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lbw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鼓又名“乐君”“震音”“吹云”“圣牛兜”“宝过”“送君”等。在甲骨文的字形中,“鼓”字左边是一面鼓,右边是一个人手拿鼓槌作敲鼓的动作。《说文解字·鼓部》解释说:“ 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曰鼓。”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昼夜平分的时间节点。到了春分时节,万物复苏,土地里的植物冲破层层束缚萌发出来。在古人的观念中,雷声是天上的雷神击打天鼓发出来的巨大声响,鼓是春天的象征,是对雷声的模拟。古书又载:“春分后五日,雷乃发生。”春分时节,消失了许久的雷声重回大地,而雷声又是春雨的前奏,春雨贵如油,人们热切期待一场春雨滋润大地,于是模拟天雷的鼓就成为春雨的前奏。《诗经》中记载:“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黍稷,以榖我士女。”意为古人抚琴、鸣瑟、击鼓,供奉、祭祀农神田祖,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丰衣足食。

鼓的起源


  从古至今,鼓长期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乐器。关于鼓的起源,说法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圣人制鼓 古人认为鼓是至高至上之器,由圣人制作。《礼记·乐记》记载:“然后圣人作,为鼗、鼓、椌、楬、埙、篪,此六者,德之音也。”古人认为这六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最为质朴、素雅,是最高道德的声音表现。
  黄帝制鼓 在很多古籍中都记载是黄帝发明了鼓。《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在海中央七千里的地方。山上有一头叫作夔的怪兽,样子很像牛,但是头上没有角,身下只有一个脚。如果它出入水面,一定会伴着狂风骤雨,它还能发出强烈的如同日月一般的光芒。此兽声音巨大,如同雷鸣。后来,黄帝得到了它,把皮剥下来做成了鼓,鼓声可以传到五百里之外,威震天下。
  另外,古时还传说当年黄帝征伐蚩尤,蚩尤铜头铁额,能吃石头,可以在天上飞行,十分难对付。玄女为黄帝制作了牛鼓八十面,一震八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鼓声响起,蚩尤就飞不起来了,于是黄帝才打败蚩尤。可见,在黄帝与蚩尤的这场恶战中,鼓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腊鼓驱傩

  伊耆氏制鼓 在《禮记·明堂位》中记载,土鼓、蒉桴、苇龠都是伊耆氏发明的乐器。其中鼓是用陶土做框,皮革做面,再用草扎成鼓槌敲击。伊耆氏是古代帝号,有人说他是神农,也有人说他是帝尧。
  神农制鼓 神农有很多发明创造,其中就有鼓。明朝罗欣在《物原·乐原》中说“神农作鼓”,认为是神农最早发明了鼓。

响彻云霄中国鼓


  自商周以来,鼓作为古代乐队中的重要乐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用途也十分广泛,在祭祀、军事、宴乐、民俗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腊鼓迎春早


  古时候,鼓能通天、通神。每次祭祀天地神灵的时候,古人都要击鼓。《九歌》中记载,楚人扮巫歌舞,击鼓为节,以祀神享。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腊月这个名字与自然物候没有太多关系,实际上和年末的祭祀有关。古时,“腊”与“蜡”通用,指年末的祭祖祭神的腊祭仪式。仪式上会举行神秘的腊鼓驱傩活动。《周礼》中规定:“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举行腊祭时,要击打土鼓。《吕氏春秋》中记载:“命有司大傩。”高诱注解说:“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当时人们击鼓则是为了驱傩。
  到了南北朝时期,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得更加详细:“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意为腊日时,村民集会,戴上假面具,扮作金刚力士,敲击细腰鼓,歌舞喧天,驱赶邪魔,迎接新春。后来,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所变化。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入此月(腊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腊鼓此时发展成为乞钱者用的鼓。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古代农业社会,人们春秋二季要祭祀社神(即土地神),春祈秋报。社日活动十分热闹,人们集会竞技,之后还要集体欢宴。唐代《社日》一诗把乡间春社描写得淋漓尽致:“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春社时节,村外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一片富裕景象,村人离家,半掩门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夕阳西下,树影拖长,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人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
  在这场盛大的社日活动中,鼓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宋代陆游在《秋社》诗中写道:“雨馀残日照庭槐,社鼓鼕鼕赛庙回。”元代刘因在《鹊桥仙·喜雨》词中也说:“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清秋社鼓。”社鼓隆隆,表达出人们对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景。

晓战随金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打仗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为了鼓舞士气,战鼓必不可少。
  战鼓一般用鳄鱼皮制作,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到了周代,专门设置“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管理有各种用途的鼓,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鼓”,据《说文解字》解释,这种鼓“长八尺,鼓面四尺,蒙以革”。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事战争中。
  军队出征前先要击鼓壮威。《诗经·邶风·击鼓》中载有“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战鼓擂得咚咚响,官兵踊跃练刀枪。战鼓和战旗、战金一样,是指挥军队作战的号令,“师之耳目,在吾鼓旗,进退从之”,将帅指挥千军万马,需要借助于金鼓和军旗传递信息,士兵们听到鼓声大作,个个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率大军从渔阳郡直逼唐都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了致命打击。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绘“安史之乱”爆发时,没写胡人铁骑,也没有写金戈铁马,却独独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战鼓声激越雄壮,是战争的最好代表。

