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的官办工业不同 ,抗战以前国民政府的国营工业发展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与广泛的社会舆论支持 ,管理体制具有近代化趋势 ,运作过程也较为正确地体现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承担的角色。但它也继承了旧式官办企业的许多弊端 ,在大部分时间里仍是内部政争的一种工具 ,延续着工业结构的畸形状态 ,保留甚至是强化了经营上的双轨制。国营企业的这种双重性反映了国民党政权的过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