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蒙脱石散、益生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来源 :川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蒙脱石散、益生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益生菌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小儿肠胃康颗粒),每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大便频次、退热、止泻、病毒转阴及止吐时间,炎症指标及肠道菌群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频次,退热、止泻及病毒转阴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5、IL-10和TNF-α和肠杆菌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蒙脱石散、益生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疗效确切,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数据大时代到来,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现通过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项腰疾病运用的相关文献,阐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项腰疾病的辨证分型、体质分型、协助诊断、治疗及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况,并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运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不足之处,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参考性的建议,随着红外热成像研究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分辨率与清晰度大大提升,
期刊
报纸
报纸
目的 探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治疗中复合乳酸菌、蒙脱石散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10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儿应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患儿应用复合乳酸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
期刊
目的:运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和分析肝阳上亢型紧张型头痛患者和健康人在躯干部位的红外热图分布特征,探索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辅助临床辨证肝阳上亢型紧张型头痛的意义,为中医辨治疾病提供客观依据,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学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60例,其中30例为肝阳上亢型紧张型头痛者,为试验组;30例为招募的身体无疾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两组受试者上半身正面
学位
报纸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神经系统受损的重要原因,发病率高达13‰,其中25-30%的婴儿患有永久性神经损伤,包括脑瘫、癫痫、精神障碍、视力和听力障碍以及认知和学习障碍,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挑战。亚低温治疗是支持治疗外,唯一公认有效的神经保护治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HIE的死亡率和残疾率。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作为亚低温治疗的辅助治疗或独
期刊
目的:基于痛敏化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总结原发性抑郁症(肾阳虚证)的督脉阳性反应腧穴及其配伍规律,提出温肾通督法治疗原发性抑郁症(肾阳虚证)的可行性。方法:临床招募自愿受试者和门诊患者共146例,分为健康组和观察组[抑郁症(肾阳虚证)患者],每组各73例。应用传统腧穴诊察法和红外热成像仪,对受试者的督脉腧穴压痛诊察和体表温度检测,并进行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将抑郁症肾阳虚证患者督脉阳性反
期刊
报纸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症候群,我国患病率高达25.9%,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中医体质学研究发现,痰湿体质是诱导MS发生的最主要体质类型,其发生MS的风险是非痰湿质的10多倍。因此研究痰湿质MS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对于减少MS的发生,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痰湿质MS疾病状况复杂,且早期难以被发现和重视,探索简便且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