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师专业学生的科技法语思辨教学r——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w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辨教学是提升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以认知理论为指导,结合北航面向工程师专业的科技法语教学实践,阐述多层级问题设计以及思辨与语言学习、课程思政的融合,旨在为高级科技法语课程以及其他方向的专门用途法语课程思辨教学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多次强调了实施终身教育对未来我国全民教育的重要性。美育文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应占的教育比例仍然是非常高的,是对于全面文化素质的综合评价,真正接受美育文化教育对我国文化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舞蹈教育在民族美育文化教育里的所占比重非常大,本文重点注重开展中老年音乐、舞蹈艺术美育文化教育,讓更多中老年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舞蹈治疗对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语言交流、异性交往以及调试积极消极情绪做干预研究。方法:通过某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发放调查问卷,经过筛选招募60名大学生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舞动治疗两个月,每月四次,每次120分钟的干预;另一组则不做任何干预。结论:通过《积极消极情绪量表》以及《人际关系综合量表》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判断对比,干预组人际关系在前后测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积极消极
[摘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为抗疫斗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场艰苦的抗疫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红色歌曲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振奋人心的时代精神可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发挥强有力的凝聚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形成号召力。所以我们在抗疫斗争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红色歌曲发挥作用是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将探讨红色歌曲对引领抗疫精神的重要
[摘要]  本文主要对有关20世纪50年代天津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进行梳理,归纳总结50年代天津音乐的发展概况。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迎来历史新纪元,焕发出崭新的面貌。随着政治形势的好转、国家实力的提升,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给予音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九国租界的独特盛况。本土音乐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的碰撞让50年代的天津音乐生活焕发
2021年4月17日一早,我躺在床上,在网络上搜到一则发表于2018年8月8日的通讯,报道的是南涧县无量山镇可保村白茶带动农户致富的事。我把报道节选部分如下.
为主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在国内音乐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的诸多艺术教学领域广泛运用。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声乐方向与器乐方向),包含了音乐学、音乐传播学、音乐教育学及声乐教学(器乐教学)四项内容;该专业作为中国艺术教学领域的新兴专业,在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有扎实的中国音乐表演能力、且有一定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将以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
[摘要]  随着电子管风琴进入高校以来,其教学改革一直是众多电子管风琴从业者和学习者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电子管风琴与钢琴两种不同类型的乐器,在教学理念、演奏特点、发音原理等要素上有相通之处,也有区别[1]。将电子管风琴与钢琴进行融合,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能够有效创新电子管风琴、钢琴的教学方法,传达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和魅力的作品。鉴于此,本文从二者有效结合的价值探索出发,分析二者可以有效结合的可行性并展
祖国山水美,侧重各不同.或以风景闻名,或以独特的人文著称,或以厚重的历史引人入胜.在我的家乡——祥云,这里藏着一个小村庄叫王家庄,是闻名遐迩的马列主义播火先驱王复生、
期刊
[摘要]  当代舞蹈教育关乎人类生命的教育,偏重价值生命的培养,有“为舞蹈而舞蹈”的趋势,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观察力,培育出的舞者或舞蹈爱好者不具备一个完整舞蹈家的条件和基本素养,本文将从吴晓邦对生命的思考下所形成的舞蹈教育观为研究对象,回顾吴晓邦在舞蹈创作、教学中的实践经历、思想形成,反思当下舞蹈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吴晓邦的生命舞蹈教育观,来发现舞蹈教育深层内容里自然生命的培育使命。 
时间回到2018年8月19日,我们再次走进大栗树村,循着一位老人的足迹,了解他的故事.一个个苦难岁月里坚定执着的奋斗故事,加深了我对尹老的认识.尹何春,这个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