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0
实验课是学习生命科学的学生学习阶段的必修环节之一,是学生通过参加第一线的实验活动锻炼个人综合能力、寻找发现自身不足,验证理论课内容和完善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此外,实验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树立使命感,进而为学生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为期半学年的实验过程中,取得了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经验全面的提高等丰硕成果,主要包括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知识体系的完善、实验设计与准备经验的积累和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态度的端正等三个方面。
第一,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知识体系的完善。微生物学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实验课不仅包括最基本的无菌操作技术,常见微生物的形态及常规染色的观察,基本生理生化分析(V.P.反应、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糖发酵试验)并将微生物的基本试验方法与日常生活结合(土壤微生物分离纯化、酸奶中乳酸菌分离和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激起学生对微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最后还为学生创造了将课堂与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的机会(自主实验)。在整个课程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耐心地讲解知识,还要将自己多年微生物学研究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其次,基础实验部分巩固了实验技术,实验课教学使学生们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漏洞、学习知识。再次,专题实验加深了对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际应用的认识。微生物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农业、能源、食品、医药和石油工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微生物也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对食品,饮用水等中的微生物检验检疫非常重要。“乳酸发酵实验”与“水中大肠菌群检测实验”正是针对功能微生物的利用与致病微生物的监控并结合日常生活而设计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工业标准化与检测标准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实验报告丰富了知识体系。实验报告涉及知识面广,尤其是课后问题,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激发学生的探知兴趣,必须认真查找相关文献和相关技术手册,并对提出的问题即时沟通交流,这都拓展了知识面并提高了表达能力。
第二,实验设计与准备经验的积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历了实验设计与准备的工作后,使学生们认识到实验关键的不仅是实验操作而是实验前期的论证准备以及繁琐的实验药品的订购和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这是因为,首先,实验目的要明确并且实验方案要切实可行不能仅凭想象。实验目的是实验的主线应至始至终贯穿整个实验。无论是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实验操作过程中,还是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过程中,都要时刻牢记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是要验证什么理论,还是揭示什么现象。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忘记了实验的目的,那么就会丢掉实验的灵魂。另外,实验进行之前应认真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其中重要部分进行论证并进行预实验。实验操作部分是对实验方案的执行部分,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的实际操作以期达到预期目标或论证某一理论的工作。因此,实验方案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修改,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方案行不通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则应通过暂停实验分析已得到的实验数据并进行论证分析才可以修正实验方案。其次,实验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等应在实验进行之前准备好。这一部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实验准备不充分也是导致实验效率低、实验周期长的主要原因。在实验方案中包括所需实验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等的分析,根据实验方案中的要求应首先确定所需仪器设备的来源,如添置新仪器设备等需要在专业分析中心做的分析需提前联系。实验材料是实验的对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成败或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因此,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一定要规范,以增强实验的可对比性。如果实验材料需要预处理,处理方法一定要有章可循不可随意。总之,对实验设计及准备工作认识的深入有助于完成从学习到研究性学习到研究的过渡,有助于科学思维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态度的端正。在实验完成后,认真进行实验总结是提高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撰写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和发表论文)是公开科研成果的必由之路。过去学生们虽然懂得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却没有引起思想上足够的重视,总认为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很简单。一学期实验报告的写作彻底地改变了学生们对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的认识。首先,从格式上来说有严格的要求,实验总结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几部分,论文主要包括摘要、前言、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和结论等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内容上有严格的要求。其次,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的语言表达要简单,作为实验者可能对整个实验的每一部分都很了解,用几个字或几句话就可以让自己明白做了什么,但是论文是要公开发表的,要使其他人甚至对该研究领域知识不多人能够容易看懂。这种情况在本科生实验报告和自主实验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一方面,实验结果记录缺乏逻辑性,缺少作者的思想,仅仅是数据的简单罗列,好像等待读者去猜测实验记录所反映的规律;另一方面,自主实验的实验计划主题不明确或对实验的背景及相关知识准备不足。总之,实验总结和论文应反复推敲认真完成,让复杂专业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另外,合格的实验总结或论文还可以帮助作者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提出新的见解,甚至打开新的研究领域。
