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排土工艺是影响排土场失稳机制的关键因素.以某露天铁矿外排土场为背景,采用底摩擦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排土工艺条件下排土场的失稳过程,基于测点图像追踪技术获取排土场位移特征,重点分析4种排土工艺下排土场的稳定性和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基底条件下正向堆置的压坡式排土场稳定性最好,其次为正向堆置的覆盖式排土场,再次是反向堆置的覆盖式排土场,反向堆置的压坡式排土场稳定性最差;(2)排弃渣土块度大小对排土场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以小块度排弃物为主的台阶易破坏,以大块度排弃物为主的台阶稳定性较好;(3)不同排土工
【机 构】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北京 10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土工艺是影响排土场失稳机制的关键因素.以某露天铁矿外排土场为背景,采用底摩擦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排土工艺条件下排土场的失稳过程,基于测点图像追踪技术获取排土场位移特征,重点分析4种排土工艺下排土场的稳定性和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基底条件下正向堆置的压坡式排土场稳定性最好,其次为正向堆置的覆盖式排土场,再次是反向堆置的覆盖式排土场,反向堆置的压坡式排土场稳定性最差;(2)排弃渣土块度大小对排土场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以小块度排弃物为主的台阶易破坏,以大块度排弃物为主的台阶稳定性较好;(3)不同排土工艺下排土场的失稳机制具有明显差异,正向堆置排土场以中、上部坡体破坏为主,其中覆盖式模型的失稳机制表现为中、上级台阶的滑移→拉裂破坏,压坡式模型表现为中、上级台阶挤压→滑移破坏;反向堆置排土场以中、下部坡体破坏为主,其中覆盖式模型的失稳机制表现为中、下级台阶的滑移→拉裂破坏,压坡式模型失稳机制则表现为中、下级台阶滑移→拉裂→牵引复合式破坏并且破坏面积最大.研究成果可为露天矿排土场稳定性评价和排土工艺的选取提供借鉴和指导.
其他文献
黏弹-塑性岩体中,隧道的支护反力会随时间增加,致使塑性区内已屈服围岩的应力状态从屈服面上回到屈服面以内.因此,研究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长期力学特性时须先弄清其应力路径.考虑应力路径影响,基于广义Kelvin流变模型和Mohr-Coulomb强度准则,给出深埋隧道黏弹-塑性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的应力、应变及位移的简化计算方法.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各种“抗让结合”支护技术归纳为“先让后抗”、“边让边抗”、“先控再让后抗”3类,分别分析3类支护措施对围岩应力路径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不同支护措施下隧道黏弹-塑
岩体作为一种具有自承载能力的天然非均质材料,其失效过程具有显著不确定性.为了建立一个能够用于评估岩石材料失效的损伤准则,结合强度准则与统计损伤力学理论,建立材料临界损伤与塑性变形之间的关系,将塑性指标γ引入损伤演化方程,推导出2种岩石损伤失效准则,并采用2种岩石17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对所建立的损伤失效准则进行了对比论证分析,论证了其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依据所建立的损伤失效准则,建立一种非均质材料损伤等级划分参考标准,并给出各损伤等级临界值计算方法,探索岩石材料在不同围压下的损伤失效行为.研究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