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构建育人价值课堂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价值,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改变单纯地“知识传递”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能动学习;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合作学习;适时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但是,现在教师讲课偏向于传统课堂,注重书本中句子的解释,而忽略了大体的情感升华;就像教师把课件准备充分完整:在古朴厚重的曲声中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然后饱含深情地示范朗读;同学们就在老师的朗读中粗略地了解课文;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幻灯片制作精美,内容丰富详实。忐忑的是,这样的偏态教学行为课堂。所以通过这次讲课,要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有怎样的目标和方略呢?下文主要讲述了该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构建育人价值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 能动学习  协同学习 深层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7-0115-02
  Implement the Core Literacy of Chinese and Construct the Classroom of Educational Value
  —— Thinking From an Open Class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FENG Jinfang  (Wuping No.3 Middle School,Longyan,Fujian,China)
  XIE Liyun  (Jinjiang Experimental School,Quanzhou,Fujian,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morality”,teachers must change their roles,change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knowledge transfer”,make clear the teaching objective and direction,formulate appropriate teaching strategies,and guide students to transform 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To guide student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Timely guide students into deep learning.However,nowadays,teachers tend to give lectures in traditional classes,focusing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ntences in books,while ignoring the general emotional sublimation;Just like the teacher,the courseware is fully prepared: introduce the author’s introduction and writing background in the ancient and profound music;And then affectionately demonstrate and read;The students have a 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in the teacher’s reading;Linked together,in one breath;The slides are exquisitely made with rich and detailed content.Perturbed is,such skewed teaching behavior classroom.So through this lecture,what kind of goals and strategies are needed to implement the core literacy in class?The following mainly describes how to implement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language,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value classroom method.
  【Keywords】Active learning;Collaborative learning;Deep learning.
  1.指導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能动学习。
   “能动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主体性参与与学习者之间能动的交互作用的学习”。“能动学习”意味着教学模式从“教”转向“学”,教学目标是培育学生成为出色的问题的解决者。“学习的金字塔”说明,不同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学习差异是不小的: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都是个人学习或是被动学习这些传统方式,而巩固率在50%以上的,是主动学习,团队学习,和参与式学习。(钟启泉《核心素养十讲》)
   因此,能动学习要注意的是: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胡慧萍《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用价值性问题诱发学生,调动学生探究欲望,驱使学生主动探究,才能更有效地激活学生主体能动性。    (2)限时讲授,有效合作,提高探究效率。因课改而名扬天下的杜郎口中学的秘诀就是“动”字,让学生动起来意味着教师必须“闭嘴”。因为教学质量差而濒临撤校的杜郎口,积极改革,采用“10+35”模式,在45分钟的课堂里,限定教师只能在10分钟之内分配好学习任务和点拨引导,而把35分钟留给学生学生合作探究。实践证明,杜郎口的“10+35”模式是行得通的。这种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解放了老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核心素养的目标,达到育人的效果。
   (3)丰富教学活动,丰盈探究过程。“听容易忘记,动手容易理解。”知识的建构基于理解,理解来自亲历。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性觉悟“的“探究者”,我们要为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因此,在学习《小石潭记》这篇文章里,教师应该去构建能动学习的因素,这一单元目标是通过反复诵读,了解古人的思想,领会诗文丰富的内涵,因而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思想,领会内涵,揣摩情感;而后播放两首曲子来设置朗读情境,让学生挑选认为符合情境的一首曲子,并说明挑选理由;在落实重点词语时,可以采用魏书生老师的“三不讲”方法:“学生看得懂的不讲,学生查资料后学得懂的不讲,学生合作交流后能解决的不讲”。因此,教师不必亲自划重点,也不必一一讲解,而是布置一项任务,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义;那些学生不懂或者不确定的词语、句子,就由小组交流讨论明确;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做作者的游踪的思维导图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临时充当导游,给课文中的各个景点配上解说词…这样在尽力让学生动起来的思维下,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变革的可能性,才会唤醒他们学习的动力。
  2.从个体学习到协同学习
   协同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是以集体的伙伴全员的提升作为所有成员的目标为基础的一切实践;协同学习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协同学习要注意的是:
   (1)定位要“准”。一是目标要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从单元提示、预习、课下注释和课后练习中去把握每个单元、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还要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瓶颈,以及要采取的方法措施。二是內容准。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因而要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解疑释难的需求;从而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地判断、选择。
   (2)组织要“活”。分组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授课形式来选择分组方式。
   (3)评价“巧”。评价一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二要不断完善评价体制,加强评价的合理化。三是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增强学生进取的信心。四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促进评价的全面、有效。
   对山区学生来说,因为学校的功利,学生阅读量不够,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从来都是一个难题,尤其像《小石潭记》这样的散文,词性活用现象多,句子间跳跃性大,所以采用小组合作进行翻译,可以取长补短,较完整、较准确地翻译句子。四人小组成员中选中等生进行翻译,基础薄弱的记笔记,剩下基础好的和其余一位中等生对翻译进行纠正、完善;大家意见相同的就不必做记录,不会的或者翻译艰难的做好笔记。这样做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二是小组交流后突破难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一定要给予展示和评价的机会,相同的任务可以安排两组同学进行展示,学生在听取他们的展示成果后及时给出评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率。
  3.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不是追求内容深度和难度的学习,“是以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为前提,以关联整合度较高的语文课程知识为内容,整体化运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合作素养、反思素养为旨归的学科学习。”(李敏,葛海丽《语文深度学习:概念演进与未来走向》)
