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岁的那个春节,他生活的小城,第一次出现了阿迪达斯的专柜。趁着放寒假,他去看过一次,在市中心百货商场三楼的运动专区。巨大而鲜明的三条平行间条,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眼球。以前,只能在电视广告中看到的牌子,现在却触手可及。
他走近柜台,细细打量每款鞋子。篮球鞋、跑步鞋、网球鞋,他头一次知道,原来一双鞋,也能分出这么多花样。专柜小姐笑意盈盈,请他试穿。他再三摩挲那双浅褐色篮球鞋,却还是放下了,因为,他清楚地看到,价格签上写着680元。这几乎是他父亲一个月的收入。
他的父亲,是下岗工人,靠送煤气挣钱供他上学。他懂得父亲的艰辛,所以在物质上,要求甚少。但他真的很喜欢这双阿迪达斯篮球鞋,他是班上的篮球队长,一周总要训练几天。以前,他总是穿一双白色双星帆布鞋,可帆布鞋底子薄,跑跳起来,很硌脚。而且,那双帆布鞋年岁久远,已经有些开胶。
他的心,就好像节日里的鞭炮,因了一双阿迪达斯,劈劈啪啪地燃烧起来。在日记里,他郑重地写了一句话:18岁之前,我一定要拥有一双阿迪达斯。
他很用功地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终于,他考进了年级前五名。成绩出来那晚,他对父亲说:爸爸,你总该奖励我点什么吧?
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班上的同学,都和父母定有类似的约定,只要考到多少名次,就能得到奖励。他以前从没有要求过父亲,但这次,他开口了。何况,他的成绩,确实优异。
父亲略略有些诧异,只是一瞬,马上笑着说:应该的,孩子你这么用功,爸爸一定满足你。父亲没读过书,一辈子做苦力,就好像卑微的草芥,在急速激荡的社会沉浮。所以,他对于学习,有着天然的神圣感。
他们去了百货商场,在三楼阿迪达斯的专柜,他指着那款篮球鞋,说:喏,就是它。父亲伸手拿过鞋子,嘴里嘟囔着:这得多少钱啊?专柜小姐适时地应着:680元。
乖乖!父亲突然很大声地嚷了一句。粗重的口音,划破了商场本来的平静。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人,都在注视他,用一种鄙夷的目光。他低下了头,不自然地咳嗽了一声,想对父亲说句话,父亲却先开腔了:闺女,能便宜不?
被父亲称为“闺女”的专柜小姐,脸上闪出了一种复杂的神色:不能,这是专卖,不打折。最后的三个字,干干脆脆。
父亲叹口气,摇摇头,拿着鞋子的手,就那么半悬在空中。他觉得有些难受,正想告诉父亲,这双鞋不要了。这时,来了另外的顾客。
是他班上的一个女生,也是爸爸陪着来买鞋。女生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还对他父亲说:叔叔好。父亲好像有些激动,扬起脸,脸上堆着笑,但是身子,却还是微微蜷曲。
女生很快挑好了鞋子,她爸爸递上一张银行卡,潇洒地说:服务员,刷卡。而他父亲,也准备掏钱。父亲拉开外衣的拉锁,把手伸到衣服内侧,去掏钱包。然后慢慢打开钱包,一张张数钱:五十,一百,二百……边数还边大声说出来。
女生笑着和他再见,然后转身离开。他觉得女生最后的那个笑,带着说不出的嘲讽。他突然有种莫名的羞愧,觉得父亲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破旧的外衣,带着泥点子的鞋,蜷曲的背,堆着笑的脸,父亲的一切,都和这个精致华丽的商场格格不入。
他猛地上前,抓过已经被包起来的鞋子,说:不要了!专柜小姐有些吃惊,父亲更诧异,不知道哪点做错了,有些不安地看着他。他拿着钱,拉起父亲就往回走。一路上,他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剧烈地跳动。
回到家,他打开日记本,看着写的那句话,很想哭。但他没有流一滴泪,他知道,男孩子的眼泪,不能轻易落下。
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仍旧穿着白色双星帆布鞋。在打篮球的时候,如果弹跳用力过猛,脚踝就会隐隐作痛。而每次疼痛,都提醒他,父亲曾在商场带给他“羞耻”。
一年后,他参加高考,考试结束第二天,他就找了个临时工作。他给火锅店端了40天的盘子,挣了700元钱。拿着钱,他独自去了那个商场。在专柜前,他再次捧起了那双篮球鞋。他很快地付了钱,专柜小姐把包好的鞋子双手递给他的瞬间,他有了扬眉吐气的快感。
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带着儿子来买鞋。十四五岁的小男孩,头骄傲地扬着,随手一指:我要这个。那中年男子低声说:太贵了。小男孩厉声嚷着:我就要嘛。
他想笑,却怎么也笑不出了,鼻腔瞬间被一股酸涩的气体所充溢。他想起了父亲曾在这里给他的“羞耻”。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可笑。他以为不体面的父亲损害了自己的尊严,却不曾想,自己的虚荣和自私深深伤害了父亲。只不过,父亲选择用沉默,包容了儿子的伤害。
他在专柜小姐惊奇的目光中退掉了那双篮球鞋,他拿着钱,去买了一双黑色软牛皮棉鞋。这样,父亲在冬天的时候,脚就不会再受冻了。
而他,终于没有实现对自己的承诺。他两次退掉了阿迪达斯,前一次是因为少时的虚荣自私,后一次,则是因为对父亲深深的愧疚和迟来的关怀。
编辑/梁宇清
他走近柜台,细细打量每款鞋子。篮球鞋、跑步鞋、网球鞋,他头一次知道,原来一双鞋,也能分出这么多花样。专柜小姐笑意盈盈,请他试穿。他再三摩挲那双浅褐色篮球鞋,却还是放下了,因为,他清楚地看到,价格签上写着680元。这几乎是他父亲一个月的收入。
他的父亲,是下岗工人,靠送煤气挣钱供他上学。他懂得父亲的艰辛,所以在物质上,要求甚少。但他真的很喜欢这双阿迪达斯篮球鞋,他是班上的篮球队长,一周总要训练几天。以前,他总是穿一双白色双星帆布鞋,可帆布鞋底子薄,跑跳起来,很硌脚。而且,那双帆布鞋年岁久远,已经有些开胶。
他的心,就好像节日里的鞭炮,因了一双阿迪达斯,劈劈啪啪地燃烧起来。在日记里,他郑重地写了一句话:18岁之前,我一定要拥有一双阿迪达斯。
他很用功地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终于,他考进了年级前五名。成绩出来那晚,他对父亲说:爸爸,你总该奖励我点什么吧?
