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氧酸盐掺杂聚苯胺电子聚合物--多金属氧酸盐与HCl共掺杂聚苯胺HCl-SiW11Co/PAn的合成及其性质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取代型多金属氧酸盐与HCl共掺杂聚苯胺HCl-SiW11Co/PAn材料,测试了其热稳定性、荧光性质、导电性、电化学性质及磁学性质等功能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掺杂态聚苯胺新材料HCl-SiW11Co/PAn比本征态聚苯胺(PAn)的热分解温度提高162 ℃;具有荧光性质和较强的导电能力,室温电导率σ=0.54 S/cm. 合成的新材料体系呈顺磁性,磁化强度相对于多金属氧酸盐SiW11Co显著增强. 合成的新材料为电化学活性材料.
其他文献
以聚乙烯(PE)为原料,采用氯化原位接枝方法合成以氯化聚乙烯(CPE)为骨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CPE-g-MMA)。通过IR、GPC、DSC、接枝参数及力学性能的测试,表征了
采用乳液-化学交联法制备磁性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重铬酸钾法测定磁性微球中铁含量,古埃磁天平测定磁性微球的磁化率,用SEM测试技术观察了微球的形态;考察了磁性氟尿嘧啶壳聚糖微
以苯、PCl3为原料,以无水AlCl3为催化剂采用频率40kHz、声压159kPa下超声辐射合成二氯苯基膦。以NaCl作为AlCl3的络合剂,经2步反应合成二氯苯基膦。以石油醚作为萃取剂,减压蒸馏
经液态均相络合反应制得壳聚糖铜配合物,经IR、DTA及XRD检测,结果显示,N—H、C—N、C-O-C的红外特征峰发生移动;壳聚糖分子链断裂引起的放热峰由壳聚糖的358℃降至壳聚糖铜配合物
制备了全氟辛基磺酸稀土金属盐[RE(OSO2C8C17)3,RE:Sc,Y,La~Lu],并研究了将其作为催化剂催化氟两相烷基化反应。全氟己烷(C6F14)、全氟甲苯(C7F8)、全氟甲基环已烷(C7F14)、全氟辛烷(C8F18)、
以2,4,6,8-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O)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环状分子上含有硅氢原子和三甲氧基硅基的交联剂。使用这种交联剂,以摩尔分数为10%乙烯基
合成了对称桥联双硫醚配体1,4-二(3,4-二甲氧基苯巯基)丁烷(L)的Ag(Ⅰ)配合物{AgLNO3}n,用XRD测定了单晶结构。金属离子Ag(Ⅰ)分别与相邻配体的2个S原子和NO3^-离子的O原子形成三配位的
以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研究目标,以分步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对黑藻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从黑藻全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2种化合物,用IR、MS、^1HNMR和^13 C
以钛酸丁酯和硝酸镧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La掺杂活性炭负载TiO2催化剂,用XRD、UV-Vis漫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对该催化剂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
以N-氯代氨基甲酸苄酯为氧化供氮试剂,在V(正丙醇):V(水)=1:1均相体系中,用一种可回收并能重复使用的非支载配体A催化5种烯烃的不对称氨羟化(AA)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化学产率为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