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87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接受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接受单纯化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Ⅰ~ⅢA期为早期,Ⅳ期为晚期。配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类型、KPS评分、临床分期、是否手术、乳酸脱氢酶(1actate
其他文献
患者男,36岁,主因左侧颈部肿块10天于2012年2月8日入院.查体:左侧颈部有一肿块,约核桃大小,无发热、疼痛,无咳嗽、盗汗,无胸闷、咳血,无黑便、消瘦;肿块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体
肿瘤性发热是指由肿瘤本身所引起的发热,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的致热原有关,也可能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有关.肿瘤性发热的诊断实际上是一个排除性
在IP软核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SystemC行为模型描述特点代替传统HDL语言,建立行为模型和验证平台.以一个通用异步收发器的IP核设计为例,详细讨论整个IP软核的设计流程,重点分析了
目的:探讨利用乳糖化赖氨酸作为肝细胞靶向载体,将放射性核素^153Sm特异性地浓集至肝脏,用全肝内照射的方法治疗肝癌的可行性,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聚赖氨(poly—L—L
目的:分析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了解其生存状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探讨乳腺癌肉瘤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复习23例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手术前后治疗经过和
分析了机械化学抛光(CMP)过程中氧化剂与磨粒的化学机械协同作用机理,将CMP过程分为化学作用主导阶段和机械作用主导阶段.应用微观接触力学和颗粒粒度分布理论,对这两个阶段分别建
三聚氟氰和H酸在0-6℃,pH为1.5-2.0的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再与邻氨基苯磺酸的重氮盐加以偶合,得到母体染料,将母体染料与对位酯进行二次缩合,得到C.I.活性红240的改性产品.这
参考了DICOM标准附录33中灰度软拷贝显示状态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针对灰度转换子过程的内在特点,通过Bresenham算法搭建线性查找表,统一了线性和非线性变换的形式,具有高效、实用的优点.应用该算法的医学软件不仅可解决影像显示的一致性问题,还可在动态连续调节图像窗值的情况下,实时地显示DICOM医学图像,提高了阅片医生的用户体验.
在基因组中大量转录的长链非编码RNA,因其在致癌与肿瘤抑制途径中显露出的潜在作用而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虽然这些新基因在各种人类肿瘤中普遍异常表达,但其中大部分的生物
在分析帧比率控制(FR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空间扩展FRC算法,将非线性时间混色扩展到显示的屏幕空间,可以保证画面的平均亮度基本不变.从理论上推导了采用该算法时静态图像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