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大农业的安徽省茶叶加工业发展研究

来源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大农业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规模经济,改变小生产和大市场不协调的局面。六安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地之一。有千年的产茶历史,在长期的茶叶经营历史中形成了六安瓜片等著名产品,但近年来六安茶叶在经营过程中暴露了很多问题,产量和质量都严重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小规模生产、加工水平粗放、质量低下所致。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健全茶叶合作组织,促进茶叶加工业发展,完善茶叶质量标准等措施,以提高六安茶叶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茶叶;农产品加工;合作组织;质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8-34-03
  
  一、农产品加工业在现代大农业中地位
  
  从现代大农业的概念来说,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农产品加工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末端。处于上游的农业产业化高度发展必然导致农产品加工业兴旺发达,反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又促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要以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建设重点,建设专业化、一体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从而使得农业从弱势产业变为强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受益者和主要参与者是农民,农产品加工对象是来源于农业,所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要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向农业产后领域延伸。在村镇发展农产品现代加工业等,应用高新技术,使产品向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和标准化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前提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需要通过“四化”来体现,有了这“四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就水到渠成,其发展目的也就实现了。
  
  二、六安茶叶生产现状分析
  
  (一)安徽省茶叶生产现状
  据农业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茶叶总面积达2700万亩,可采摘面积约2400万亩,产量达130万吨。全年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有所增长,我国茶叶出口市场遍布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因此,茶叶收入也是茶农的主要收入之一。
  安徽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年产茶叶6万吨以上,年产值约20亿元,茶叶是安徽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但与全国主要茶叶产区相比,其单位种植面积产量却比较低。
  根据表1、表2、表3数据,可计算出全国及主要产茶省份的单位产茶率。(见表4)由表4可知,在所列出的全国及安徽、湖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这六个主要产茶省份中,安徽省产茶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所列六省中也是最低的。
  
  (二)六安茶叶生产现状
  六安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六安市是安徽省两大重点产茶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近30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26万亩。年产干茶3万斤。在我国的茶叶史上,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制作工艺。六安茶叶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六安瓜片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并形成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小兰花等一系列名茶;尤其是六安瓜片名誉海外。2008年,六安茶叶产值近5亿元,主产区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1000元左右,茶业已成为六安广大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近年来六安茶叶产量和质量严重滑坡,市场也不断萎缩。究其原因,主要是小规模生产,茶叶种植粗放,质量差,市场意识落后所致。
  1、产品集中程度低,产业链短
  虽然安徽省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产品集中程度不够。据初步统计,安徽省目前实有茶园面积约114千公顷。分布于57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数的一半以上。六安茶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存在大量的个体小茶厂,大部分设备简陋老化、卫生条件差、加工水平及管理落后,导致茶叶生产能力低下,茶叶的质量难以保证。以金寨县为例,金寨县是六安产茶大县。全县共有茶厂上百个,且大部分都是计划经济留下来的产物。有的仅仅一个村就有好几个甚至数十个茶叶初加工企业,据调查,金寨县周院村就有茶叶加工厂13个,这些小的茶叶加工企业大多都是在自家的院子里进行作坊式的生产,设备简陋,而且生产工艺极为落后,生产管理粗放。全县通过质量安全认证的茶叶加工企业不到3%。另外,一个茶叶企业要面对众多茶农,交易协调难度大、成本高,而茶农只面对企业,无法了解市场行情,茶农和加工企业信息不对称,无法对茶叶市场形成统一认识,茶叶加工产业链容易断裂,生产加工脱节,茶叶产量和质量无法保证,不利于茶叶营销。
  近年来,随着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的快速发展。在农村中涌現了大批合作组织,六安地区也出现了1家省级和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茶叶龙头企业还相对脆弱。影响带动能力有限,不能主导某一名优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的集中化程度较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六安茶叶生产销售的基本是初级产品,茶叶深加工几乎处于空白,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2、未形成区域化和规模化
  六安茶园虽然面积较大,但区域化、规模化尚未形成。良种化程度不高,相当一部分是低产茶园,茶树品种老化、大部分都是八十年代前种植的。产茶率低,其良种茶园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08年,经过认证的有机绿色茶园面积仅7万亩,加之茶农意识落后,政府投资力度小,茶园得不到合理改造,更加重了六安茶叶“积贫积弱”的局面。这些都制约了六安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3、农药残留隐患,产品质量差
  在六安茶园,农药使用比较普遍,甚至在一些生态茶园示范区,农民为了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大量使用农药。例如金寨县油坊店乡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但这里的治茶农药销售十分火爆,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还有小型加工企业为了使茶制品更加鲜艳,在揉捻的过程中加入白砂糖,这样使茶叶更鲜艳、更翠绿,但这严重影响了品茶时的口感,也给茶叶营销带来了困难,降低了六安茶叶的市场信誉。
  
