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角色伦理学视域下的现代家教建设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角色伦理学基于儒家对人与社会的整体性认识,论述了以家庭为本、关系为本、行为为本的儒家道德生活观,其核心观点与现代家教建设在理论内容上和实现路径上具备较高的一致性。立足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主要观点,为解决认知不清、方式不当等现实问题,我国现代的家庭教育应以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前提条件,以家长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子女的亲情感为出发点,将子女培养成能够自觉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更大价值与意义的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Rx-WBS)中肝脏弥漫性摄取(DHU)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DTC,根据Rx-WBS所示DHU程度将其分为G0组(n=41)、G1组(n=69)、G2组(n=56)和G3组(n=12);将P<0.2的因素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HU影响因素。结果 178例DTC中,137例(137/178,76.97%)
期刊
<正>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着力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涵养优良家风,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学的村庄分类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关键。在系统梳理不同类型村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探索村域尺度下的乡村发展类型划分及评价方法,并开展了巢湖南岸圩畈地区自然村的空间分布与发展综合潜力的探究,从空间位置、用地情况、产业类型等不同方面提出建设指导。结果表明:圩畈地区村庄发展潜力在地域特征上具有典型性,毗邻主要道路、靠近镇区的村庄发展潜力普遍较高;部分村庄受地形影响较大、用地比较分散,发展
期刊
合理识别村庄类型,是编制村庄规划、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目前村庄分类研究较少、类型识别难,以及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和功能复杂等问题,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视角,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乡村活力3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套村庄类型识别指标体系。结合该指标体系,将山东省威海市城镇开发边界外的2151个村庄划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存续发展、特色保护、搬迁撤并5类,最后针对各类村庄提出相应振兴策略。
期刊
目的:研究部分水解香豆胶对自然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β-甘露聚糖酶水解香豆胶制备的部分水解香豆胶饮食干预自然衰老小鼠12个月,观察小鼠大脑、肝脏、肾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其血清中衰老标志物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
期刊
学位
报纸
<正>中国西南地区在传统行政区划概念下,包括贵州、四川、云南、重庆和西藏5个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理环境独特、人文荟萃,但同时又生态敏感、地质灾害频发、人地矛盾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村庄分类是区分不同地域特点、最大化利用村庄特色、引导村庄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为了更好地研究西南山地县域行政村庄建设和产业的分类发展,在分析其村庄特点的基础上,从“势”和“态”二维视角明确不同类型村庄的区
期刊
染色体重排是一种可能导致DNA片段丢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的机制,从而改变基因组结构,为创造新的变异性状提供可能。植物染色体重排事件的准确鉴定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它们在植物演化和作物育种中的作用。该文深入探讨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自然发生和人工诱导的技术方法,阐述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高通量测序鉴定方法。同时,系统总结了植物染色体
期刊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3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茶树育种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茶树育种技术的创新探索、茶树新品种的授权与登记情况。2023年度,茶树的品质成分形成、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生长发育、叶色变异等分子调控机制,仍是育种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获得的创新性成果为培育茶树新品种提供了明确的靶基因资源;茶树泛基因组图谱首次构建成功,进一步揭示了茶树基因组扩张的遗传基础;77个茶树品种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