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病“等”出来

来源 :健康忠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与卫生部一街之隔的人民医院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我们再次见到了常常令许多记者和无数病人感动的大夫——胡大一。
  胡大一,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他真的不过分,在胡教授的日程里,几乎每一天的每分钟都被安排得满满的:要么是在医院诊治病人,要么是在赶往某会议中心的地铁里,要么是在主持某个国内外心血管研讨会的茶歇接受记者的采访;要么是在国内某个城市做心血管疾病防治演讲;要么是在飞机上审阅某学术论著……
  胡大一,作为心血管病专家,他10多年前率先在国内推广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和开辟心梗绿色通道,使用溶栓和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2000年他推出"双心门诊"(即心血管病人到医院只挂一个心内科专家门诊号,就能同时享受到心内科医师与精神科医师的双重诊疗服务),这一"发明"已在全国众多医院推广,受益病人无数;
  胡大一,作为医学院教授,他先后在三所医学院校共培养已毕业硕士研究生82名,博士研究生34名,博士后19名。目前,他的学生在北京市有12名担任心内科主任职务,16名任心内科副主任,7名任心外科主任,在全国更是桃李满天下;
  胡大一,作为国内心血管病的泰斗级人物,他在心血管界领域的专业权威地位得到业内人士公认。他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不下50余次,他主持创办的北京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年会成为国内心脏病专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盛会之一 ;
  胡大一,作为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他每年在全国各地的演讲超过60余场。
  胡大一,这位坚持每周三天门诊的大夫,把病人放在首位,对过度医疗深恶痛绝,他一心想着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就能看好病,还常常自掏腰包为贫困病人做手术,所以,在老百姓眼里,他就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心脏专家"。
  让我们来听听胡大一的健康忠告吧。
  健康忠告: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您平时工作很多,既要看病,又要搞科研,为什么还要大量参与义诊和大众健康教育工作?
  胡大一:我先谈谈,作为医生我是怎么转型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一直在全国推广射频消融和救治心肌梗死,做"绿色通道"的建设。
  1995年,我到朝阳医院,和同事们做了一些义诊。我的体会很像门诊搬家,只是把医院搬到了公园,看的患者比在医院门诊还多。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高血压患者,问的问题大同小异,例如血压下降了还要不要吃药?老是吃药会不会有副作用?都是一些常见的问题。我开始思考,中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坐堂医生怎么看得完?我悟出道理,必须把高血压,血脂异常这些知识告诉老百姓,让患者自己来掌握治疗控制高血压的科学知识,自己救自己。后来,我就找人协商办一个健康大课堂,给广大患者普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相关常识,讲它的共性问题。1995年是我的转型年,从一个等着患者来看病的坐堂医生,变成了走出医院大门,走入社区,向大家讲健康教育的人。
  第一次做健康大课堂,是1995年6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那天早上五六点钟,就有很多人排队买门票。最终来了将近3000人!文化宫没有那么大的室内会议厅,只好用静园广播,这是最差的一种讲课方式,老师看不到学生。但是,事后我们从电视台的录像上,才发现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没有凳子,很多老人席地而坐,他们坐在地上还记笔记。作为一名医生,这种场面令我很感动,甚至是震撼。从这次大活动,我看到了老百姓对健康的渴望和渴求,同时也有了对医生责任的重新思考。
  健康忠告:我们在编杂志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有成就的专家,包括广东的钟南山等等,都愿意参与一些健康的普及教育工作。你们心里一定有一种神圣的东西!
  胡大一:这是一个医生的价值观问题。你是呆在医院看几个患者,还是走到普通老百姓人中间,给他们讲清楚高血压控制的问题? 中国1.6亿高血压患者、2千万糖尿病患者,3.5亿烟民,患者以千万、亿计,需要多少医生去看?那是不可能的,我想只有让他们自己多多地了解维护健康和做好预防的知识和技能。后来,我就跟卫生局、《北京晚报》合作,办了"登上健康快车"讲座。同时也把讲座的内容,放在报纸上连载,让老百姓每期都记住一些内容,这样做了8年,还出了书。
  健康忠告:您现在每年大约讲课多少场?
