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drea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是沟通课堂与生活的一座重要桥梁。因此,语文课外活动的特殊作用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的。笔者从教多年,现对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
  1.开展课外活动,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首先,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而语文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自愿参加,没有考试压力,能自由自在参加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才华得以充分发挥,克服了“一刀切”的缺点。
  其次,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是封闭型的,采用单调划一的教学内容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语文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硬性限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真正实行了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2.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语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习语文只重视课内是不够的,读报、说话、写信、讲故事、听广播、看影视剧等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才能全面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使学生正确运用和牢固地掌握语文这一基础工具。
  事实证明,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协同活动,这种多维结构的大语文教育能产生新的效应,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习时间由少到多,学习内容由窄到广,学习方法由扶到走。总之,课内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是基础,课外活动是课内活动的延伸和扩展,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课外活动具有自愿性、主体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点,因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当学生读完一本优秀的作品,写出一篇佳作,参加一次成功的演讲比赛,心中都会升腾起一种喜悦和兴奋之情,从而驱使他们不断地追求。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4.开展课外活动,为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敏捷,自我意识强烈,喜欢独立思考,精神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寓教于乐的好形式,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阵地,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外活动的形式与途径
  课外活动要“活”,兴趣小组要有“趣”,要切实做到在玩、乐、笑中让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由于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容量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所以在组织实施各种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多组织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拓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高尚情操。
  1.充分利用工具书、图书馆、阅览室等条件指导学生阅读
  新大纲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目的。如阅读部分的要求为“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的语言”。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的,新大纲要求每学年学生阅读不能少于80万字。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读书材料,使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阅读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作品。比如,价格较贵的书目,如《骆驼祥子》《红楼梦》等名著,可让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价格较便宜的书目,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朱自清的散文集《背影》,可以让学生到书店购买。此外,我还经常让学生阅读《文摘》《意林》等刊物。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VCD、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教学领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较直观的物质材料,让学生听其音、临其境、悟其情。比如,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观看有关的教学光盘。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清晰逼真的画面,使学生对小说中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有了较直观的感受。然后,我再组织学生讨论:①孔乙己生活在怎样的社会中?②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③孔乙己又懒又爱喝酒,可又没钱喝酒,是否值得同情?这样,边学边议,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编排活动
  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讲的机会少这一现状,教师可组织朗诵会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辅导学生将所学课文编成剧本,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作品中去。比如,学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后,我让学生把课文编成戏来演。我先选出两名课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分别饰演奥楚蔑洛夫和赫留金,再找两个人饰演巡警和厨师。人物选定后,让他们分头去仔细研读课文内容,去揣摩、品味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要求他们设计自己所饰演角色的动作和语言,允许他们根据原著精神在细节上进行再创造。这样,群策群力,一个完整的短剧诞生了。从编写剧本到排练演出,我只是一个策划者,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我的点拨下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学生在编排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沙皇俄国时代的黑暗、腐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办好各种手抄报、学习专栏、学习园地
  手工刻写的文学刊物,需要学生自己挑选组织材料,自己撰写、美工、抄写、刻蜡纸、油印及装订。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组织材料,修改稿件,研究写作要求,学生之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组织能力。比如,我在组织学生办手抄报时,学生对刊物的名称产生了分歧,有的说定为《小草》,有的说定为《芳草》。于是,我专门组织了讨论,学生最后一致认为《芳草》最合适,理由是:“芳草”不仅象征碧绿、朝气、力量,还有芳香、和谐之意。这样一来,学生在无形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学习园地中,还可以进行书法展览、作文展览,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增强了他们的写作激情,促使学生更刻苦地磨练自己,从而写出更好的习作。
  以上是在学校内组织的课外活动,除此之外,还可充分利用家庭语文活动、社会语文活动来全面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在家庭中,父母要多给孩子订阅一些报刊、杂志,购买一些较好的书籍。一般的家庭都有电视、VCD,甚至有电脑,家长可利用这些现代化传媒器材,让子女观看有益的片子、节目、网页,练习电脑打字、写作、制作文件等,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语文活动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如可组织学生旅游或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展览,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第二课堂,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滋补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视野开阔了,能力增强了,语文素养有了质的飞跃。因此,我们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三三六”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提出、总结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生的“学”
摘要:教育工作是樹人的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任务。家长讲课可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创新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形成了开放、立体的教学环境,从而进一步丰富、拓宽和深化了学校教育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