  三、六安茶叶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于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六安茶叶经常出现茶农和茶商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在风调雨顺的茶叶生产旺年,茶成品产量大幅提高,由于营销能力弱。导致有产品无市场,茶农和茶商损失惨重,这导致下一年的茶农和茶商的生产积极性减弱,产量下滑,市场供不应求,茶叶价格大幅提高,但茶农收入却没有提高。六安茶叶经常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经营方式,解决生产加工过程的问题,以促进六安茶叶长足发展,提高茶农和茶商收入。
  
  (一)健全茶叶合作组织,提高六安茶叶市场竞争力
  如上所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前提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问题是如何解决当前农村广泛存在的一家一户小生产问题,以适应“四化”要求。目前,流行的解决方案是龙头企业加农户,或者是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社。前者是靠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事实证明,由于权利不对称,二者结合问题很多,并没有形成我们希望的农业产业化或农产 品加工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后者,农民之间合作是松散型的,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组织程度还有相当距离,不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波动性,产销矛盾突出。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协调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提高产业集群,抵御市场经济的波动性,保障农民和加工企业的利益,稳固双方合作关系。所以,建立茶叶合作组织是必然选择。
  在六安地区,每户茶农有几亩茶园,为小规模经营。每位农户无法从市场获得准确的信息。茶叶生产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茶叶合作组织可以加强茶叶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沟通,为茶农和茶商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指导,实现农户与市场统一。
  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现有各类茶叶合作经济组织300多家,主要有农民自发组织或由龙头企业主导形成的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协会等类型。
  安徽省农民茶叶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许多地区是近两年才成立的,绝大多数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后成立的。从组织成立背景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民自发组织的。主要是在政府引导下,由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的能人大户牵头成立,如霍山县三河茶叶专业合作社等。二是由龙头企业主导形成的如金寨齐山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六安瓜片茶叶专业合作社等。
  在皖西地区,茶叶协会覆盖了所有茶区。向茶农推广茶叶项目,为茶农和茶商提供技术培训,提供各种茶叶信息是其主要职责,茶叶合作制度很大程度上改变落后的生产面貌。推动茶叶产业现代化发展。如金寨县油坊店乡茶叶协会,引导茶农组建了多个茶叶合作社,提高了茶农收入,推动了茶叶产业化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茶叶合作社和茶叶协会是发展六安茶叶,解决小规模生产的主要途径,对六安茶叶的长足发展具有长足的意义。
  