鼓瑟吹笙


  在中国古代,乐与礼常常相伴而生。西周时期,宫廷礼乐典籍中有许多与鼓相关的记载。鼓作为最重要的乐器,常常在宫廷宴集、庙堂祭祀等仪式中被使用,成为礼乐教化的重要工具。宫廷雅乐分“八音”: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其中,鼓属革类,乐官“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六鼓”有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击雷鼓,吹鸣笳”,塞外战场雷鼓阵阵;“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贵族仪仗威势俨然;“以路鼓,鼓鬼享”,神圣的宗庙祭祀击打路鼓。除此之外,“钟鼓既设,一朝飨之”,酒席宴上,文人雅士鸣钟击鼓,饮酒赋诗;“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乡野民间,年轻小伙子鸣钟击鼓取悦心仪的姑娘。
彩绘乐舞杂技陶俑

  古代的歌舞也常常用鼓伴奏。在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一座西汉墓,出土文物里面有一个长方形的陶盘,上面有21个彩绘乐舞杂技陶俑,完整地展现了当时贵族观赏乐舞杂技表演的场面。21个陶俑中,7人表演,7人观看,后排7人伴奏。表演的俑人中,左边两名女子吹笙,另外5名男子则分别抚瑟、击鼓、敲钟、拍长鼓和击建鼓。
  宋代以后,乡间还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说唱艺术,表演时只用鼓来伴奏,即鼓子词。陆游在《舍舟步归》中说:“斜阳古道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清代郭钟岳在《瓯江竹枝词》中写道:“呼邻结伴去烧香,迎面高台对夕阳。锦绣一丛齐坐听,盲词村鼓唱娘娘。”可见,鼓子词十分受欢迎。
《三国演义》中有弥衡“击鼓骂曹”的故事。弥衡是东汉时期一位狂士,才华出众,但不趋炎附势。在一次宴会上,曹操本想羞辱弥衡,委派弥衡为“鼓史”,为众人击鼓。但弥衡不仅不按照规矩换上“鼓史”的服装,还在击鼓过程中脱得一丝不挂,引得“坐客皆掩面”,一片哗然。弥衡还不解气,又大骂曹操“不识贤愚,不读诗书,不纳忠言,不通古今,不容诸侯,常怀篡逆”。曹操本想羞辱弥衡,却被弥衡取笑辱骂了一番,心里愤怒至极。后来,曹操使用借刀杀人之计,使弥衡命丧刘表部将黄祖之手,年仅26岁。

晨钟暮鼓


  古代的城市,常設有钟楼和鼓楼,合称钟鼓楼,主要用于报时。早上钟楼敲钟,城门开启,人们开始活动。晚上鼓楼击鼓,城门关闭,宵禁人息。
  古代把黑夜分为五更,每更是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清代时,定更(即一更,19点~21点)和亮更(即五更,3点~5点)要先击鼓后敲钟,二至四更只敲钟不击鼓。定更时鼓声响城门关闭,称为“净街”;亮更时,钟声响城门打开。这就是常说的“晨钟暮鼓”。
  击鼓和敲钟的方法也有规矩,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如此两遍,共108下。”古人用108声代表一年,一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古人把五天称为一候,六候为一月,一年七十二候),这些数字相加为108。
  汪元亨在《朝天子·归隐》中就写道:“暮鼓晨钟,秋鸿春燕,随光阴闲过遣。”这种以晨钟暮鼓作为重要起居信号的社会管理方式在中国延续了千年之久。后来,人们就用“晨钟暮鼓”来形容时光的推移。

更鼓畏添挝


  在所有的时光流转中,岁末年终最能引人愁思。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仅26岁的苏轼前往凤翔府任职。年终,苏轼很想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但是却不能实现。
  孤身在外,苏轼不禁回想起故乡岁暮的种种淳朴风俗,心生感慨,写下《守岁》《馈岁》《别岁》这三首诗寄给弟弟苏辙。在《守岁》诗中,苏轼写道:“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他把就要逝去的年岁比作一条游向幽壑、势不可当的长蛇,还说守岁正如想要系住蛇的尾巴,纯属徒劳无功。紧接着他回想起家乡的守岁习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谌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虽然苏轼觉得守岁无法留住光阴,却也告诉人们要珍惜年华:“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希望弟弟苏辙继续努力,不要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中国鼓文化源远流长,浸润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神鼓到战鼓,从战鼓到乐鼓,从乐鼓到更鼓,鼓声总是在最重要的时刻响起,沟通天人、激扬斗志、愉悦心情,在响彻云霄的雷鼓声中帮助人们实现生命的自我更新。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某电厂员工健康相关行为及卫生服务需求,为开展健康促进、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线资料。方法使用调查表对该厂737名员工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主要以建国“十七年电影”为切入点,运用这一时期电影的特殊功能来研究建国“十七年电影”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建国十七年电影与马克思主义大
民族院校是中国高校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干部、技术人才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任务。研究民族院校思
Laser tracking system (LTS) is an advanced device for large size 3D coordinates measuring with the advantages of broad range, high speed and high accuracy. Howe
7月28~29日,农五师农机局联合有关部门对90团97名农机播种手进行了考核.考核分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笔试重点为师农机局统一编印的(农机播种手教材>,统一命题、闭卷答题;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养老问题很难简单归责到家庭;兴办养老机构,供养贫困孤寡、高龄、失能老人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满足社会公众减少分配不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
尽管各国立法对公司出资人的出资责任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但在实践中瑕疵出资仍是颇为普遍的现象。出资瑕疵的存在,直接导致瑕疵股权的产生,进而形成了瑕疵股权转让的物质基础
华硕首款nFORCE3 Pro主板上市!rn华硕SK8N采用nVIDIA nForce3 pro芯片组.支持AMD Socket940 Opteron处理器、支持最大8G双通道ECC DDR333内存支持10/100网络功能、支持6个U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