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消费观培养研究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购物方式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伴随而来的是主流消费方式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而大学生作为消费者中的一个重要代表性群体,研究其购物方式及消费观念对于研究和引导当代年轻群体的正确消费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获取有效的分析结果。最后结合相关研究资料与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针对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的建议与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理念;互联网;理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5-0073-03
   大学生是网购及实体消费较有代表性的群体,通过研究该群体的消费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购与实地消费的优缺点,找到两者优势互补的解决方案,推测两种消费方式未来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及城市消费模式的健康发展积极献策。
   一、实体店购物与网络购物的对比
   实体店购物对于用户来说体验感较高,消费者可以对商品进行体验,从而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而且在实体店购物交易更安全,实体店资质审核严格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相对于网购,实体店购物交易可以面对面进行,一旦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调换比较容易,消费者维权方便。然而实体店的商品种类较网店少,消费者如果想要购买到满意的商品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不同的店铺做商品比较,而且交易方式较复杂,交易花费时间较长。
   网络购物中商品种类丰富,用户的选择空间较大,搜索功能完善,可快速查找商品,节省时间,交易方式简单,交费无需等待,因为没有店铺房租等费用,商品价格相比实体店便宜很多。但网络购物售后保障可能会存在问题,消费者的权益有时难以得到保障,一旦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消费者在部分店铺退换商品较困难,容易发生纠纷。
   二、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
   为了能够更好、更全面地研究两种购物方式的选择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分为三个群体:赤峰学院的在读学生,赤峰学院周边商家以及步行街周边商户和赤峰学院的网络用户群体。首先,对于赤峰学院的在读学生,该调查分别抽样了大一至大四的在读学生,原因在于大学生是网购及实体店消费的重要群体,且每个年级学生由于经历不同对于消费方式有着不同理解,分年级调查可使结论更全面准确;其次,赤峰学院学生多来自外地,购物场所集中在较为熟悉的学校周围和繁华的步行街地段,调查较为便捷;最后,大学生多用网络交流,利用学校交流群组发起讨论可获得更为真实的信息,反馈结果可参考性高。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体店走访调查及网上话题讨论三种方式。问卷主要围绕购物方式、款式、购物时间、季度网购消费金额等方面设计了25个相关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的结果分析(见图1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消费数额也不同,大一学生的消费额明显较其他年级学生高。同时随着消费额度增加,网购消费金额也随之增加,这反映出网购这种消费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另一方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大一学生明显比大四学生网购花费多。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购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安全性越来越高,而实体店经营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缺乏销售创新,相较于网购的便捷性和丰富性,其弊端更加明显。所以基于互联网的购物方式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受到年轻一族的追捧。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消费方式的好感度与学生的年级具有一定的关联,年级越低,对于网购的好感度越高,而对实体店购物的好感度明显较低。原因在于,大一学生年龄偏低,更容易接收新鲜事物,而大四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在消费购物上也比较理性,多数情况下会综合考虑问题,消费方式及消费形式更加理性化。
   通过图3可以看出,在购买商品的种类上,男女生网购存在差异。男生更倾向于电子科技类产品(如手机)、文化办公用品(如图书),而女生更倾向于化妆品、配饰等商品。在服装鞋帽上的花费,男女生都较多。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男女生的夏冬两季消费额比春秋两季高。通过对实体店及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夏冬两季由于气温原因,服装类及化妆品类商品消费增加。其中冬季网购消费额最高,一方面是因为冬季衣物较贵,网上便宜且款式新颖,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兴起的“双11”,由于时间恰好在冬季转冷时期,且优惠较多,促进了大学生消费,这从侧面说明了网购消费方式的流行,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缺乏理性。化妆品类也是现在网购商品的主流,韩流的兴起让国外化妆品进入中国视野。对于追求时尚的大学生而言,国外化妆品格外受欢迎,但实体店往往局限性大,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商品,导致更多大学生选择网上购买化妆品。
   通过实体店走访,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交易失败的原因是价格问题,而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不选择实体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款式问题,质量是较少被考虑的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四学生到大一学生,价格问题一直是学生购物考虑的重点,但是款式逐渐取代质量成为最重要的购物标准,这也是网购逐渐流行的原因之一。
   综上,实体店消费似乎有被网络消费取代的趋势,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仍旧有许多人喜欢在实体店消费,对网购中可能有的隐患存在顾虑,同时实体店购物具有网络购物不具备的优点。
   三、大学生消费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总结了大学生消费方式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第一,大部分学生有盲目消费甚至过度消费的习惯,消费观念也存在偏差。大学生往往容易被商品表象迷惑而忽略品質问题,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常造成消费的浪费。当大学生对网购商品不满意时,往往因为怕退货麻烦而选择丢弃商品。除此之外,大多数的大学生无法通过有力的手段去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经常出现当利益受到侵害时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申诉,甚至不想申诉的状况。    第二,部分学生对购物有错误认识。部分学生购物时只考虑商品因素,忽略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当网购数额超过承受范围之后,部分学生会向父母要钱,这无疑给家庭带来更大负担,然而很多学生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从未反思过自己的行为。
   第三,过度追捧网购,忽略实体店消费的优势。虽然随着经济的增长网购和实体店消费额度都有增加,但网购增加更明显。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网购更方便,选择更多,当然风险也更大。随着网购的流行,很多人忽略了实体店消费的优势,对于部分商品来说,实体店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要求。实体店消费省去物流时间,能够保证品质,比网购更合适,而且在实体店购物,大学生更容易做出理性的选择。
