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十大名厨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美食,举世公认,烹调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成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勤劳智慧的结晶,亦是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厨师,精美绝伦的肴馔,丰富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彭铿 原是陆终氏的三子,是帝尧时代的厨艺师,常得到帝尧欣赏,受封后建立大彭氏国。封地就是昔日彭城(现为徐州)。徐州龙山北麓有一口古井,相传即是彭铿用过的井。彭铿厨技高超,屈原《天问》说:“彭铿斟雉帝何飨。”汉以前,野鸡称雉,汉吕后当政,避讳,始改野鸡。彭铿烹制的野鸡羹味极美,帝尧欢心。这位彭铿可谓是华夏第一位著名的厨师了。
  易牙 也名狄牙,為春秋时期名巫,著名厨师,精于煎、熬、燔、炙,又是调味专家,制作的菜肴酸甘咸淡都是美味可口的,得宠于齐桓公。齐桓公在春秋时是霸主之首,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威名显赫。但其晚年却昏庸无道,吃喝玩乐无所不为。他山珍海味吃腻了,居然异想天开,想品赏人肉的味道,《管子·小称》篇曾专门记载了这一事:“夫易牙以调味事公,公曰:‘惟婴儿之味未赏。’于是蒸其首而献之公。”君王欲吃婴儿,臣子易牙不办,即为不忠,随时便有杀身之祸;若办,去找别人家的婴儿,必是伤天害理。无奈易牙横下心来将自己的大儿子害了。昏君齐桓公居然十分高兴,并给了易牙一定的权力。待到齐桓公病倒在床,易牙把宫门堵塞起来,并且筑起高墙,把齐桓公困在宫内,活活饿死。过去封建统治者的卫道者一直破口大骂易牙是“杀子媚上”的罪人,并不谴责主谋齐桓公,显然是不公正的。
  太和公 春秋末年吴国名厨,精通水产为原料的菜肴,尤以炙鱼闻名天下。吴国公子姬僚代嫡继位。原来应该继承王位的公子姬光,拜请勇士专诸除掉姬僚。专诸得悉僚爱吃鱼,在太湖畔拜太和公为师,学做厨师,学艺三个月,终于把炙鱼手艺学成了。姬僚贪吃这道好菜,特来参加姬光的家宴,专诸置短剑于烤好的鲤鱼腹内,借上菜之机靠近姬僚,当场把僚刺毙。专诸作为一名膳夫,也被卫队乱刀杀死。公子姬光夺取王位。一代炙鱼名厨,成了争夺王位的牺牲品。
  伊尹 为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传说有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给莘氏之君,有莘之君命令一个庖人抚养这个婴儿。这位厨师把婴儿抚养大了,取名挚,又名阿衡(即伊尹)。伊尹由于养父的言传身教,烹饪技艺日益增高。伊尹在有莘氏期间参加过餐饮业的劳动,精通烹割之道。后到了商汤那里,他为了接近汤,陈说自己的治国之策,就抱了砧板,烧制了一只鹄羹(大雁之羹),还做了一味鱼肉之酱献给商汤,因而得以有机会与商汤交谈,并以烹饪之术来比喻治国之道。商汤很器重他的建议,并任命他做了宰相。
  浊氏 西汉时专卖胃脯的浊氏,她的胃脯是用羊胃做的,常在农历十月制作。先烧沸汤,把羊胃焯洗干净,然后在羊胃中放花椒末、生姜末等拌好的香料,放在阳光下曝晒,使其干燥。这种胃脯可以久贮不败,利于远行食用,且味道很美,所以浊氏靠着胃脯发了大财,成为香肚的创始人。
  膳祖 唐穆宗时丞相段文昌饮食很讲究,曾自编《食经》五十章。因他曾被封过邹平郡公,当世人称此书为《邹平郡公食宪章》。他的儿子段成式编《酉阳杂俎》记载了当时许多珍贵的名食,有许多都是记载自家的饮食。段文昌府中厨房题额叫“炼珍堂”。出差在外,住在馆驿,段文昌便把供食的厨房叫“行珍馆”。主持“炼珍堂”和“行珍馆”日常工作的就是膳祖,每天吃何菜肴,如何修治原料,如何烹调咸熟,都由这位“老婢”指挥,并且由这位女厨师带徒传艺。段府四十年间,这女厨师长从一百名女婢中只选中九名传艺。为了尊敬她,人们称她为膳祖,说她是段府厨膳的老祖。
  刘嫂子 据宋代笔记《春渚纪闻》载:宋高宗宫中,有位女厨师刘娘子。宋高宗登基前,她就在赵构的藩府做菜了。她烹制的菜肴高宗总是满意的。按皇宫规定:主管皇帝膳食的官员叫尚食,只能由男人担任,而且还是五品官,可是刘娘子是女流,不能担当此官,然而皇宫里的人多称她是“尚食刘姑子”。刘娘子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宫廷女厨师。
  宋五嫂 为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从开封逃难到杭州,因丈夫姓宋排行老五,大家都称她宋五嫂。那时从北方逃难来杭州的中原人很多,官民思乡难归,很想尝点乡味以解乡思。宋五嫂在钱塘门外开了一家小饭店,专营鱼羹,因是传统汴京风味,颇能招徕那些异乡之客。一日,高宗赵构乘龙舟游西湖,尝其鱼羹,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于是名声大振,宋五嫂鱼羹身价倍增。“曾经御尝,人争赴之”,买鱼羹的人越来越多,这位流落他乡的女厨师顿时成为富妪,人们把她奉为“脍鱼之师祖”。
