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原因分析与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qtl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一涵(1977.11-),女,黑龙江哈尔滨,硕士,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城市化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其中城市化的速度和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的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决定了区域建设的目标,从更大的方面来说,也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和发展。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到底是以何种机制来进行?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的城市化模型是什么?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发展、劳动力的非农业转向以及市场、政府之间的双重推动力这三方面来论述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从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乡镇工业发展模式、以及温州模式等来研究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模式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
  1.引言
  我国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的非农转型,使得城市化速度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时间还非常短暂是其他国家城市化发展时间的一半甚至是几分之一,我国的城市化基本上还处在摸索的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的城市化的经验来进行建设。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正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必不可少的阶段,经济的进步往往是伴随这城市化的进程来实现的,同时,城市化进程又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城市化和经济大战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探究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以及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更加准确的明晰城市化发展的走向,避免在城市化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而导致的决策性失误,还能够根据某些典型的城市化发展建设来打造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2.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探析
  2.1全球化经济的影响
  近些年来,全球化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不可逆转的经济形势,彻底转变了自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比较封闭的局面,实现了经济的相对开放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是始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经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得各国的市场、资本、劳动力等资源成为了国际的共享性资源,从输入上来说:国际资本的输入,对于劳动力需求增多,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特色产品的输出、劳动力和资本的输出等一系列的对外贸易活动,大大的增加了国内人员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经济也促進了城市向边缘化扩展,在这很大程度上就使得城市拥有向纵深发展的动力,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内的城市能够吸收国外的发展资本、发展经验以及发展成果等,而不至于导致国内的城市盲目、无序的发展,这就成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城市规划建设上的难度,使城市发展有经验可循。
  2.2劳动力的非农业转向
  我国每年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占据了农村的基本上二分之一的人口,这些劳动力流向城市首先解决了城市的劳动力的需求,使城市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特别是很多需要大量劳动力力的工厂和行业,这对城市的建设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同时,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入使得城市的需求增加,这就吸进了大量资本的流入和行业的产生来满足城市的发展,这样,资本和行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促进了劳动力的需求和城市的扩大化发展,这样,劳动力和城市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发展,当然,劳动力和城市之间的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是无限度的,但是就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来说,大部分城市还没有达到发展的相对饱和,这种相互促进式的发展还是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承受能力加大,城市为了适应这种状态,不可避免的就是推出更多的行业,而人们为了生活就会努力创业使得行业走向精细化和多元化,这无疑促进了城市行业的分工,加快了城市的进程,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3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力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还占据双重主导地位,但是,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今后中国发展的方向是由计划经济更多的向市场经济的转向,而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的是市场的原则——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纵观中国的人口现状和经济形势,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实体,对于住房的需求和就业岗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解决这些需求,就必须走城市化的道路,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就业岗位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容易导致弱肉强食以及强强联合以吞并小企业的现象,这就可能导致中小企业的倒闭而减少就业的岗位和收入,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扮演的是维持市场的平衡机制,扶持中小企业以防止大企业的市场垄断,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和人民的收入,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城市的发展平稳有序。
  3.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3.1城市化模式概要
  城市化是一个特殊的、繁杂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同时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的而形成的,因而建立在之上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也是有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的。城市化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城市化的手段和途径。从总体上说,城市化是对一个特殊的国家或者是地区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动力原因、进程表象以及城市化本身的演进过程的一个总体的概览。对于城市化模式的探索基本上就是要在共性和个性之间建立一种机制和联系,找出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律和特殊性的关系。
  3.2以政府投资推动的城市化模式
  这种模式多以国家进行大型投资的资源开发建设为主导以及政府作为主导推动的乡镇企业的建设,以攀枝花模式以及苏南模式为代表。以国家作为煤矿资源投资开发的攀枝花市,以煤矿作为中心行业,发展起来了一系列的行业,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同时还影响了周边地区行业的发展和走向,同时,重工业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轻工业的发展和增长,这样城市化的发展就随着资源的开发建设而形成;同样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这种规模之下,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不断地开拓创新,形成了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地创新发展。
  3.3以外向型经济及个体经济为主的城市化模式
  这种模式多是外资或者独资的形式出现,代表这种模式的便是珠三角模式和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因为靠近沿海,有用天然的贸易优势,在吸引外资这点上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珠三角地区基本上都是依靠外资来进行自身的城市建设,在珠三角地区,外资也是最为普遍和常态和方式,这不仅仅增加了人们的就业,同时还增加了城市需求,建设了城市自身。但是这样的城市都必须拥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否则很难实现;而以个体民营为代表的温州模式则是依靠人们自身的资本来进行生产和建设,以小企业、小成本、小生产来发展经济,这种经济是以质量和数量的来取胜的。
  4.结束语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这样活着那样的原因,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城市分布不平衡、交通拥堵以及行业发展不均衡等等现象,但是,这都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不断地对城市化问题和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才能减轻或者避免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镇化2011年07期
  [2]路永忠、陈波翀.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7期
  [3]陈波翀、郝寿义、杨兴.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4年11期
  
其他文献
期刊
兽药是防治动物疫病和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关系到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各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打击制售假劣兽药违法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正
2012年6月,“安徽合肥刘铭传故居”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安徽省唯一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一、基本概况  刘铭传故居位于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启明村境内,又称刘老圩。占地面积101亩,距合肥市70公里,距县城上派镇50公里。刘铭传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刘铭传在第二次剿捻后回家兴建,刘铭传自号“大潜山人”,建成后命名“大潜山房”。刘铭传故居1998年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
在CCMT2008展览会上,由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胜为弘技数控装备有限公司和德阳东汽工模具有限公司产、学、研、用联合研制的,专门针对大型叶片精加工开发的多轴联动
2010年以来,各部门、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建设健康城市、北京市爱卫会开展创建健康单位的总体部署,按照中央国家机关爱卫会《关于开展创建健康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杨慧(1990—),女,汉族,湖北潜江,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意识形态;指导教师:孟凡现教授。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引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由被动到主动,由认知到力行。从文化现象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一
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和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于2008年5月12~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为掌握当前全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状况,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深入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办公室和中国青
在中国版图的最东北土地上,"抗战第一枪"打响在江桥镇,"二战最后之战"结束于虎头镇,而将黑龙江这两个地理名词连接起来的历史时空背后,是难以承受的民族之殇。东北抗日联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