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荷转移型咔唑苯腙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发光行为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具有强电子给体和拉电子能力基团的新化合物:9-乙基-3-咔唑亚甲基-(2,4-二硝基)苯腙,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和光物理行为。结果表明,化合物在溶液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发生了分子内电子转移,激发态和基态的偶极矩差值(μE-μG)为4.530D,并在强极性溶剂中出现了有趣的双荧光发射。随着其浓度增大,会形成二聚或多聚体,荧光发射发生红移。
其他文献
用聚乙二醇400为相转移催化剂,由3,5-二甲基苯酚和氯乙酸合成了3,5-二甲基苯氧基乙酸(DMBC),用水热法将它与氯化铜合成了配合物Cu(DMBC)2(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采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CAT)、间苯二酚(RE)和对苯二酚(HQ)在0.5 mol/L硫酸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CAT、RE和HQ共存体系的伏安行为。实验结
通过电化学方法考察了磺化4,4'-联苯二酚在不锈钢电极表面的电氧化行为。并采用原位交流阻抗技术监测了电聚合反应前后电极之间的溶液阻抗响应。结果表明,磺化4,4'-联苯二酚在
以硅胶为牺牲载体,石杉碱甲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首次制备了石杉碱甲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
制备了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聚2,2-联吡啶(Pbpy)/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αFP)/玻碳(GC)复合膜修饰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和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药物分子黄
以乙二胺和乙酰丙酮为原料,在盐酸催化下合成了新的Schiff碱化合物,其收率为73.2%。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自组装在不锈钢基体表面,利用
制备了交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聚集体(ACE—CLEAs),比较了ACE-CLEAs及游离ACE的酶学性质,包括最适酶促反应温度、最适pH值、Km、wmax、温度稳定性及pH稳定性等。以酶活力回收率为参
采用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苯基硫脲(稳定剂)对6063铝合金表面镍层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苯基硫脲后的镀镍层比基体铝合金具有更
利用共沉淀及退火处理两步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Fe3O4/ZnO纳米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技术对材料的组分、形貌及
采用增重法和金相显微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沉降硫-石油醚溶液对银片的腐蚀作用,以及噻二唑型缓蚀剂TSJ-T6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缓蚀效率。研究表明,TSJ-T6缓蚀剂对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