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班上的同学,都和父母定有类似的约定,只要考到多少名次,就能得到奖励。他以前从没有要求过父亲,但这次,他开口了。何况,他的成绩,确实优异。
父亲略略有些诧异,只是一瞬,马上笑着说:应该的,孩子你这么用功,爸爸一定满足你。父亲没读过书,一辈子做苦力,就好像卑微的草芥,在急速激荡的社会沉浮。所以,他对于学习,有着天然的神圣感。
他们去了百货商场,在三楼阿迪达斯的专柜,他指着那款篮球鞋,说:喏,就是它。父亲伸手拿过鞋子,嘴里嘟囔着:这得多少钱啊?专柜小姐适时地应着:680元。
乖乖!父亲突然很大声地嚷了一句。粗重的口音,划破了商场本来的平静。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人,都在注视他,用一种鄙夷的目光。他低下了头,不自然地咳嗽了一声,想对父亲说句话,父亲却先开腔了:闺女,能便宜不?
被父亲称为“闺女”的专柜小姐,脸上闪出了一种复杂的神色:不能,这是专卖,不打折。最后的三个字,干干脆脆。
父亲叹口气,摇摇头,拿着鞋子的手,就那么半悬在空中。他觉得有些难受,正想告诉父亲,这双鞋不要了。这时,来了另外的顾客。
是他班上的一个女生,也是爸爸陪着来买鞋。女生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还对他父亲说:叔叔好。父亲好像有些激动,扬起脸,脸上堆着笑,但是身子,却还是微微蜷曲。
女生很快挑好了鞋子,她爸爸递上一张银行卡,潇洒地说:服务员,刷卡。而他父亲,也准备掏钱。父亲拉开外衣的拉锁,把手伸到衣服内侧,去掏钱包。然后慢慢打开钱包,一张张数钱:五十,一百,二百……边数还边大声说出来。
女生笑着和他再见,然后转身离开。他觉得女生最后的那个笑,带着说不出的嘲讽。他突然有种莫名的羞愧,觉得父亲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破旧的外衣,带着泥点子的鞋,蜷曲的背,堆着笑的脸,父亲的一切,都和这个精致华丽的商场格格不入。
他猛地上前,抓过已经被包起来的鞋子,说:不要了!专柜小姐有些吃惊,父亲更诧异,不知道哪点做错了,有些不安地看着他。他拿着钱,拉起父亲就往回走。一路上,他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剧烈地跳动。
回到家,他打开日记本,看着写的那句话,很想哭。但他没有流一滴泪,他知道,男孩子的眼泪,不能轻易落下。
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仍旧穿着白色双星帆布鞋。在打篮球的时候,如果弹跳用力过猛,脚踝就会隐隐作痛。而每次疼痛,都提醒他,父亲曾在商场带给他“羞耻”。
一年后,他参加高考,考试结束第二天,他就找了个临时工作。他给火锅店端了40天的盘子,挣了700元钱。拿着钱,他独自去了那个商场。在专柜前,他再次捧起了那双篮球鞋。他很快地付了钱,专柜小姐把包好的鞋子双手递给他的瞬间,他有了扬眉吐气的快感。
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带着儿子来买鞋。十四五岁的小男孩,头骄傲地扬着,随手一指:我要这个。那中年男子低声说:太贵了。小男孩厉声嚷着:我就要嘛。
他想笑,却怎么也笑不出了,鼻腔瞬间被一股酸涩的气体所充溢。他想起了父亲曾在这里给他的“羞耻”。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可笑。他以为不体面的父亲损害了自己的尊严,却不曾想,自己的虚荣和自私深深伤害了父亲。只不过,父亲选择用沉默,包容了儿子的伤害。
他在专柜小姐惊奇的目光中退掉了那双篮球鞋,他拿着钱,去买了一双黑色软牛皮棉鞋。这样,父亲在冬天的时候,脚就不会再受冻了。
而他,终于没有实现对自己的承诺。他两次退掉了阿迪达斯,前一次是因为少时的虚荣自私,后一次,则是因为对父亲深深的愧疚和迟来的关怀。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