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度如何才能约束权力的运行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371236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制度往往是各事项开展的重要依据,而各项工作的考核多半基于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本文分析了制度的基本属性,研究制度设计执行中的问题,探索如何让好的制度约束权力的运行,也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达到提高制度执行效益,防止违反制度、腐败问题发生。
  【关键词】
  制度;权力;监督
  0 引言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公正的使用它可以伸张正义,为民造福,抱着不正确的目的使用它,就会损人利己,祸国殃民。孟德斯鸠说过:“一条万古不易的政治经验是,握有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直到遇到某种外在限制为止。因此,要想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对权力的行使进行一定的监督”。
  1 影响制度执行的内因
  第一、制度与外部环境的匹配程度。一些制度的制定,不以事实为依据,全理想化,设置过高的目标和要求。此外,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制度未及时变更,导致相关制度已不适应。
  第二、不同制度之间的摩擦。由于众多部门对制度的设计,常常只依据本部门职责和要求,与其他部门沟通不及时,相互之间制度会存在交叉,甚至相抵触的部分。
  第三、制度本身的缺陷。在制度设计之初,因为考虑不周,自身矛盾,存在制度漏洞,使得制度刚性不够,执行自由裁量空间过大。
  2 影响制度执行的外因
  第一、既有权利所得者对制度的阻抗。新制度的执行,常会触及之前一些人利益,,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没利的就打折扣;有的搞“变通”,从本部门或个人利益出发,千方百计找借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二、制度执行关键人意识淡薄。制度的执行力关键在领导干部,一些领导干部本身意识淡薄已成为当前制度执行中的阻力和障碍,对能够“灵活变通”的下属却持默许态度,甚至认为这是具有协调能力、办事能力的表现;对执行制度有偏袒,对亲者松,疏者严,在制度面前不能人人平等;三是只是针对下属或其他人,却把自己置于制度约束之外。
  第三、制度执行环境被占据。在一些制度涉及领域,长期已经形成能所谓的“潜规则”,甚至已把潜规则当成制度本身,在潜规则的运行下,各项工作也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也能取得优异的成果。因此新制度的提出,可能会遭到“正义”的反抗,使制度执行环境空间受挤压。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内外因,使制度发挥良好效益?
  3 坚持法治精神,夯实制度根基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法是行使人民赋予权力的最高准则,所以制度的设计、执行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法为据,首先决定制度的合法性,其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正当利益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力,就解决了制度的“出身”问题,也是用制度去延伸制度,去衍生权力的基础;其次保证制度严肃性,将法律本身具有的权威、严肃性“遗传”到制度上,使制度在执行中减少阻力,避免用权绕开制度,执行制度打折扣、搞变通;最后明确制度的权责统一性,权力对应义务、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权力的使用不当,必然受到相应责任的追究。
  4 做好合理设计,优化制度结构
  制度是权力运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可以说制度是权力产生的关联来源之一,制度设计合理与否将关系到权力是否能正确行使。一项制度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制度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成本与收益、需求、供给,更需要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力结构对制度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否则,再好的制度都将是形同虚设。
  合理的制度结构设计,本身就能提高制度执行的效率,把握好权力的分配,构建良好权力结构,才能确保不错位、不失位、不越位,避免九龙治水和没人管两种情况的发生。此外,制度的设计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才能保证制度的生命活力。
  5 创新多维监督,抓实制度执行
  监督机制本身的建立就是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预防和惩治超越制度范围及不按制度用权行为。监督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有上下级监督、社会监督、舆论媒体监督等。目前,一些单位不愿打开各种监督渠道,怕监督、躲避监督,尤其是拒绝体制外监督。
  单一的监督势必造成监督不到位、监督失职,甚至监督被违规行为拉拢、腐蚀。只有拓宽监督的维度,创造形成“内外监督”相适应、“上下监督”相衔接,全方位“立体监督”的环境,对权力的运行从决策、执行到检验进行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让权力运行从分曝光,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腐败的阴暗角落。
  6 严把最后一关,闭环制度流程
  在现行情况下,制约权力运行的最后一关,一般是另一项权力,也就是制约的再制约、监督的再监督。再监督是监督的重要维度之一,突出的就是一个“再”字,这是一个制度自我改革、自我修正的动力和来源之一。通过再监督可以发现更加深层次、更加隐蔽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扮演体制内“局外人”的角色,破解“当局者迷”的陷阱。当然,再监督要“打铁”自然需要“自身硬”,在这一方面也是再监督应该着力建设的问题,可以通过交流轮值等一些措施来降低风险。
  7 营造良好氛围,净化执行环境
  通过宣传发动、激励引导制度执行者提高执行效率,营造“遵守制度为荣,违反制度为耻”的良好氛围。领导者更是要带头严格执行,使尊崇制度的理念深入每一个执行者内心,获得对制度执行最大的认同。
  要敢于打破老旧制度和潜规则,让按制度执行者获得认可、得到褒奖,使玩弄规则、避开制度、依然按潜规则办事者受到惩罚。此外,也要正视和加强道德建设。俗话说:“没有权力的良心是软弱的,有权力没有良心是可耻的。”“物必自腐而蛆生”,内因对外因起重要作用。一些违反制度行为,正是执行者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滑坡,因此,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道德环境,提升制度良好执行的生存空间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圣道 ,制度视野下的"用权利制约权力",山东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0 (1)
  [2]罗能生,谢里,洪联英,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分析,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7 (5)
  [3]文桂江,权力运行方式的演变与制度创新,厦门大学经济学财政系,上海经济研究, 2004 (4)
  [4]范炜烽,论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的互动关系,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2)
  [5]孙维峰,基层单位提高制度执行力探讨,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16(10)
  【作者简介】
  许坤(1990-),男,云南人,助理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其他文献
为满足当下日益膨胀的教学需求,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普及新课改已经势在必行。而由于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造成了数学教学水平参次不齐,使得新课改的顺利推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我们经常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提问和回答问题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这就说明课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巧妙设计提问内容;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合理安
新课程改革要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开放性教学,即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自主教与学. 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
在政治教学中,讲评课起着纠正错误、综合知识点、搭建知识结构等作用,因此提高评讲课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鉴于此,本文则重点探讨了提高初中政治讲评课效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既要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本文从明确目标,激发兴趣;通过旧知,掌握新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高效提问,激发兴趣;加强理解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下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研究切入点,旨在能够全面提升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凡是能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都值得高职院校进行探索和尝试.就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来看,由于其本身的实践性较强,因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