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儿童学习,成人的觉醒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ou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庆昌,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现任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山西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兼任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先后出版学术专著6部,出版随笔集1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1996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优秀专家”,200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013年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2014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儿童因其自身的特质,始终处于他们与成人共在的被动结构中。如果作为教育者的成人永无觉醒,那他们只能循环往复地、信誓旦旦地不断否定自己。觉醒后的成人可以少一些教育的自信,多一些对成人世界的省思。教育的自信少了,学习儿童的勇气就会增益;对成人世界的省思多了,我们意识中的儿童就会由教育的对象变为学习的对象。教育的面貌会因此而发生历史性的改变。
  蒙台梭利说:“儿童正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而不仅是肉体上的存在,才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儿童的命运与成人的觉醒最终的落脚点是想让成人向儿童学习。我们要多角度加深对儿童的认识。从人性论维度来看,儿童是天使和魔鬼的合体;从时间和地理维度来看,儿童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概念。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对儿童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
  儿童在与成人的关系中,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生命状态基本上是成人作为的结果,这就是儿童的命运。
  儿童被教育,显示的是成人的权利。成人在教育儿童的同时也在行使着自己的权利。幼儿时期是被塑造的一个阶段,成人在教育儿童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主张实现教育权。现实的教育总是表现为规训,规训可以细化为榜样引导、规矩约束、奖励与惩罚。
  儿童被解放,是成人向教育的忏悔。成人解放儿童有功利性的想法,我们想让儿童有创造性、有想象力,就不能总是束缚他们。但教育一旦启动就会干预幼儿的自然发展。当成人意识到这点,忏悔的方式就是增强教育的艺术性、增强教育的人性。我们国家最早讲解放的人是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重视儿童的人权,珍惜儿童的创造力,从而提出“六个解放”的思想。
  儿童被学习,则是成人的觉醒。成人能够意识到向儿童学习,这是他们的觉醒。现在我们看到自己孩子犯的错误,遇到的障碍,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曾经遭遇过的,只是我们完全遗忘了。我们的童年就是我们看见的当下儿童的童年。学习儿童相当于学习我们自己,教育在终极意义上是自我教育。
  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命运是被动的,作为教育者的成人因儿童的命运而思虑,承载着社会的责任和使命。成人要教育儿童,儿童则被教育。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一旦构成,责任自然隐退,成人的权利就会成为主要的。但事实上不得不承认,成人才是儿童的教育对象,而作为成人的我们其实更应该向儿童学习。
  (本文根据山西省幼兒园课程建设暨2018年山西省学前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刘庆昌教授《儿童的命运与成人的觉醒》主题报告整理)
其他文献
清晨您面带微笑从我们手中接过孩子,  看着您的眼神,  我们多了一份信任,多了一份安心,  您就是微笑妈妈——幼儿教师。  您用最温暖的双手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您用最简单的语言传授着属于孩子的文化,  您用最基础的动作编排着孩子们的舞步,  您用最大的耐心关怀着孩子们的生活。  但这并不简单,并不容易,  而是化难为易,让孩子们更好地去接受。  我不想用神圣、伟大来形容幼师,  我只想用平凡、坚
期刊
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  镌心铭骨、永生难忘。  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  却因年少懵懂,  印象模糊、回忆朦胧。  打开心底的画册,  颜色是红色,头像是爱心,  她,就是幼儿教师。  当我的孩子走进幼儿园,  我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才得以完整、升华。  亲爱的幼儿教师,我想对您说:  感谢您,温文尔雅微笑,迎接孩子们快乐入园。  感谢您,不厌其烦示范,教会孩子们优秀品德。  感谢您,声情并茂授业,引领
期刊
任天麒(六周歲):我的作品叫《特质咖啡屋》,因为我用了很多很多的材料才完成。我想给我做的小动物们做一个喝咖啡的地方……咖啡屋里有门、笔记本电脑、花、露天窗户、赏鱼的地方,还有书、好吃的……我全部都喜欢。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件有趣的手工作品——《特质咖啡屋》,大家可以数一数,在这件作品中用了多少种材料呢?有纸板、冰棍棒、火柴棍、卡纸、超轻粘土、吸管、毛线、木块、竹子、保鲜膜、不织布、废旧杂志、纸杯、
期刊
3月5号,是大宝开学的第一天,她开始上全托,不用我掐着时间来回接送。她不在家的那大半个白天,我整个人全身心地放松,如果用一首歌形容我当时的心情,那就是大张伟的《倍儿爽》!快到放学接她的时间,想到一会儿要经历的写作业场景,她的磨蹭、不配合,伴随着二宝的各种捣乱、哭喊、要抱抱,忽然有一种要开始打仗的紧张不安……  还是她在学校里不用管的时候轻松!忽然冒出的这个念头让我猛地惊了一下,我不是一向以做一个好
期刊
由《山西教育》(幼教)编辑部与山西省教育学会家园共育促进专业委员会共同推出的“童心·童画·童乐——‘爱在我家’儿童作品征集活动”圓满结束了,小朋友稚趣盎然的作品中有他们独特的创意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既让人惊叹,又令人感动!  现将部分小朋友的作品展示如下:  《我的妈妈是“怪物” 》  李瑾萱:我爱我的妈妈,这次我把妈妈画得很抽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盛世中华家国情》  师睿晴:我的作品是用刮画纸
期刊
秦红,江苏省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园长、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陶行知奖”获得者。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二十余篇研究论文在教育核心刊物发表。  立足园本,整体构建幼儿园课程。构建园本课程,明晰幼儿园课程含义很重要。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视角不同,课程的含义也会有所差
期刊
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早期的一种重要转折,每年的这个“幼升小”之际,总有疑问、紧张的情绪在幼儿园大班家长群体中发酵。转眼间,今年女儿欣欣也马上就要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了,虽然自己已经提前为孩子积蓄了许多的经验,可心中却仍然有些担忧。但是最近我发现自己的担忧真的是多余的,守护孩子的“自然起跑线”才是关键。  最近欣欣莫名开始对汉字感兴趣。有时会拿着绘本让我指读给她听,如果读得快还会让我再读一次;有时走在
期刊
隆冬的寒冷挡不住山西幼教人关注儿童,努力促进儿童发展的步伐,2018年12月15日至17日,山西省幼儿园课程建设暨2018年山西省学前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在太原召开。  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十九大将“幼有所育”列入重要民生事项,儿童的培养关乎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因此其职业尽管平凡但却是伟大的、无上光荣的!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都清醒地认
期刊
家长的心里话  仍记得孩子刚入幼儿园的那天,我认识了你,认识了你们,我们像是考试准备许久心里却仍然没底的考生,心里惶惶焉,只因为不放心孩子。三年来,在手边长大的孩子,如今要和你们朝夕相处,这不止是活动场所的变化,也意味着另一个人生阶段的开始,所以入园那天,像是上考场一般紧张。这片不大的地方,对家长来说,何其陌生,何况孩子?这些普通的教师,对家长来说,恨不得马上成为好友。过多的操心和对未知的不安让家
期刊
到底谁没睡  某天和两宝闲聊(两宝在同班且小床紧挨),  大宝:“妈妈,今天我在幼儿园乖乖午睡的。”  小宝:“妈妈,哥哥骗你的,他根本没睡觉!”  妈妈:“哦?你怎么知道的?”  小宝:“我天天在监视他呢!”  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某天,和小宝闲聊,  妈妈:“上次你犯了错误,妈妈打了你,你恨妈妈吗?”  小宝:“不恨啊!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才故意打我的。”  我最勇敢  某次体检时,  小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