  (二)加大融资力度,促进六安茶叶加工业发展
  由于茶叶生产、加工、收购季节性强,资金占用量大,需要足够的贷款用于加工企业原料收购,但金融机构资金流入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少,农产品加工行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现象,因此政府应在安排适当的专项资金,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在税收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优惠,利用相关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三)完善茶叶加工标准,提高茶叶质量
  目前安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不能适应加工业标准化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标准体系,构建符合世界贸易规则的农产品加工业政策保障体系。如食品质量标准、绿色食品标准ISO9000、ISO14000等有关环保、质量、安全与卫生管理要求,从茶叶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制订完善的符合国际惯例的茶叶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和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茶叶加工技术标准、茶葉质量标准、茶叶包装标准、茶叶贮运标准及质量认定标准等。建立和完善监测检查手段,健全茶叶质量认证监管体系,强化茶叶质量管理与认证,实施认证标志管理制度,确保茶叶加工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所以,在既定农村土地政策背景下,既要维护茶农既得利益,又要将茶农组织起来,衔接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农业经济合作社;加大政府及民间财政融资力度,促进茶叶加工业发展,完善茶叶生产产业链;制定、执行茶叶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六安茶叶市场竞争力,真正意义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实现农业“四化”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人担任项目经理期间,组织领导了青洋南路工程和大明路工程一标段施工管理。本文论述了青洋南路二灰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与大明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并将两者比较。指明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科技含量高,而且早期强度值大,在城市道路工程的应用中前景非常广阔,发展潜力很大。  关键词:二灰碎石;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比较;抗压强度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
期刊
摘 要:江苏上市公司在发挥对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有待加强、提高之处,保留并发扬积极内容,弥补或抑制欠缺部分,集社会之力,共同推动江苏上市公司的规范发展,做大做强,进而促使江苏上市公司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上市公司;经济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8
期刊
摘 要:“一村一品”运动是在日本农民面对解决战后日本城乡差距扩大的积极实践探索基础上,由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的大力推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推进“一村一品”运动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与经验;学习借鉴“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关键是要注重创新,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城乡一体的发展之路及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自身的农业特色产品等方面。  关键词:一村一品;创新;特色  中图分类号:F1
期刊
摘 要: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消费“生病”了,而且“病情”正在恶化。据马尔库塞的观点,病因在于虚假需要和消费异化。从实地调研和消费的现状看,市场背景下到处都不乏虚假需要和病态消费。从消费者、生产者、商品销售者、市场控制者到消费本身都在不同程度上显露出 “病态”,这些病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腐化人的心灵,导致社会解构,文化消解。  关键词:马尔库塞;病态消费;社会解构;文化消解  中图分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内的活动日益频繁,一些犯罪分子无视国家法律,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使得合同诈骗案件逐年增多。行为人是否利用“合同”这种形式,是区分合同诈骗罪和其他诈骗罪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之合同的含义,对于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于合同诈骗罪的合同形式一直存在着争议,刑事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书面合同能成为合同诈骗中的“合同”均不持异议,但对口头合同能否成为合同诈骗
期刊
大股东通过“隧道(tunneling)”掏空上市公司,是近十多年不少公司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当前公司治理研究需着力解决的问题(李明辉等,2010)。但是,总体而言,多数研究仅限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或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单层委托代理关系研究,以合谋视角研究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的“隧道”问题还相对匮乏,对高管在其中的角色研究更是少见。本文认为,大股东的“隧道”掏空,不是单方面的权威行为,更可能的是通过
期刊
摘要:虽然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在中国的快餐市场上依然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大娘水饺等中式快餐的迅猛发展标示着中国快餐业的崛起。企业的发展与其战略息息相关,而企业的选址则是建立在其战略指向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从对企业战略的支持性角度分析大娘水饺毗邻麦当劳选址的策略,进而通过比较对大娘水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娘水饺;麦当劳;选址;战略;顾客;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9年开始与数所高校开展了“专接本”教育,这是江苏省教育厅为江苏省三年制和五年制优秀专科学生取得自学考试本科文凭建立的又一教育平台。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和南京大学合作了2届的“专接本”教育,现有学生40余人就读工商管理专业。如何让这些特殊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有所获,这要求班主任能找出适合这些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专接本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会计原理,通过实地调查,对辽宁省中小企业坏账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坏账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实现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促进辽宁省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坏账;应收账款  中图分类号:F275/F27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8-93-02    目前,学界所做的研究一般都针对上市公司而言,很少有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理性基础与技术平台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职位分析是中国企业走向管理规范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样,职位分析是进行职位评价的前提,有效的职位评价又是建立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的基础。  关键词:职位分析;薪酬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8-105-02    M公司是一个历史较长的国营企业,后经改制为国有资本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