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思路赏析短文写作要领

来源 :中学生百科·高中语数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点回顾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无论是记人、叙事、状物、写景,还是抒情、议论、说明,从整体上来看,文章的思路都是有条理的、连贯的、严密的。“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不管文章的内容是简单还是复杂,思路是有迹可循的。如果循着作者的思路去探究。我们一定会发现文章的匠心独运之处。惊叹作者的别出心裁之笔。
  
  写作要领
  
  理清行文思路是走进文本的第一步,更是赏析短文的写作的第一步。因此在赏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区分类别,整体把握。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叙事类文章,一般按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来行文;写人类文章,一般按人物成长经历或体现人物性格的各方面来行文:写景记游类文章,一般按时空变化来行文;抒情类文章,一般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行文。
  
  二、分步操作,注意技巧。
  梳理文章的思路一般可以分三步:第一步,粗读全文,看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写什么事情,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的脉络;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的结构。另外我们还要注意抓住时间演变、地点迁移、情节转换、角度变换、情感变化等转接处的标志,寻找段落问的逻辑联系,快速理出文章思路推进的路径。
  
  三、规范写作,准确表达。
  文章思路赏析短评的一般写法是:第一自然段概括本文的构思特点,运用了哪些构思技巧,思路上有什么特色等。中间几个自然段(一般是2~3段)联系文章中心,对原文内容进行概述,简要分析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些内容,各层次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运用了什么构思技巧,有什么作用;表述体现文章思路的关键句子,分析其在构思上的作用。最后一段写这样构思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吸引读者等方面的好处。
  
  原文输入
  
  落花枝头
  谢大光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农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教花落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已,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
  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文本解读
  
  《落花枝头》不写万紫千红的春花,而写春花热烈盛开后的石榴花,并极力描绘石榴花的灼灼风韵,在美景中融入作者的由衷赞美之情,文章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石榴花以生命和情趣,使石榴花具有人的情趣:“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赋予花以灵性,生动形象,感人至深。文章结构严谨,而段与段之间既相互对称又富于变化,文章前两段用设问句引出落花;中间几段抒写落花,结尾两段赞美落花,直抒胸臆,照应全文。通篇结构浑然一体,十分严谨。
  
  赏析范例
  
  一波三折,曲径通幽——简析《落花枝头》的行文思路
  《落花枝头》的作者挥动生花妙笔,匠心独运地描写石榴花,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美景,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一波三折,变化多姿。文章一开篇,作者用非常优美的笔调,描绘雨后之花富有生气,然后以“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由杨万里的诗句引出石榴花,再由近观而写花果,又十分自然地引出本文描摹的对象-—落花。中间部分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赞美落花。赋予落花以非常特别的积极含义。最后进—步开拓,由物及人,由旧社会联系到新时代,直抒胸臆,赞美落花,将主题升华到—个更新更高的境界。
  层层拓展,步步深入。作者很有层次地描绘了花的世界:先是远看,然后近观,再写花果。由淡至浓,由花及果。这样,不仅十分自然地引出描摹的对象——落花,而且为下文写落花与繁花硕果的关系做好了铺垫。通过作者的这种提炼挖掘。平平常常的落花现象,具有了非常特别的积极含义。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开拓,由物及人,由旧社会联系到新时代,把主题升华到了—个更新更高的境界,使文章更加深刻动人。
  总之,这篇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而富于变化,有一波三折、曲径通幽之美。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