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养成教育的有效开展策略探究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足可见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好的习惯能够让人受益终身,而坏习惯则可能让人一事无成。因此,幼儿园教育作为人一生中的启蒙教育,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可见一斑。幼儿时期是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幼儿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幼儿养成教育的开展,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关键词】幼儿园;养成教育;有效;策略
  在人的一生中,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比获得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渠道,好的教育对幼儿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因此,开展好幼儿养成教育是社会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当成最重要的事,在日常教学中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和帮助幼儿,逐渐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工作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是二胎子女,家里老人把孩子看成是“掌中宝”,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样会导致他们独立性差、自主生活能力不强,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极为不利。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从日常的吃穿住行入手,严格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坚决杜绝他们“等、靠、要”的依赖心理,逐渐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这对培养幼儿的手、眼、脑协调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刚入园的幼儿,因为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论是穿衣、吃饭还是上厕所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在帮助幼儿逐渐适应校园生活的同时,我一点点地教给幼儿怎样穿衣服、系扣子,怎样上厕所、整理衣服,怎样吃饭、喝水等等。面对幼儿的不适应,我不断地鼓励他们,对他们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给予极大的肯定和赞扬,使得幼儿渐渐培养起了自信。度过了艰难的适应期,幼儿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自如。为了让幼儿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我还用竞赛的方式组织幼儿开展了各种比赛活动,让幼儿越来越喜欢校园生活。
  二、以身作则并树立优秀榜样,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在幼儿的眼中,教师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对的。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要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们一定要自己先做到,用實际行动来诠释言行一致。其次,幼儿都有着很强的攀比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观察和寻到做的好的幼儿,并将其树立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以此来激起幼儿不服输的心理,从而促使幼儿做到更好。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幼儿要主动向老师和他人问好。为此,每天早上,我都用亲切的微笑来迎接幼儿入园,并主动向幼儿及家长问好。在吃饭的时候,我告诉幼儿一餐一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苦播种得来的,要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并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我要求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吃完饭后要把桌子擦干净,逐渐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课上,我要求幼儿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发言时要举手,他人说话时要安静、认真地倾听。我认真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并挑选出各方面都做的好的幼儿,告诉其他幼儿要向他学习,使得幼儿产生了强烈的比拼心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的更好了。
  三、幼儿园、家长积极配合,帮助幼儿做到知行合一
  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其实是不对的。许多幼儿身上都有着父母的缩影,父母和亲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家长要正确认识家长教育的影响,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全力助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一方面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育儿经验,把学校的要求和标准告诉家长,让家长在家严格按照要求来教育幼儿,不断修正家庭教育方法。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时常将幼儿在学校的良好表现通过拍照和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家长,并积极与家长沟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力争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其次,我与家长们统一认知,统一要求,幼儿在学校怎么做在家就怎么做,使得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此外,我还时常组织幼儿和家长参加各种家庭亲子活动,如“周末劳动日”,让幼儿在周末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做家长的好帮手,并将活动照片分享在班级群,张贴在班级宣传墙上。
  总而言之,幼儿阶段的养成教育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和帮助幼儿,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促使幼儿的思想认知和实际行动能够保持高度一致,为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浩姗.关于幼儿园教学特点及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的探讨[J].才智,2017
  [2]白兴圆.论幼儿园有效教学的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中心幼儿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英语教学是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担负着学生跨文化交流技能培育的重担。情境教学模式拥有本身的优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为学生创设适合的课堂教学情境,使英语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本文就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开展剖析和科学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情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愈加受到教师群体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要落实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初中学生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其课堂学习的效率,还有利于提高初中生自身的英语认知水平,从而推动初中生地全面学习成长。英语与语文虽然都是语言类科目,但其在内容方面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英语以“英文”的使用贯穿全部知识内容,为初中学生带来较大学习困难的同时,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中,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需要通过做课后作业,来巩固英语知识,增强自身的英语水平。但是,如何展开课后作业,促使学生更好地借助课后作业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是当下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小学英语教师在展开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对英语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此设计多样的课后作业,以促使学生在课后作业的驱动下,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后作业;教学策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对绘本选择不够重视,在绘本质量和内容上把关不严,很多幼儿绘本质量较差,绘本内容浅显没有实际意义,画面混乱,纸质粗糙,幼儿在进行阅读过程中,影响幼儿的阅读体验感,同时给幼儿阅读效果造成影响,不仅无法对幼儿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同时可能会降低幼儿的阅读兴趣,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阅读绘本进行细致严格的选择,提升幼儿绘本的质量
期刊
【内容提要】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自主识字。识字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趣味性的手段来帮助学生识字,激发学生们的识字兴趣,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识字、乐于识字,识字才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进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创设情境;识字教学;有效性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低年级的一个
期刊
【摘要】将学生作为整体教育事业当中的根本,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要求,这对于广大知识传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性,并且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知识,进而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所以,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主体部分,围绕着学生开展更加科学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同时在无形之中强化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
期刊
【摘要】在基本素养的背景下,中学的德育需要改变思想观念,改变方法和技巧,从过去的单纯培养学生文化成绩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提高中学教育水平,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教育成果。在对中学德育的重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在基本素养方面有效地进行中学德育的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德育;方法  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青年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其思想道德
期刊
【摘要】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不仅应教授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而且还应努力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综合语文水平,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进步。因此,教师应将基于基础素养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和实践语文的实际学习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
期刊
【摘要】教育需要呈现出创新性,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新鲜感,并不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初中地理教师在展开知识的教育时,自然需要着重关注教育的创新性,将比较具备创新化特点的教学应用起来,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增强自身的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让初中地理教育呈现出创新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创新教育;教学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重视罗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课程的学习本身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但是同时,良好的思维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罗辑思维;教学过程  考虑到小学生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小学数学课程在设计时在内容上偏于简单化,更加注重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