  胡大一:现在,我每周一二三在医院,周末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搞普及。从2005年开始,我们搞了一个百城演讲的项目,每个城市两场,一场是面向社区、农村基层医生的,一场是面向大众的。每年100个城市,200场,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3年,我亲自讲的,大约占1/3。
  2006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和中央电视台的崔永元先生的"我的长征"队会师遵义,沿着长征的路线,搞了一个健康知识全国巡讲活动,主题是健康从"心"做起--迎奥运、再长征。
  健康忠告:从“心”做起的“心”字怎么理解?
  胡大一:“心”有三个含义,一是不但要投身于工作与事业,也要对自己的健康用心,关心和多上点心。二是不但心脏好,也要心态好,身心的全面健康,有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生活质量,第三就是要以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为一个支点,来加强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一石多鸟,达到一个综合效果。
  健康问题千万等不得
  健康忠告:我们杂志的主要读者是40-60岁的一群人,他们处于工作、生命的最中间一段,身体的各种疾病比较多,老是说自己没有时间来关注健康问题。
  胡大一:我最近一直在强调,健康问题不能靠等待!中国人健康的最大的误区就在等!没病的等得病,有病的等复发,患者在等医生,医院医生等患者,得病和治病的两头,都在等。大家觉得,只要我有医保,等我赚够了钱,需要手术再去做手术。没病等得病,有病等复发,这太残酷了!而医生呢,就等病人,等人得病,有病找我,我态度很好,服务不错,诊断也挺正确,治疗也很规范,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医生了。   健康忠告:您分析得真精彩,中国人的健康,真就坏在一个等字上。
  胡大一:健康就是不要把病 “等”出来!这是我的一个主体思想,都坏在等上,大家想一想,肠肿瘤等到有便血,肺癌等到咳血,心脏病人等到出现有症状,都已经是晚期了。像侯耀文,高秀敏、古月,这些文化名人,不都是等死的吗?等的后果是什么?得冠心病的,第一次犯病,有一半患者表现是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猝死,一半人第一次就致残致死,另一半人可能有多年的心绞痛,还有机会去医院检查,慢慢去治。1998年,中国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说,每13秒,这样的意外事件就会夺去一个中国人的生命。大家千万不要把侯耀文的死,看成是个别的偶然发生的事情。这样的悲剧,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些不该发生的故事、可以预防的故事,也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最大遗憾!
  生命是一台需要保养的车
  健康忠告:健康不是等来的,那该怎么办?
  胡大一:既然健康不是等来的,我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健康要靠自己主动维护。就像买了车一样,要经常去维护、保养,一定不能等到什么都不能用了的时候才去大修。否则的话,车的寿命也不会很长。人也一样,如果得了大病,再去住院,再去开刀,再去依靠支架,寿命长不了,成本绝对会很大,不光是经济成本,还有肉体上的痛苦会很大。
  健康忠告:老卫生部长殷大奎说,“90岁活不过,那是自己的错”。健康的问题,真的应该是靠自己,何况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变好了。
  胡大一:是啊。现在最不注意自己身体健康的是35-45的男性,退休的老年人最注意自己的健康了。我们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个节目,找一些现场观众做游戏:经常抽烟的往前走一步,应酬多、经常吃喝的往前走一步,天天工作忙、不运动的走一步。
  结果,形成了三个方阵,走在最前面的是35-45的男性,企业界、文化界的人士都有,第二个方阵是中青年女性,女性毕竟抽烟少,注意形体,还做一些运动,她们大吃大喝的情况相对也比较少。在最后面不迈步的是退休老人。退休的老人最知道保养了。
  35-45岁的男性最不关注自己的健康
  健康忠告:您觉得35-45岁的男性人群在健康方面出了什么问题?
  胡大一:这些人的问题是没有健康意识,缺乏危机感,没有紧迫感。他们觉得肿瘤、疾病离自己很远。二是强调工作太忙,没时间,吃饭、应酬多,无法把控。三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休息不好,抽烟放松一下,觉得没有什么不舒服。你看,他们借口很多,不运动,不合理饮食,不戒烟。因为觉得疾病离自己很遥远,也不去了解关于健康、保养的知识。这些都是危险因素,长久下去,最终动脉血管会出问题,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其实,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珍贵的是健康,这些人,没有真正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
  我自己在健康路上走过弯路
  健康忠告:作为国内心血管病的泰斗级人物,您非常忙,但您给大家的感觉是很会处理好工作和休息。
  胡大一:我不是一个闲人,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每一个钟头都有活干。但是,我也不是很年轻就意识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2000年以前,我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跟那些人没有什么区别。那时,我在临床主要做心脏介入治疗、射频消融,一天做十几台,经常从早上7点钟进手术室,晚上11点还出不来,不见阳光,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一天。手术中间,我就去吃羊肉烩面,一吃两大碗(可能是三年困难时期把胃撑得比较大的原因吧),吃完接着干。长期生活没有规律,也有很多借口不去运动。从1995年到2000年,我没有做过体检。即使医院发了体检表,也不去。我以前是学校的运动员,觉得自己身体底子很好,健康不是一件很大的事。2000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需要强制体检,才发现有5大问题:一是高度疲劳,二是肥胖,体重182斤(我身高178厘米);三是血糖高,四是B超提示脂肪肝、胆石症,五是血脂异常。从年轻走到中年没有在意,那时候才发现身体太糟糕了,开始有了紧迫感。
  健康忠告:那您是怎么自我改变的呢?
