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通教育:股王裸泳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通教育股价丰满,现实却透着几分骨感。在遮遮掩掩和步步为营之后,顶着A股股王头衔的全通教育,究竟是在唱什么戏?又会有怎样的未来?
  6月的最后一个周五,A股一片惨绿。在全通教育眼里,这都只是通行的绿灯,一路逆势涨停。让人再次想起,网上流传的关于全通教育的段子:
  “全通教育,就是先把空头教育一遍,回头再把多头也教育一遍,来回都教育一遍,所以你别不服,全部通通教育一遍。”
  全通教育又一次教育了市场:我还能涨!
  2014年初才登陆创业板的资本市场新兵,在今年3月25日便以348元的股价,刷新A股股价记录。
  新股王出世。
  这一天,全通教育市值312亿元,市盈率748.2倍。
  之后的几个月里,这个记录反反复复被它自己打破,股价在5月14日达到最高的467元。高股价背后,是全通教育2014年仅1.93亿元的营收和4488万元的净利润。
  
  库充村里的股王
  库充村丝毫不出名。和南粤许多小村庄一样,库充村正在城市化和乡愁之间挣扎。3月24日之后,一拨又一拨的人突然蜂拥而至,小村庄倍感惶恐。
  这里住着A股的新股王。
  核心团队已搬入中山市东区最贵的写字楼内,库充大街1号综合楼仍是全通教育的注册地址。这位村里最大的租客,供养着一条街的商业。
  十年前,全通教育住进了库充村,租金是每平方米每月25元左右。如今,全通教育新办公楼一年的租金就是336万元。
  库充村的集体沿街房从3层到5层都是全通教育。5楼挂着“中国交易第一股”,4楼挂着“您信赖的在线教育服务商”,三楼挂着“家校互动在线教育”。电梯门口放的是乔布斯照片,上面写着“你还梦想改变世界吗?”
  当有人问照片的用意,员工只说是为公司创新大赛。
  这三层办公楼早已装不下公司1000多个人,2013年底核心团队和高管就搬到盛景尚峰的新大楼。这栋楼里还有汇丰银行、东亚银行、中信银行、国信证券等。全通教育在17、18层,可以看到对面的“紫马·创客众创空间”。这也是全通教育参与的项目,未来可能在那里拥有一栋自己的楼。
  全通教育已经被中山市列为了互联网教育的龙头,政府为创业者提供的七大支持中,就有“全通教育全网销售通道支持以及机房和云存储服务支持”。
  成为A股股王之后,员工们都得到了禁言的指令,公司也几乎推掉所有的采访。股王的头衔为全通教育带来关注,也带来负担。
  “我们真的不在意股价,只想把产品做好,让家长和学生满意,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跟我们没有关系。”一位不胜其扰的员工说,话语中有对公司和未来的笃定。
  董事长陈炽昌则从上市后第三天起,就不再看股市了。
  “看了也与工作没有多大关系”。
  全通教育上下都对股价不在乎,至少看上去是这样。
  “最牛股票,最简陋办公楼”的高反差,一度引起网络对全通教育的热议。办公环境尚且不谈,高股价是否有着力点,关键还是企业业绩。
  市盈率还是市梦率
  科技网络股在纳斯达克疯狂淘金时,华尔街为那些高得离奇的市盈率想到一个新名字:市梦率。如果说市盈率是以企业当下业绩为支撑,那市梦率就是漂浮在对未来的各种期许之上。
  全通教育748.2倍的市盈率,反映的究竟是理性的当下,还是膨胀的期望?这还得从全通教育的模式说起。
  脆弱的校讯通
  全通教育最为人熟知的是“校讯通”。近3年来,以“校讯通”为代表的“家校互动信息服务”,为全通教育提供了96%以上的营业收入。这款支撑起全通教育的核心产品,却颇受争议。一个主要原因,是其近八成的业务都来自中国移动。2014年,中国移动为全通教育贡献1.82亿元的销售收入,更是占到总销售收入的94.85%。利益来源上,全通教育是依靠各地中国移动:由基础运营商负责向家长收取信息服务费,虽然实际付费用户是家长,但公司直接客户体现为中国移动各省、市公司。对运营商的重度依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之前“成也飞信、败也飞信”的神州泰岳。
  校讯通实际是中国移动的一个短信增值业务,让学生和家长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家长需要按月缴纳费用,来往短信本身也会产生费用。截至去年1月,全国有超过1000家校讯通运营商。
  且不说校讯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脆弱,仅是产品本身,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这种通过学校让家长买单的产品,很难不让人猜想,服务商和学校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有媒体就曾发表系列文章,披露“校讯通企业给老师送礼被罚”。
  早在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曾就“校讯通”事宜做出回应,称“校讯通”实际上是教育乱收费的一种表现形式,在2011年3月就已在全省明令禁止。安徽教育厅的这一态度,让全通教育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营业收入减少约60万元左右。这一点,明确写在了全通教育的招股说明书中。
  无论是在移动互联网面前,还是在政策面前,校讯通都同样脆弱。
  
  转型K12在线教育
  “校讯通”日薄西山,迫使全通教育从去年开始转型K12在线教育。国内的在线教育行业一直是叫好不叫座,业界普遍认为在线教育有“风口”。但别说“猪”,连新东方这样的“大鹏”都没能在这个“风口”御风而上。
  全通教育却挽起袖子说,“I believe I can fly!”
