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朝末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进驻太平道,一天偶然动兴,带随从来到般若寺。寺僧向他请教姓名,朱元璋不屑作答,只执笔在壁上题诗一首: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面,
妄自哓哓问姓名。
寺僧方知吴王(朱元璋时称吴王)驾到,不胜惶恐。
数年后,朱元璋已贵为大明洪武皇帝,一天心血来潮,命太监去查看旧日题壁之作。谁知回奏竟是:“已被抹掉。”
朱元璋大怒,立命捉拿和尚,意欲处以极刑。幸亏和尚机智,探明罪由后做了准备。在天威咫尺的庭审中,他谎称不知寺中有御制诗,只知已死去的老和尚留有一诗。朱元璋问:“何诗?”他答道:
御笔题诗不敢留,
留时常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
犹有龙光射斗牛。
这顶高帽子戴得太舒心了!朱元璋微微一笑,将和尚赦免。
(摘自《文汇报》)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面,
妄自哓哓问姓名。
寺僧方知吴王(朱元璋时称吴王)驾到,不胜惶恐。
数年后,朱元璋已贵为大明洪武皇帝,一天心血来潮,命太监去查看旧日题壁之作。谁知回奏竟是:“已被抹掉。”
朱元璋大怒,立命捉拿和尚,意欲处以极刑。幸亏和尚机智,探明罪由后做了准备。在天威咫尺的庭审中,他谎称不知寺中有御制诗,只知已死去的老和尚留有一诗。朱元璋问:“何诗?”他答道:
御笔题诗不敢留,
留时常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
犹有龙光射斗牛。
这顶高帽子戴得太舒心了!朱元璋微微一笑,将和尚赦免。
(摘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