  胡大一:当时,我已经给公众讲了5年,教大家如何健康生活。而自己倒没有做好。我开始改变生活方式。首先是运动,有空就运动,剧烈运动,例如爬山、游泳,一年下来,体重下降4斤,有变化,但不大。为什么呢?因为我管不住自己的嘴。
  健康忠告:后来怎么办?
  胡大一:吃减肥药。药是通过肠道把脂肪排出去,引起严重腹泻,但我还是坚持吃了半年,体重减了40斤,看照片,皮肤松松的,看上去很衰老,浑身感觉无力。我也看了很多资料,知道副作用很大,不能把减肥的希望寄托在吃药上。而且减肥药反弹很大,此路不通,我开始管住自己的嘴,只吃八成饱。
  做到饭吃八成饱并不容易
  健康忠告:对,您常说要管住嘴。
  胡大一:现在有些人坚决不吃肉,光吃五谷杂粮和蔬菜,其实关键是量,饭吃八成饱。总量控制是合理饮食的关键,合理搭配,不能偏食。八成饱不只是健康饮食,而且也是生活有质量的一种体现。食欲必须餐餐有,如果每天没有饥饿感,那他的生活质量是很差的。
  对我来说,做到饭吃八成饱,难度很大。首先我的食量很大,又很爱吃肉,不吃饱难过。二是经过了三年困难时期,舍不得浪费,在家里只要看到餐桌上剩下饭菜,就“一扫而光”。其实,现在城里人的饮食习惯,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家里吃饭,准备的饭菜都超出了规定的食量。七八道菜,出于客气,每一道吃一点,不知不觉就过量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只吃八成饱。首先,我改变了浪费的观点,如果因为担心不吃完,丢了浪费,结果吃坏了身体,那是更大的浪费,不能怕浪费食物而弄坏了身体。二是在餐桌上,不要讲客气、图礼貌,不喜欢吃的坚决不吃,喜欢吃的适可而止,因为后面的菜可能更喜欢吃。
  健康就是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
  健康忠告:现在您的身材感觉适中,气色也不错。   胡大一:我现在的体重是75公斤,算是标准的了。减肥还是要看吃饭和运动。我吃饭就是抓两点,总量控制,合理搭配。运动就是日行万步,我这样坚持了七年。现在各方面感觉挺好,没有吃减肥药时的那种营养不良的感觉了。
  健康忠告:有报道说,您有一次去马来西亚,飞机在空中出了故障,您还在呼呼大睡,飞机落地您才知道。
  胡大一:我睡得比较实。我在美国,听到一个观点,觉得很好,就是说一个人不应该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人在心情和健康都很完美的情况下,是不会去感觉或者说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的。如果老是感觉到头,就是头有毛病,如果老是注意到自己的胃,那就是胃部有问题。如果浑身都不舒服,那可能就是心理有问题。
  身体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健康忠告:大家都知道锻炼和运动的重要性,可是老是坚持不了怎么办?
