学生的个性遭遇了动画学习所要求的共性时,磨合是不可避免,想要改变固有的个人作画习惯,规范化的学习动画式造型表现手法是不可缺少的。分析、熟悉、掌握并运用各种不同动画造型进行动作表演是每个动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技能,也是每一名合格的原画师、动画员、修型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如果把动画学习比喻成跑步的话,掌握造型便是动画从业者的入门技能,否则将失去了站在起跑线上的资格,而接下来的動画基础技法的学习则决定了入门后所迈出去的第一步。
(二)动画力学原理对动作创作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二维、三维或定格动画的角色,这些角色在动画运动中表现的造型结构、重量感和质感都不是自身真实存在的,是体现在角色动作中的。这些动作要经得起观众的考验,就必须符合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因为动画片中大部分的动作都是以日常动作为基础所创作的,必须让观众在欣赏之后有切身体会,即使是再夸张的动作都是合情合理的。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动物或其他运动的物体,都是受力的作用才会产生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反作用力的影响和制约,运动状态与运动主体自身的质量、质感和运动等因素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动画片中的动作时间必须以自然界所有物体的真实动作为基础加以创作,而真人影片基本不用考虑此类问题,在非特技要求下,摄影机所录制的是现实的物理状态。虽然在动画片中很多环境与场景是虚拟的世界,内容要求夸张,赋予想象力,但大部分动作依然要符合自然界的物理力学,即使夸张,也应从现实出发,角色的动作表现才能够真实可信。因为动画角色动作不完全等同于真人,照搬真实角色动作在动画创作实践中早已被证实不可行,要想动画中角色的运动有令人信服的动作、速度、重量感和质感,首先应该在理解牛顿力学原理的基础上,予以高度提炼,再根据动画片的风格与要求进行动画式的夸张和想象,创作出被观众认可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动作,这便是力学原理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动画力学原理的合理应用直接影响动画片的质量与品质,使观众信服并毫无质疑地接受动画片中的世界,也是衡量一部动画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说动画力学原理作为动画基础学习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动画创作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也是动画领域研究需掌握并应用的共同基础理论。
(三)动画运动规律在动作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动画运动规律的学习是动画基础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动画片的主要任务是使物体动起来。动画创作中所遇到的角色种类繁多,如人、动物、拟人的物体、自然现象等自然界所有物体,每种物体都拥有自己独有的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便要求原画师应懂得各类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能完全模仿现实动作,要使运动合理、自然、流畅,又能发挥动画特性,也就是要在物体真实动作的基础上提炼出动画的运动规律。而一个好的动作应在符合力学原理与运动规律的同时加以创新,使我们所创作出的角色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动画基础下一阶段的教学便是原画设计与小品创作课程,学生在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高难度动作设计。之前动画基础的课程内容不可能涵盖动画中所有的动作,但无论是多高难度的动作都需要遵循动画基础中的运动规律与原理,它就像数学中的公式,使动画创作从力学原理的角度分析动作,从运动规律中寻求其动作的普遍意义,总能究其本质,再经过提炼夸张后绘制出合理、生动的动作。在做超常规动作时,则在打破力学原理和正常规律的同时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结论
任何学习的基础阶段都不会是轻松有趣的,就像达芬奇画鸡蛋一样,充满了枯燥的公式与原理,需要理解记忆的规律和熟能生巧的大量练习,远不如作为观众观赏有趣的动画片那样轻松惬意。很多学生甚至在基础学习时,因其近乎枯燥而对动画学习失去兴趣,但这阶段的学习是不可跨越的,它作为之后每一个学习环节的基础与日后的动画创作产生情丝万缕的联系。
精彩的动画世界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与对美的事物的向往,但这些优秀动画的创作都取决于在基础学习阶段付出的努力,是否熟练掌握了动画基础技法,并将其融会贯通在动画的创作中,如此动画基础将成为动画人生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