  2014年8月,全通教育正式上线了全课网。全课网是平台式产品,涵盖移动端和PC端。平台“主要通过阅卷系统、作业平台、大型竞赛活动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并提供语、数、英三科个性化学习内容及服务”。   截至今年4月21日,全课网共有2418所学校、42239位老师、181万名学生、378万名家长正在使用。但是付费用户占比并未公开,全课网的盈利能力也无从推算。
  最近两年,国内在线教育行业呈现爆发趋势。目前,国内从事在线教育的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预计到2017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33.9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1.27亿人。果子好看不好摘,尽管市场和学校都对K12在线教育表示出浓厚兴趣,但最终掏腰包的学生和家长,仍然意兴阑珊。与互联网其他产品不同,K12在线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效果,很难由企业主导。在高考为王的大背景下,提升分数是学生和家长最直接的诉求。互联网可以让产品极致,可以让服务极致,要如何让分数极致?这是所有K12在线教育公司都要面临的问题。
  B2B2C的O2O,那入口呢?
  全通教育副总经理杨帆在4月的一次采访中说,全通教育是B2B2C的O2O模式。
  “第二个B是学校和教育部门,它们免费获得我们的工具应用,C是家长和学生,家长是付费者。”
  全通教育为此设计了五层盈利结构。
  第一层,免费。通过免费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家长和学生的认知,这是为了引流。
  第二层,低价。全通教育提供低价的基础习题和教学,让学生享受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尽管第二层的ARPU值并不高,但是全通教育意在提高用户黏性。
  第三层,ARPU值在100元/小时。经过第二层之后,学生、家长或者老师,会了解到学生哪些方面知识有欠缺,就可以在全通教育平台上购买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课程。
  第四层,ARPU值在千元级别。全通教育提供一流老师等更优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升级学习服务。
  第五层,定制服务,比如出国留学。
  全通教育的体系看上去很“互联网”,免费服务引流,增值服务收费,简单明了。在“B2B2C”这个链条上,全通教育到用户的距离实际上是最远的,二者中间隔着学校或者教育部。他们无论是谁,都受“政策”指导。为学校、教育部门免费提供设备,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这耗费人力财力打开的入口,却随时可能受政策影响而关闭。
  互联网令人兴奋的一点,就是消除掉了所有的中间环节,让渠道扁平。而全通教育多少有点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学校筑起的壁垒,可能可以隔绝对手,但是或许也会将自己挡在门外。
  就算入口不是问题,有多少免费用户可以转化为付费用户?是在线教育行业集体面对的难题。以全通教育一款名为“慧成长”的增值服务产品为例。截至2014年末,慧成长服务用户超过320万人,付费用户约70万人,只占到服务用户的21.88%。
  政策风险或许还可以通过公司的公关活动规避,而技术风险对“校讯通”则可能是致命的。当类似微信这样的免费、且功能更强大的通信工具被广泛使用后,原本就有乱收费之嫌的“校讯通”已失去了其市场基础。
  为布局,还是纯为拉升业绩?