  胡大一:我强调工作效率,坚决反对疲劳战术。只要有疲劳感,就马上休息或者去锻炼。关键是要把运动锻炼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一段时间,我曾在北京三个医院的病房查房,完全可以要车或者打出租车,但我都是坐地铁,上上下下走一段,锻炼了身体。地铁的时间也好控制,坐出租车经常堵车,会弄得心情不舒畅。
  健康忠告:利用零打碎敲的时间就锻炼了身体。我们知道您每天携带计步器呢。
  胡大一:因为重视健康,走路是最容易的。就说开会吧,我一般喜欢早到,开会之前的那段时间,我就到院子里走走。茶歇的时间,我也不愿意坐下来闲聊,而是喜欢到会场外去散步。又比方说坐飞机,飞机经常晚点,浪费时间。而机场是冬暖夏凉,与其坐那儿呆着,不如在机场内到处走走,心情也放松了。日行万步路,我就是这么做到的。走路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
  人活着就是胜利 争名夺利没意思
  健康忠告:您说过,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良好的心态。
  胡大一:调整好心态对预防慢性疾病很重要。我始终坚持四点:第一,淡泊名利。名利可得不可求,最终能够得到名利的人,一定是做出了不少贡献,付出了很多的人。第二,广交朋友。第三,多做实事和善事。年龄大了,应当回报社会。第四,善待自己,不要老是跟别人计较、攀比。在我看来,人活着就是胜利。生命很可贵,要珍爱,如果争名夺利,一来没生活质量,二来减少寿命,有什么意思?当然,人又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社会上的压力、诱惑力很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道德缺失和一些所谓的潜规则。就像下棋,马是走日的,可马却走田了,要命的是,裁判还判他赢了。这时候,人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学会适应。在医学界也是这样。过度医疗,医院的趋利性,的确很多,看了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但是,医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公益的,它跟卖皮鞋是不同的,需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该做的手术,绝对不做。同时,也不要看不惯,天天跟那些不良现象较劲,对自己身体没有什么好处,必须要学会“看戏”,无论是喜剧还是闹剧。更要守住底线,学会坚守!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现在的情形常常是愚公挖山、修路不止,智叟却在收费站等着收钱!《愚公移山》应该有新的篇章,愚公心态一定要好,还是要继续挖山,对愚公来说挖山是一种快乐。不良现象的改变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变好,要学会适应。愚公还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快乐。
  健康忠告:自得其乐。
  胡大一:对。要拥有好的心态,一定要学会发泄。如果人不出汗是什么结果?小便排不出去,就会得尿毒症,会死掉。而人们往往忽略了情感的发泄。情感也需要找到出口,事事闷在心里不说,很不好。即使发一些脾气也不是坏事。
  不吸烟,迈开腿,管好嘴,好心态
  健康忠告:健康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您对我们的读者有什么期望?
  胡大一:我想强调,今年是奥运年,也是戒烟年。我希望2008年大家能够迎奥运,不吸烟。现在全国有3.5亿烟民,5.4亿被动烟民。吸烟不但害自己,而且会影响他人。现在30-50岁得心血管疾病的人中,吸烟是一个重要因素。吸烟不光导致癌症,还导致心肌梗死、冠心病,是非常明确的危险因素。所以,概括起来,我提出的健康忠告就是:不吸烟,迈开腿,管好嘴,好心态。要做好这4点,千万不要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手术、支架和药品上。
  心血管疾病在威胁中青年人的健康
  健康忠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是什么呢?
  胡大一: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基石,是最基本的东西。我还要提醒广大读者,千万不要认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事情。起因是18岁以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残废、死亡则是在中老年。所以,预防的关口必须大大提前,要提前到18岁以前!
  现在的孩子,沾染烟草比较早,例如有的女孩子认为吸烟很时尚;此外,看电视、玩游戏、上网,出门就打的,上楼坐电梯,再加上应试教育,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运动;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好,结果吃得多不运动,一胖百病生。
  健康忠告: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吧?