   深度学习强调知识的建构与整合,注重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重视学习的迁移性。因此,深度学习要注意:
   (1)设置有效问题,深入探究。
   第一,问题具有针对性;在进行深度学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常见的疑难问题或者兴趣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便于学生能够消除疑惑。
   第二,问题具有层次性。教师在设计题目时要有梯度,逐层递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避免出现模棱两可、所答非所问的现象。
   (2)转变思维方式,深入思考。深度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摆脱固化思维的束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深度探索,培养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以辩证的视角看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拓展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文都有相应的作者背景、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这些背景都表达了作者借文章所要抒发的情感、所要表达的态度和思想。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文教学内容丰富、增强学生语感的优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多的了解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冰心说,古今中外任何写景状物的散文都是作者以自己主观眼光和心情来赋予了这些景物特殊的性格和生命。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所以,要想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感,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主旨,就要了解写诗著书人的思想经历,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深入了解作者,走进作者,在学习《小石潭记》时,可以用“知人论世,以己逆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一是.明明同游者众多,为什么作者还是觉得“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二是作者写小石潭,把小石潭写得有如此生机,却地处偏远,无人赏识,这和作者的遭遇有相似之处吗?三是了解作者,联系作者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从“环境--处境--心境”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所表达的借“物”写“心”,即借“乐”景诉“哀”情的用心。四是与《承天寺夜游》一文相比,两位作者的境界有何异同?你倾向谁的生活态度?
   语文学习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了深究学习的策略,那么不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而且能够强化语文学习的深度,最终达到培育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十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30--38
  [2]李敏,葛海丽.《语文深度学习:概念演进与未来走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7p40--4
  [3]胡慧萍.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J].学周刊旬刊,2014(27) P211
其他文献
摘 要:游戏实践法是对学生的兴趣予以了充分地考虑,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游戏教学的模式。作者将在本文分析游戏实践法在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将从情景教学、体验教学以及兴趣教学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希望能提升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幼儿对心理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课程预期教学效果。   关键词:游戏实践法;幼教心理学;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是教导幼儿成长,引导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承载着万千家庭对于孩子的一份希冀。随着国人教育理念的转型,幼儿园对孩子的培养也不再向小学化靠拢,而是注重对儿童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的启迪。开展区域活动,这正是幼儿园教育职能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地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策略进行探析,希望对促进幼儿的成长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策略   【中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开展自主性游戏中大班幼儿生成活动有利于为中大班幼儿后面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幼儿持续健康全面成长。本篇文章主要从必要性以及生成活动的几个阶段对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中大班幼儿;生成活动;社会性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7-0095-02  Research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幼儿园亲子活动为研究对象,阐述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及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几种创新模式,分析幼儿园对开展亲子活动形式的重要和意义,进一步探究基于幼儿园课程的亲子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亲子活动的开展形式提供參考方向,促进家园合力,携手共育。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亲子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在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时,需要通过开展高校的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全面的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小学生对基础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促使小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利用丰富的想象力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户外游戏是幼儿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户外游戏,可以塑造幼儿良好心态和习惯,并实现幼儿语言、合作、操作等能力培养,使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好发展。本文联系幼儿户外游戏教学重要性,对当前教学存在的活动内容不全面、活动安排不合理、缺乏针对性指导、安全管理工作不足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从科学划分游戏活动区域、合理选择游戏活动项目、优化户外游戏开展形式、做好安全管理和科学引导等
期刊
摘 要:种植园在每一所幼儿园再熟悉不过,课程游戏全覆盖的理念是需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而现实条件的限制,导致很多情况下幼儿园的种植园还是流于形式,幼儿通过观察感受植物的生长,在参与管理中自主性并不高,我们也更偏重于植物果实等一些物质性的收获,而在养殖过程中幼儿通过探索获得的经验和情感的丰富却常常被忽略。和孩子们一起,建立开放,自主以探索为取向的种植园,聆听幼儿的声音,见证师幼的共同成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情况下,伴随着我们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和落实,老师在给学生们进行授课的时候,也应该更加有效的融合和渗透进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水平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实际特点,可以将其称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其具备极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语文课堂进行必要的融合,就成为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在教育学科中本质上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而开创的科目,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直观上感受自身对旋律曲调的审美喜好,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在平时沉闷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中,音乐课是让学生放松心态可以很好缓解的窗口。本文主要综述小学音乐课堂如何通过具体实物表达、游戏互动和舞蹈情景以及创造性体验音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改革,我国对于初中課堂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初中数学。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好一个引导者,通过有效的课堂教育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挖掘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师的一种共识和目标。挖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就需要提高初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