  为了深耕在线教育领域,全通教育显然加紧了并购、布局的步伐。每一次并购之后,都是股价的又一次攀升。
  第一次发生在1月28日。经历了四个月的停盘之后,全通教育在1月27日发布公告,收购继教网与西安习悦的全部股权。次日复盘,股价即达到了96.97元,由此开始了全通教育冲刺两市股王的征途。
  公告中称,全通教育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继教网和西安习悦100%股份。继教网主要是为全国中小学老师提供在线继续教育培训,也是教育部唯一发文的网站,自然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K12教师在线培训网站。而西安习悦主营移动互联网产品与服务的研发与运营实施,旗下有“知了”、“校园云”与“家教即时通”等互联网校园交互工具。
  第二次在3月23日,全通教育发布公告收购河北皇典25%的股权,并向其增资2912万元实现51%控股。这次收购之后,全通教育股价首次突破300元大关,并在2天后登上股王宝座。
  此次收购,被认为是全通教育终于迈出全国扩张的步伐,以补齐自己一直以来业务受区域制约的短板。
  从这三次收购的公告来看,三家公司都做出了业绩承诺。2015~2017年,继教网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800万元、8500万元和10625万元;西安习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80万元、760万元和1050万元;河北皇典承诺实现净利润960万元、1200万元和1380万元。也就是说,在这三年间,除开全通网主营业务收入,至少会有8340万元、1.04亿元和1.3亿元的净利润。
  由此来说,股价的两次走高,与其说是市场对全通教育布局的认可,不如说是对其并购后的业绩押宝,恐怕更为恰当。
  并购通常是强强联手,或者强势企业并购、整合弱势企业,谋求并购整合的协同效应。由一家弱势企业去并购多家其他企业,很少有成功的先例。从经营能力来看,全通教育仍然只是一家“弱”企业。“弱弱联合”,要达到强强的效果的确不容乐观。
  高股价背后的大佬圈
  有人说全通教育有三宝:在线教育、并购和大佬。
  在全通教育的招股说明书中,最吸引眼球的股东就是中泽嘉盟投资中心,其持有全通教育322.58万股,约占全通教育股份总数的5.56%。中泽佳盟背后是吴鹰、江南春、俞敏洪、丁健几位大佬。另外汇源果汁董事会主席朱新礼之子朱胜华,也持有全通教育10%的股份。在这串大佬名单里,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吴鹰和俞敏洪。
  
  到现在,“紫马·创客众创空间”门口,依然摆着吴鹰的广告牌。吴鹰当年成功投资阿里巴巴的眼光,成为全通教育今天最佳的背书。吴鹰也几乎参与了全通教育IPO的整个过程,就连敲钟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早在2011年3月,进入上市辅导期的全通教育,就获得了中泽嘉盟2000万元的认购。按全通教育的发行价每股30.31元人民币计算,全通教育普一上市,中泽嘉盟即获得5.05倍的账面回报。待全通教育冲上467元/股峰值时,中泽嘉盟的账面回报达到了75倍。
  而俞敏洪新东方董事长的身份,则引起了各种猜测。无论是规模还是名气,全通教育都无法与新东方匹敌。但在今年3月3日,全通教育市值达到193亿元,超过了新东方当时190亿元的市值,这个差距在之后甚至越来越大。俞敏洪并没有满足人们的猜想,在3月23日通过微博澄清,与全通教育没有任何股东关系,也不占有任何股份。
  尽管我们很难得知,全通教育是如何与几位大佬搭上线。但陈炽昌、吴鹰、俞敏洪和朱胜华都颇为喜爱高尔夫球,也曾经共同参加高尔夫球赛事。全通教育内部人士也表示,“高尔夫球赛,某种程度也成为陈炽昌对外经营人脉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
  过去的创业板,如今被戏称为“神创板”。很难说,到底是个股的疯涨造就“神创板”,还是“神创板”让个股们疯狂。创业板的神话迟早会有人击穿。可能是全通,也可能是乐视,或者是蓝思。覆巢之下无完卵,无论是个股的调整引发创业板的下跌,还是创业板的崩盘引发大盘的震荡,都注定要套牢一批投资者。
其他文献
本文从少数民族游牧业、官营畜牧业(马政)和农村畜业三方面考察了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畜牧业经济状况。指出,就少数民族游牧业和官营畜牧业两大方面来看,整个畜牧业经济呈萎缩趋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DAI患者致伤因素、临床症状、CT影像等临床资料。结果均见弥漫性脑肿胀,表现为双侧脑白质大片状低密度
月24日,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发表联合声明,将东京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举行,虽其名字不变,但伴随着延期而来的必将是令人应接不暇的连锁反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分离、纯化HPLC图谱中紧跟着9-(E)-红霉素A肟的一个未知的杂质,并鉴定它的化学结构。方法通过柱层析色谱法和重结晶法分离该杂质,然后通过1H-NMR、MS、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出2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25例同期进行的采取外侧入路
关键词:推动土地改革、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  企业家判断:在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看来,三中全会没有提到更多的房地产调控,这就是进步。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泡沫,但还没有到马上要破裂的程度,减少卖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土地财政的路已经走不下去了。  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对房地产的影响是利好的。  首先讲,市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市场起决定作用,今后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这一次除了提出加快注重保障房建设以外,
本文介绍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旨在从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模式,全方位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湖南省文联主管的各文艺类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湖南省委号召,主动担责,主动作为,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抗击新冠肺炎行动。
5月15日,第67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典礼,中国导演贾樟柯身着“例外”为其量身打造的黑色西装亮相,引起了众多国内娱乐和时尚媒体的关注。近几年来,这个来自中国本土的高端服饰品牌,总是以让人意外的方式,和让人意外的“代言人”频繁出现在国人视野中。现在,似乎连讨论“例外”,都是一件颇时尚的事。  究竟这个一直小众低调的品牌,有什么样的吸引力,能够聚集众多重量级的忠实“粉丝”?  最近两年无疑是国内服装行业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