   第四,缺乏绿色消费意识。大学生普遍的消费意识认为绿色的生活方式会给生活带来太多的不便,在消费方式上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消费感受,忽略了绿色生活方式对环境发展及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这间接体现了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第五,普遍不具备理财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学生认为理财离自已的生活很远,当前正处于消费期,没必要进行理财,这也是导致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部分学生尝试理财,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财知识,盲目进行理财甚至选择投资式理财手段,这无疑是不明智的。
   (二)解决方案
   高校想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从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道德层面,充分调动高校各部门,结合家庭、社会及大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正确消费观的教育。结合以上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本文给出以下解决方案。
   1.将绿色生活方式植入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中。绿色的生活方式范围广泛,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可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让学生对绿色生活方式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从自身做起,坚持绿色购物。
   2.普及必要的理财知识。学校可以邀请专业教师讲授理财常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并鼓励大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复杂的外在环境,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理财技巧,可以培养自身理性消费的观念。
   3.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对于新一代的大学生,家长的普遍教育理念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基于这种想法,一般家庭会在物质上极大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养成了过度消费、不计后果或是预估不到过度消费后果的习惯。因此,要改变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现状,家庭教育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
   4.从思想上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很有必要,但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很少有专门的消费观教育课程。学校可以通过讲座、研讨甚至是通识课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消费观建立的重要性及如何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因多种消费方式的冲击,大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很难保持理性消费。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幫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正确的教育引导受益的不仅是学生本人,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慧君.“互联网+校园金融”视角下大学生消费金融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20(06).
  〔2〕李伦.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市场研究,2018(12).
  〔3〕王茜.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初探及引导策略[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4〕王正铭,闫晓雯,赵金玲,李青青,杨萍.大数据视角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调查研究[J].时代金融,2018(35).
  〔5〕唐克冰.基于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3).
   (责任编辑 曹彩霞)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内蒙古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业工作有序开展。但是在创业方向选择方面,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创业团队的实际决策与创业目标之间发生偏差,进而造成创业成功率降低。本文在对传统音乐产业链和新时代背景下音乐产业衍生产品类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业方向选择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构建较为完善的评估
摘 要:本文基于新医改和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围绕公立医院创新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当下公立医院创新开展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创新开展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有效举措进行了探析。认为在新医改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创新开展好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强化公立医院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为核心,以强化公立医院政治建设为先导,以创新公立医院党建活动模式为重
摘 要:文章以文化产业与生态区域建设协同发展为前提,从分析文化产业与生态区域建设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入手,阐释“道”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并进一步说明依托“道”文化中的生态内涵而推进的亳州“道”文化产业是生态友好型产业,与生态皖北建设可以相互协调,同步推进。最后指出通过跨区联动、媒体联动与校企联动三个发展路径,能进一步推进亳州“道”文化产业的发展,加
摘 要:文物是中华文脉的载体,是华夏文明的见证。保护文物安全,深挖文物内涵,就是保护我国延续不断、薪火相传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博物馆从业者的殷切期望。常规的文物保护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具体的规范,但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如新冠疫情、火灾及暴力袭击等事件,博物馆如何在第一时间维护文物安全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也是博物馆从业者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不可不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突发公共
摘 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高校管理工作法治化是新时代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本文分析了高校管理工作法治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推进高校管理工作法治化的必要性,提出了以全面依法治国理念为引导,培育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素养,完善高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高校管理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等,积极推动高校法治化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