  胡大一:朝鲜战争期间,解剖了300例美军士兵的尸体,他们平均22岁。结果发现,这些健壮的士兵,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3/4的人都有血管病,40%的人开始出现血管狭窄,动脉硬化,这已经是亚临床的表现。他们身上就好比有了炸药,只是没有引爆而已!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当是一生的全过程:18岁以前启动,40岁强化,老年阶段继续,这是一个“终生管理”。
其他文献
现在吃食为上,好多人推崇多吃水果与蔬菜,就是所谓的养生,那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多吃不一定会有好处,要吃对才能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吸收营养,身体更加强壮,不生病,把谓的五果是什么呢?  1 怎样吃才最健康?  1.1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说到吃饭,大家觉得很简单,其实一点不简单。中国人的祖先创造了筷子,筷子是什么?给你的时候叫一双,合二而一,老子讲“道生一”.用的时候必须一分为二,两个都动夹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痛风患者血尿酸值的测定,探讨血尿酸值与痛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9年-2010年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确诊痛风的108位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尿酸值,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观察表格,展开调研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尿酸值肝肾亏虚型>痰瘀痹阻型>湿热蕴结型(P湿热蕴结。在痛风发作期,前、中、后期不同证型患者血尿酸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前期:三者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中
期刊
女性要想美,就需要补气血润肤的食物,脸色红润,是最美的,补血的方法有很多。  1 3种食物多吃能补血美颜  血是女性的根本,身材可以很苗条,但是千万不能亏待了自己的身体,只有气色好的女性才能从内而外散发出红润健康的光泽。  1.1 龙眼肉  在龙眼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葡萄糖、蔗糖等物质,其中铁的含量也很高,这些物质不仅能很好的补充人体所需,同时对于一些患有轻微贫血的女性来说是极好的食疗滋补
期刊
春季肝火旺,对于脾气大人群来说,不是好消化,常生气不好,影响家庭和睦不说,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具体是哪种伤害呢?  1 伤肝  中医认为,生气会使肝气上溢,使人出现面红耳赤、头疼、恶心,甚至昏厥等症状。而长期生闷气,也会使得肝气郁结,使身体各项机能都受到影响,出现功能紊乱的现象。现代医学证明,生气时,人体会分泌出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使血糖和脂肪酸都受到影响,从而使血液和肝脏内的毒素越
期刊
爱喝酒不全是错,偶尔吃些葡萄酒,不仅可以解馋还能治疗的,适当喝酒还是可以的,那你可知道喝葡萄酒有什么功效吗?  1 喝葡萄酒的好处  1.1 开胃健脾、帮助消化、防止便秘  葡萄本身的天然酸性物质全部溶解于葡萄酒中,它的酸度接近胃酸(pH2~2.5)。因此,葡萄酒作为佐餐佳品,能帮助消化和吸收蛋白质。  另外,葡萄酒中含有山梨醇,有利于胆汁和胰液的分泌,不仅增强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以调整结
期刊
最近没有雨水降临,细菌与病毒十分猖狂,身边好多朋友,都有呼吸道不适,合理的饮食就能预防疾病,你知道吗?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尤其是白色食物,多吃不生产,不是梦哦,想知道就一起来看看是哪些白色食物吧。  1 白色食物有防癌抗癌  1.1 土豆  在“瘦身当道”的今天,人们常常对白色食物,尤其是土豆敬而远之。其实,如果烹调得当,吃土豆不仅能减肥,营养还很丰富,在日常饮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
期刊
春天来了,地里好多野菜也渐渐长了出来,不起眼的小菜,就是你的保健养生菜,可以防疾病,还能治疗慢性性,那日常吃马齿苋可以治疗哪些慢性病吗?  1 马齿苋营养价值  马齿苋是一种野菜,其中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不少中医会建议大家多吃一点马齿苋。就营养价值来说,在马齿苋中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二羟乙胺、苹果酸、铁、钙、磷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可以被身体吸收。  《本草纲目》中记载“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
期刊
橙子的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提高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排毒等功效,大家都知道吃橙子对多数燥热人群来说,越多吃越上火,那喝橙汁受影响吗?  1 吃橙子会不会上火  吃橘子是不亮的,它是水果。橘子甜,酸,凉。渴,气的作用下开胃菜。正常人饭后食橙子或饮橙汁,有解油腻、消积食、止渴、醒酒的作用。橙子营养极为丰富而全面,老幼皆宜。橙子中含量丰富的维生素C、P,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降
期刊
氯柳甲酊是临床多年生产的一种外用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炎、止痒作用,适用于座疮、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经临床观察,治疗效果较好,我们自2015年11月-2015年2月在氯柳甲酊制剂的基础上加克林霉素针剂混合外用,治疗58例脂溢性皮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病例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5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选择为头面部的脂溢性皮炎。①诊断明确。②近2周未曾用过其它及皮质
期刊
春季万物花开,许多市民都喜欢外出游览,多数人是家庭外出,在赏花同时,一定也要注意花粉过敏,做好防护,才能及时注意过敏预防疾病的。  1 春季预防过敏  医生介绍,引起过敏的因素主要有气候、紫外线、花粉、空气以及食物等。  “春季空气干燥,且早晚温差大,皮肤油脂分泌减少、导致肌肤锁水能力不够,水分流失加速。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而过敏。尤其是2-12岁的儿童特别容易因空气干燥过敏。”吴一菲表示,“此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