综上所述,微生物学实验课使学生们获益匪浅,不仅获得了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知识体系、实验设计与准备经验和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提高,还提高了表达与组织能力,培养了工作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学生们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课是学习生命科学的学生学习阶段的必修环节之一,是学生通过参加第一线的实验活动锻炼个人综合能力、寻找发现自身不足,验证理论课内容和完善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此外,实验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树立使命感,进而为学生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为期半学年的实验过程中,取得了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经验全面的提高等丰硕成果,主要包括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知识体系的完善、实验设计与准备经验的积累和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态度的端正等三个方面。
第一,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知识体系的完善。微生物学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实验课不仅包括最基本的无菌操作技术,常见微生物的形态及常规染色的观察,基本生理生化分析(V.P.反应、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糖发酵试验)并将微生物的基本试验方法与日常生活结合(土壤微生物分离纯化、酸奶中乳酸菌分离和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激起学生对微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最后还为学生创造了将课堂与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的机会(自主实验)。在整个课程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耐心地讲解知识,还要将自己多年微生物学研究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其次,基础实验部分巩固了实验技术,实验课教学使学生们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漏洞、学习知识。再次,专题实验加深了对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际应用的认识。微生物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农业、能源、食品、医药和石油工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微生物也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对食品,饮用水等中的微生物检验检疫非常重要。“乳酸发酵实验”与“水中大肠菌群检测实验”正是针对功能微生物的利用与致病微生物的监控并结合日常生活而设计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工业标准化与检测标准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实验报告丰富了知识体系。实验报告涉及知识面广,尤其是课后问题,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激发学生的探知兴趣,必须认真查找相关文献和相关技术手册,并对提出的问题即时沟通交流,这都拓展了知识面并提高了表达能力。
第二,实验设计与准备经验的积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历了实验设计与准备的工作后,使学生们认识到实验关键的不仅是实验操作而是实验前期的论证准备以及繁琐的实验药品的订购和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这是因为,首先,实验目的要明确并且实验方案要切实可行不能仅凭想象。实验目的是实验的主线应至始至终贯穿整个实验。无论是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实验操作过程中,还是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过程中,都要时刻牢记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是要验证什么理论,还是揭示什么现象。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忘记了实验的目的,那么就会丢掉实验的灵魂。另外,实验进行之前应认真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其中重要部分进行论证并进行预实验。实验操作部分是对实验方案的执行部分,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的实际操作以期达到预期目标或论证某一理论的工作。因此,实验方案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修改,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方案行不通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则应通过暂停实验分析已得到的实验数据并进行论证分析才可以修正实验方案。其次,实验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等应在实验进行之前准备好。这一部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实验准备不充分也是导致实验效率低、实验周期长的主要原因。在实验方案中包括所需实验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等的分析,根据实验方案中的要求应首先确定所需仪器设备的来源,如添置新仪器设备等需要在专业分析中心做的分析需提前联系。实验材料是实验的对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成败或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因此,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一定要规范,以增强实验的可对比性。如果实验材料需要预处理,处理方法一定要有章可循不可随意。总之,对实验设计及准备工作认识的深入有助于完成从学习到研究性学习到研究的过渡,有助于科学思维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态度的端正。在实验完成后,认真进行实验总结是提高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撰写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和发表论文)是公开科研成果的必由之路。过去学生们虽然懂得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却没有引起思想上足够的重视,总认为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很简单。一学期实验报告的写作彻底地改变了学生们对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的认识。首先,从格式上来说有严格的要求,实验总结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几部分,论文主要包括摘要、前言、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和结论等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内容上有严格的要求。其次,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的语言表达要简单,作为实验者可能对整个实验的每一部分都很了解,用几个字或几句话就可以让自己明白做了什么,但是论文是要公开发表的,要使其他人甚至对该研究领域知识不多人能够容易看懂。这种情况在本科生实验报告和自主实验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一方面,实验结果记录缺乏逻辑性,缺少作者的思想,仅仅是数据的简单罗列,好像等待读者去猜测实验记录所反映的规律;另一方面,自主实验的实验计划主题不明确或对实验的背景及相关知识准备不足。总之,实验总结和论文应反复推敲认真完成,让复杂专业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另外,合格的实验总结或论文还可以帮助作者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提出新的见解,甚至打开新的研究领域。
综上所述,微生物学实验课使学生们获益匪浅,不仅获得了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知识体系、实验设计与准备经验和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提高,还提高了表达与组织能力,培养了工作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学生们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