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y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将语篇教学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点明了语篇教学的科学性,论证了在《新视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篇教学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并详细介绍了在《新视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篇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语篇教学 英语阅读 新视野大学英语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经历了从注重语法、词汇细节到注重培养语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使学习者能运用目的语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要促进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之间的转化,最好的方法是确保完整话语和语篇的整体接受量,即在语篇中学习、深化语言知识,并尽快将其转化为语用能力。(傅大明,1999)大学生作为成年人,逻辑思维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趋向于用认知方式来学习英语。采用语篇教学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扩展思路、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新视野大学英语》(以下简称《新视野》)系列教材占很大比重,我校部分院系也在使用该教材。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发现该教材特点决定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语篇教学更为适合。
  
  二、语篇教学法的应用
  
  1.语篇及语篇教学
  语篇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语篇涉及面很广,可以是独白、对话、讲话、众人交谈、诗歌、小说、文章等。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涉及文章一类的语篇。语篇教学就是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在英语教学中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张国扬,朱亚夫,1996)
  语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语篇教学不仅是强调语言本身,而且是在教语言知识的同时,将语用、认知、文本、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等传授给学生。(张国扬,朱亚夫,1996)语篇教学法有助于发挥自上而下(Top-down)的交际性阅读的优势,在增强语篇易读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语篇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篇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符合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
  2.《新视野》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篇教学的优势
  《新视野》系列教材由郑树棠教授总主编,包括《读写教程》、《听说教程》、《综合教程》。体现了以应用为本,听、说、读、写、译多位一体的教材设计理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放在首位。这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同时也是采用语篇教学最容易达到的效果。《新视野》阅读教学主要以《读写教程》为基础,这里我们着重介绍《读写教程》的阅读教学实施语篇教学的优势。
  根据语篇教学要求,教材内容的舍取和编排不应仅仅以词汇的复现率和语法结构的难易度为主线,而应结合所学语言的文化来进行。教材的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所学语言国家的典型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样才能使教材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语言习得。《新视野:读写教程》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可思性、时代性和前瞻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等。每单元包括三个部分,侧重一个话题,采用主题(theme)组织单元的形式。明确的话题为实施语篇阅读教学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而三篇课文的体裁不尽相同又为实施语篇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读写教程》所有栏目练习的编写均紧扣课文进行。结构分析、写作、阅读技能、内容概要等素材全部取材于课文。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环环相扣且全方位、多角度的语篇教学及练习环节。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听、说、读、写、译等其他技能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其他技能的发展与提高也是有限的。《读写教程》精读量、泛读量均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单词分布比较均匀,完全符合第二语言—外语习得有关理论的描述。为语篇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优秀的后备力量。
  由此可见,《新视野:读写教程》具有实施语篇教学的条件与优势。
  3.如何在《新视野》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篇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抓住主题。阅读课文前通过标题预测语篇内容、体裁,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图式,激发阅读兴趣,增强语篇理解的信心。
  2)快速阅读,验证预测。找出文中语篇连接手段,包括同现或复现于语篇的词汇,起连接作用的词、词组或表达方式等,抓住主线。找出预测与快读之间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课文话题的熟悉程度和知识面。
  3)深入阅读文章,分析语篇各部分在意义上和结构上的关联,把握文脉。
  4)在语篇(语境)中强化语言知识,培养语用能力。借助课后丰富的练习,进行适当的口头或笔头交际活动。
  下面以《读写教程3》第五单元Section A Graceful Hands为例:
  图式是记忆的语构,包括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和其它知识,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它能对阅读的信息作出反应,并能弥补信息的不足。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文体等方面的外部世界知识(extra linguistic knowledge)。事实证明这类讨论使学生思路更加开阔,增强了学习兴趣,外部世界知识不断增长。本文可以利用单元开首的Preview,使学生了解三篇文章主要讲重大疾病来临时不同人所做的决定。针对该话题展开讨论:1)当面对他人或自己的重大疾病时,你的心情可能怎样?2)当面对因重病而不久辞世的亲人,你是希望他平和轻松地离去,还是要尽量延长其生命而不顾其承受的痛苦?当然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且并不轻松的话题,然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并不缺乏关于类似话题的图式。而且这是每一个社会人都将要承受的事实,所以也不失为教育的另一个方面。从而更积极地融入到讨论中,并渴望自己有更出色的语言表达,有更深刻的见解,外语交际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针对Graceful Hands,首先题目暗示文章体裁很可能为记叙文。学生对于记叙文的写作要素,组织材料方式在头脑中已有相应图式,理解的难度自然降低。进而根据文题预测文章内容,然后利用Pre-reading Activity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Why was the word “graceful” used to describe the grandmother?2)What does the physician find out and what does she learn?3)If you were given this decision to assist in your family member’s death,what are the challenges you might face?这部分也可以作为课前预习题。然后快速阅读课文,学生会不断验证预测并发现新的问题。速读后确认这篇文章的确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各个要素也随即依次确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很容易发现本文语篇衔接的一大特点,即描写文中主人公克拉克夫人的手及手指的表达方式不断复现。如:the long,thin fingers;graceful;long fingers。抓住这个契机,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联系语篇所提供的语境,引导学生体会优雅的手所暗示的美好而可敬的人格内涵。
  继而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语篇,发现连接文章各部分的表达方式。这在文章中的体现比较明显,以第二段为例,as,and及体现文中“我”的动作先后的表达方式reach for,return to等,说明本文的时间顺序,即文章的外部线索。从语篇中发现此连接有助于学生巩固对记叙文体的理解,有助于把握文脉,为开展复述或写作练习做好准备。
  在深入分析语篇中,学生会发现文章的内部线索,即感情线。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图示法。对于像本文这样一篇叙述类篇章应采用线性图示法。把“我”在不同时间为主人公所做的事及“我”的内心想法记录下来。最后按时间依次连贯下来,会发现“我”,一个陌生人的感情变化。从开始时对病人的一视同仁→尽责照料→关切→深刻理解其对家人的一片苦心→因感动而哭泣→因钦佩而感慨。线性图式符合读者的认知机制,有助于学生迅速理解所读材料的大意,了解情节的发展,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和评述,学生把握了语篇的结构和依据,提高语篇感悟能力和解析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一次情感教育,通过一个异国老太太的超凡举动移情于对自己长辈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加强了文化共通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加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本课而言还可以利用课后的Story Summary,强化学生对于文章内容及语言知识的掌握。最后借助课后的Text Structure Analysis加强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笔头运用能力。
  通过笔者近几年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语篇教学法的指导下,采用《新视野》教材进行授课,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性强,学习效率上升,兴趣增加,成绩明显提高,理解力、交际欲望也明显高于以往。
  阅读不仅包括教学中常见的精读、泛读、快读,也包括实际生活中的需求性、趣味性、随意性阅读等。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包括语言知识、阅读技巧、阅读方法等多方面内容。《新视野:读写教程》每单元中的A篇属于精读课文,另外两篇分别为阅读材料和泛读。这意味着语篇教学的方法也应灵活运用,教师自身应明了各种阅读有目的上的不同,所以教法也应有所变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重点教授阅读能力提高的方法,为学生指明成功阅读的途径。同时教师有责任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并给以适当指导。《新视野》系列教材中大量的阅读材料都可以在选择范围之内。“We learn to read by reading.”(Smith,1986:94)显然课内课外应紧密结合,开辟多种渠道,共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最终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结论
  
