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联合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对352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352例慢性咽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治疗慢性咽炎值得作为首选方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咽炎;治疗体会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咽部的慢性刺激及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是慢性咽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咽部黏膜慢性炎症、黏膜下淋巴组织增生,常反复发作。常有咽干、异物感等临床症状,慢性咽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治疗后容易复发[ 1 ]。中医大体分为气虚型、气血凝滞型两大类。前者极类似西医的慢性增生型咽炎;后者近似慢性萎缩性咽炎及部分增生型咽炎并有咽异物感[2],单纯用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2008年2月至2013年8月我科共收治慢性咽炎患者352例。男150例,女20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7岁,平均28.6岁,其中慢性单纯性、肥厚性、慢性粒性咽炎284例,干燥性咽炎68例,病程为两个月至十四年不等。
2 治疗方法
中草药采用的方剂包括:对咽部有异物感,有时痛痒、咳痰,检查咽部粘膜慢性充血,侧索增厚,有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有粘性分泌物附着等症状的患者,方剂如下:金银花、藏青果、元参、金莲花、桔梗、贝母、甘草,便秘者给瓜蒌、白子。对自觉咽干甚而痛者,检查除粘膜慢性充血或有淋巴滤泡外,有时粘膜干但不发白,不变薄,无萎缩现象,其方剂如下:元参、射干、生地、石斛、金莲花、黄郁金、木蝴蝶。
除给患者服用中草药外,同时以西药配合治疗原发病,如消化道疾病、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心血管病、更年期等,局部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或烧灼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临床症状的改善(见下表)

3.2 体征的改善情况
咽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治疗前284例,治疗后无充血或大为减轻者220例,占77%。
淋巴滤泡增生及侧索肿胀:治疗前194例,治疗后淋巴滤泡明显减少者146例,占75.2%。
白血球计数:治疗前增高者74例,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4 体会
慢性咽炎是咽部的慢性炎性疾病,是由于咽部黏膜受刺激性气体、食物、粉尘等刺激及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的慢性炎症损伤性疾病,咽部的黏膜淋巴组织丰富,在患慢性咽炎时,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组织发生萎缩、增生等多种病理变化,与患者的免疫力平衡失调、自主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密切相关,临床采用抗感染、抑制炎症反应等治疗虽然能够取得短期的治疗效果,但治愈后常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较差。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病程缠绵,起始时症状较轻,多不为重视,至症状明显就医时多因病情迁延成难治之病,治疗上缓解患者症状容易,但痊愈比较困难[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单纯性、粒性、干性咽炎效果尚好,对萎缩性咽炎也曾试用,但效果不佳。在临床观察中可发现咽部疾病与周身各部都有首广泛联系。中医资料中说:咽部是门户,咽喉是经脉循环交会之处,十二经中除个别间接相互联系、制约外,绝大多数是直接相关的。因此,可以看出咽炎与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胃炎等有密切的关系,有咽炎的人往往消化不好。此外,神经衰弱、更年期也占一定比例。由于神经和内分泌的失调,使病人有多种症状,咽部症状是其中之一,多需精神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解除其症。治疗咽炎除以上方法外,还可同时用胖大海、金银花、栀子、金莲花当茶饮用,可使咽部自觉症状减轻。
参考文献
[1] 邓立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
[2] 陈代星,郑秀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1,12.
[3] 杜长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0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咽炎;治疗体会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咽部的慢性刺激及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是慢性咽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咽部黏膜慢性炎症、黏膜下淋巴组织增生,常反复发作。常有咽干、异物感等临床症状,慢性咽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治疗后容易复发[ 1 ]。中医大体分为气虚型、气血凝滞型两大类。前者极类似西医的慢性增生型咽炎;后者近似慢性萎缩性咽炎及部分增生型咽炎并有咽异物感[2],单纯用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2008年2月至2013年8月我科共收治慢性咽炎患者352例。男150例,女20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7岁,平均28.6岁,其中慢性单纯性、肥厚性、慢性粒性咽炎284例,干燥性咽炎68例,病程为两个月至十四年不等。
2 治疗方法
中草药采用的方剂包括:对咽部有异物感,有时痛痒、咳痰,检查咽部粘膜慢性充血,侧索增厚,有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有粘性分泌物附着等症状的患者,方剂如下:金银花、藏青果、元参、金莲花、桔梗、贝母、甘草,便秘者给瓜蒌、白子。对自觉咽干甚而痛者,检查除粘膜慢性充血或有淋巴滤泡外,有时粘膜干但不发白,不变薄,无萎缩现象,其方剂如下:元参、射干、生地、石斛、金莲花、黄郁金、木蝴蝶。
除给患者服用中草药外,同时以西药配合治疗原发病,如消化道疾病、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心血管病、更年期等,局部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或烧灼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临床症状的改善(见下表)

3.2 体征的改善情况
咽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治疗前284例,治疗后无充血或大为减轻者220例,占77%。
淋巴滤泡增生及侧索肿胀:治疗前194例,治疗后淋巴滤泡明显减少者146例,占75.2%。
白血球计数:治疗前增高者74例,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4 体会
慢性咽炎是咽部的慢性炎性疾病,是由于咽部黏膜受刺激性气体、食物、粉尘等刺激及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的慢性炎症损伤性疾病,咽部的黏膜淋巴组织丰富,在患慢性咽炎时,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组织发生萎缩、增生等多种病理变化,与患者的免疫力平衡失调、自主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密切相关,临床采用抗感染、抑制炎症反应等治疗虽然能够取得短期的治疗效果,但治愈后常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较差。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病程缠绵,起始时症状较轻,多不为重视,至症状明显就医时多因病情迁延成难治之病,治疗上缓解患者症状容易,但痊愈比较困难[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单纯性、粒性、干性咽炎效果尚好,对萎缩性咽炎也曾试用,但效果不佳。在临床观察中可发现咽部疾病与周身各部都有首广泛联系。中医资料中说:咽部是门户,咽喉是经脉循环交会之处,十二经中除个别间接相互联系、制约外,绝大多数是直接相关的。因此,可以看出咽炎与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胃炎等有密切的关系,有咽炎的人往往消化不好。此外,神经衰弱、更年期也占一定比例。由于神经和内分泌的失调,使病人有多种症状,咽部症状是其中之一,多需精神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解除其症。治疗咽炎除以上方法外,还可同时用胖大海、金银花、栀子、金莲花当茶饮用,可使咽部自觉症状减轻。
参考文献
[1] 邓立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
[2] 陈代星,郑秀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1,12.
[3] 杜长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0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