  董桃媚 据清代袁枚《续新齐谐》载:清乾隆年间,福建曹能始饮馔极精,因为他家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董桃媚。曹家举办家宴,招待宾客,筵上佳肴必定要董桃媚掌勺才能称意。后来,曹能始一友将到四川担任督学,想带一江南高厨入川,曹答应派董桃媚去。但董不肯,并说:“桃媚,天厨星也,因公本仙官,故来奉侍,督学凡人,岂能享天厨之福乎?”曹怒,驱董出门。董扬长而去,自此,人们就称董桃媚为天厨星。
  王小余 清乾隆时,王小余是袁枚家的掌勺大厨师,是一位烹饪专家,身怀技艺,有高明丰富的理论经验。他烧的菜肴香味散发到十步以外,闻到的人无不咋舌。袁枚的《随园食单》里有很多篇幅,得力于王小余的见解。袁枚喜欢王小余,对其要求亦很严。王死后,袁枚为了纪念这位优秀厨师,专门写了一篇《厨者王小余》。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我国氯化钾市场先经历了疲软期后逐渐回暖,而在整个过程中,边贸钾肥一直处于低调运行的状态。据记者了解,这主要源于今年边贸钾肥过货量大幅减少,市场成交因供货不足而受
1921年5月5日,设在广州的中华民国军政府改组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当选为大总统,由于选举机构是国会非常会议,通称“非常大总统”。后来,这一天被确定为“总理就任非常大总统纪念日
为了宣传推广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近日,天脊集团由供销公司等10个单位组织110位家长观看《家庭教育讲
总税务司赫德阁下:1.钦奉10月5日钧札(特字第50号)内称,已令本关税务司着我负责天津常关.2.在钧札第二节中,命我熟悉钞关业务,然后备文申报.阁下所提要点,业已悉心研究,现就
诗咏“稀饭” 稀饭即粥也。古人认为食粥是一种养生之道,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享年86岁,跟他平时喜爱食粥很有关系。他在一首《食粥》诗中云:“世间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在古代笔记中还有一首“煮粥诗”,诗云:“煮饭何如煮粥强,如同儿女熟商量。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此诗既教育我们要节约粮食,又讲
原料:茄子3個,肉末80 g。  调料:A. 酱油1/2大匙,水1大匙,淀粉1/2茶匙。  B. 辣豆瓣酱360 g,酱油2茶匙,盐1/4茶匙,醋、料酒各1/2大匙,白糖1茶匙,水4大匙。  C. 香油1/4茶匙,油5大匙,蒜末、姜末各10 g,葱花15 g。  做法:1. 茄子削去外皮,切成约6 cm长的段,再切成条。  2. 茄条放入盐水中泡一下,捞出沥干水分。  3. 肉末用调料A抓拌匀,腌
从给土壤施肥到给作物根区施肥,我国农民应该如何正确施用水溶肥、达到水肥利用效率最大化。陈清介绍说,微灌施肥是水肥管理的新理念,微灌的可控性意味着施肥变得简单可控。"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由广东省档案馆郑泽隆研究馆员撰著的《军人从政——抗日战争时期的李汉魂》一书,做为《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究丛书之一种,近日
湖南省岳阳市古稱“巴陵”,位于东洞庭湖畔。这里不仅以古迹名楼、湖光山色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的游客,而且还有脍炙人口的名馔佳肴。  在岳阳菜中以烹制水产最为有名。据《岳州府志》记载:“湖湘问宾客燕集供鱼清羹……”。可见岳阳人自古就有用鱼菜宴客的传统,故有“无鱼不成席之称”。当今用各种鱼类烹制的名菜有九十多种,现选择几种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竹筒蒸鱼  “竹筒蒸鱼”着力于原料和器皿的精制,以味、器突出
所谓孙中山的文化观,实际就是关于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问题。因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外交通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的传播也日益广泛。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国人由于立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