  语篇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将语用知识、认知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基础。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开展语篇教学,充分利用它的功能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优势,以学生为主体,确定英语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傅大明.培养完备的语篇分析理解能力[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111.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
  [4][5]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Smith,Frank Read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其他文献
摘要: “服饰文化课”是一门面向综合性大学各院系广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由于选课学生大多来自非艺术设计类的专业,他们的专业基础薄弱,学习目的各异,学习动力有限,给教学工作带来特殊的挑战。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并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开展教学。由于服饰文化课具有涉及艺术、设计、人文和审美范畴等宽泛内涵,因而对这门课程结合采用PPT、
期刊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的广泛化和多样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对高等学校培养的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综合英语作为高等学校基础课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在英语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的综合英语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性、创造性等。因此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善英语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势在必行的。PBL作为一种西方盛行的教
期刊
摘要: 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知识有着一定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课外 阅读 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总结语文教学的得失后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
期刊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强调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造成一些大学生难以用英语恰当地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信息的障碍,使跨文化双向交际难以顺利实现。为了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合作与互补,在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极其必要。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失语 中国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肩负着文化交流的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15种外语核心刊物上关于英语语义场的研究,以此总结出其主要成果,发现此领域内有待探索的课题并提出该领域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 语义场理论 总结 评述 反思    引言    语义场理论(Semantic Field Theory)是德国学者特雷尔(J.Trier)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提出来的:“语义场是在能指的层面上,把一群有某一共同语义特征的词汇
期刊
摘要: 本文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中有关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对语言基本技能掌握的宗旨为指导原则,并结合近几年的四级考试及真题测试中的MC试题,探讨专业英语MC题型的应试思路与技巧。  关键词: MC题型 应试思路 应试技巧    引言    从形式上看,英语专业MC(multiple-choice)题型是对单项能力的测试,但实际考查的却是应试者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试题不仅有一定的效度(
期刊
一、引言    在学校里,我主要负责的课程为英语听说课,在上课过程当中,我发现学生的听力技能非常成问题,也似乎是学生最难以提高的一项技能。每次有听力练习,学生都会非常苦恼,通常一篇听力材料,他们听了三、四遍还是云里雾里,更别说完成相对应的听力练习了。长此以往,学生对自己逐渐丧失了信心,产生了逢听力课必怕的心理。为此,我在一节听力课作了一些尝试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试图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
期刊
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前苏联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前苏联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是国内学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出现了较多学术成果,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几部前苏联通史类专著中都有对农业集体化的深刻阐述,相关论文还有30多篇,本文拟就20年来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做一综述,以利于下一步的研究。    一、“农业集体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的新题型——快速阅读入手,分析了影响学生快速阅读的一些常见的不良习惯,从课堂内外、教与学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应采取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快速阅读 教学对策 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已在2007年1月全面推行,改革后阅读占总分的40%,其中所增加的“新题型”——快速阅读很快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原本只有英语专业考试中才有的题型为何出现在公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学习引导的探索,提出辅导员可以凭借其独特的角色承担起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学习的全面指导工作,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院校 专业引导 职业导向    辅导员需要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在大学学习期间,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在思想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任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