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初中英语中的困惑及对策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a516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新课改对初中的英语教学方式和质量等提出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一定的困惑,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探索一定对策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困惑;对策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材料经过几次变化,与之前教材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认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教材的内容也更接近现实,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它的优势毋庸置疑,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
  一、新课改初中英语的现状和困惑
  1.过度重视造成学习混乱。许多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孩子越早接触英语越好。几年下来,我们却发现孩子们除了能按照教科书说几句简单的英语之外,其他什么都说不好,甚至不会说,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子转眼就忘,甚至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字母拼写都是错误的,他们经常混淆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这样的结果的形成,原因很多,如:城市和农村教师英语教师并不正规,据悉,很多农村小学甚至都没有正式英语教师,其他科目的老师有时会代课,很多老师自己也不懂音标,这种情况下他们怎样教会学生们?
  2.英语语言功能不对应。新课改之后发行的英语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比如Vacation、movie等,满足初中学生的需要,但教材的编排语言在结构上还不够紧凑。这时教师会遇到以下情况: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以及情态动词、被动语态等,时不时地会出现在课文中,然后相应的测试将立即出现。
  3.英语听力要求过高。这通常表现为基本的英语知识很弱,或学习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生有的困惑,原因是:首先,缺乏一个真正的英语环境,学校课外音频输入接近零,许多学生仅限于录音机听和跟读,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发音,导致过度紧张在英语听力理解中,心理焦虑,大脑一片空白,导致学生闭口不言。其次,由于这些学生缺乏基本的英语知识。如词汇、短语和语法的基础差。词汇量储备不够,如果有太多的新单词,就会对理解一篇文章产生影响。
  二、新课改初中英语产生困惑的原因
  1.教师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新课改要求的新式教学方法相對应的正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它的最显著的特性便是填鸭式教学,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直接、简单,不需要考虑和利用先进的教学仪器来教学。一些学校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仅仅只有一本书、少数粉笔和嘴,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
  2.片面重视考试成绩。虽说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一项重要依据,但是一个简单的测试,就会导致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关注测试,忽略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3.教学任务过于繁重。由于学校缺少英语教师,教师大多课时较多,批改学生的作业的任务很重,许多教师只是完成小时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去注重教学质量,课程内容重复,使教师的教学情感大大降低。因为学生的学习比较单调,掌握新知识较少,每天需要做做大量作业,常常会感到压力大,久而久之产生疲劳。
  4.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明确的目的,一开始接触英语,通常会感到新鲜并在短时间内下苦工学习,但学习时间一长,就会感到枯燥无趣。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导致最终结果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新课改初中英语解决困惑的策略
  1.精讲多练,教学结合。精讲多练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精炼的语言讲解,不需要面面俱到。精讲切实重要的疑难点,给定的例子要简洁、典型和实用,方便学生加强记忆和模仿,更加灵活的使用英语。教学结合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英语学习训练步骤,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训练。设计练习应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形象、有趣和有吸引力。学习怎样做到真正掌握英语学习方法,社交聚会时可以脱口而出,这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方法。教师要集众所长,综合所有的有效方法来为英语教学服务。
  2.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初中学生已基本形成汉语讲话习惯,而母语会对英语学习产生较大的负迁移性。比较完全地采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完全的英语语言环境,减到最小化的负面影响,这无疑是一个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实践表明,在初中有计划地进行英语教学,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为初中生大多只使用简单的英语,你可以组织学生英语培训,教学内容很简单,易于使用较直观的教学手段,不用靠母语来翻译。当然,对于较抽象的单词和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可以适当的用母语解释一下,这不仅允许,而且也非常必要。
  3.用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他们热爱这门科目的方式,而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其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无聊,学生便不会愿意学习。例如,我会在讲完can和must用法可以相互转换后,立即以会话的方式进行训练。我问一个学生:“Can I borrow your pencil?”他答道:“Yes,you can.”同时把铅笔递给我。紧接着我又向他借了钢笔、小刀、橡皮等,而他的回答没有任何改变,还越答越快。這时我突然向他问道:“CanI borrowyourhead?”他不假思索道:“Yes you Call”随即课堂上爆发出一阵轰笑,他本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并马上纠正说:“Sorry,you mustn’t.”我紧接着向全班同学提问:“CanI go now?”一位学生回答道:“No.you mustn’t.”我问:“Why?”他略微思考说:“We are havinga class”此时此刻,虽然我们是在进行英语练习,但学生们似乎并不认为枯燥,而是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英语交流中,这时英语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四、结语
  总之,要想提高新课改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上做足功课,要克服主要问题,解决学生的困惑,并积极制定相应的对策。相信只要教师和学生齐心协力,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收效良好。新课改使初中英语焕然一新,但我们要时刻谨记英语教学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他文献
摘要:实际生活是初中政治知识的源泉,所以初中政治教育应当积极联系实际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其更好的理解与运用知识。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分析  一、基于生活化的教学思维及其意义概述  基于生活化的教学思维主要指的是将教学活动与
期刊
摘要:新一轮修改的课程标准再次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做好优秀生拔尖、中等生转化、后进生转化。使整体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能力、品德全面发展,真正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发展。怎样给与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调动其内在引擎,不是试图让所有鸭子、兔子、老鹰都不分差别的去学游泳、奔跑和飞翔,而且还要成为冠军。因此家长学校都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学会积极心态,尊重个体差异,找出适合有利于学生发展各种渠道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无疑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探究:第一、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第二、语文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快乐驿站。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创新精神;科技创新能力;语文课堂;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动力。在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不会主动投入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就没有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兴趣是一种心理表现,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形成求知的内驱力,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英语是初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学生长期受到汉语的影响,在我国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关注。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似乎又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步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传统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对增强实效性有一些思考,希望能对政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教育工作
期刊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制教育,是培養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规范学生思言行为,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但是,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时代性,长期以来,教师过分强调学生接受,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限制学生思雏能力发展,课堂教学封闭、沉闷。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调动起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主动性;教学情境;创新能力;生活实践;学习兴趣  一、创设良
期刊
摘要:我国作为现今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在培养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良之风严重,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国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问题十分严重。对中专学生而言,由于其学习基础普遍较薄弱,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掌握和了解更有待指导。为此,本文就如何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素养进行探究,尝试重点通过中专语
期刊
摘要:德是人的生存之基,立足之本。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学生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技能素质,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抓好德育教育是学校和老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笔者对目前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抛砖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教育创新应从课堂抓起,在语文课堂上做到以下几点:一、创新的前奏――设计导语。二、创新的条件――营造氛围。三、創新的终乐章――巧设板书。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课堂; 教学  1 创新的前奏―
期刊
摘要:积极占领互联网和新媒体下的网络阵地,合理开发和使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作用,努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让网络为青少年的成长发挥正能量。  关键词:互联网和新媒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家校舍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让全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信息的快速传递,资源的共享,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