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摄入性甲状腺毒症2例

来源 :中国乡村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2例因外源性摄入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病例的介绍,希望能引起临床医师对甲状腺毒症病因诊断的重视,做好鉴别诊断,避免误诊.rn1 病例摘要rn例1 患者,男,39岁,2019年7月19日主诉“乏力两周”入住我科.入院前两周患者出现乏力,伴全身关节轻度酸痛,自觉有阵发性发热、畏寒,无心悸、出汗、颈部疼痛、消瘦等.
其他文献
有机磷农药在农村作业中仍常被使用,导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患者经积极治疗一般恢复较好[1],近期再次接触影响胆碱酯酶活性的毒物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2].
期刊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降低输尿管软镜故障率的有效性.方法 将该院实施质量管理改进前的2019年7—12月(对照组)及改进后的2020年7—12月(观察组)完成经尿道输尿管/肾盂激光碎石取石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比较两组输尿管软镜的故障情况.结果 观察组输尿管软镜故障率为2.7%(14/522),低于对照组的6.1%(3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可有效降低输尿管软镜故障率.
目的 观察时间护理相关的呼吸训练在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肺癌术后护理,包括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观察组采用时间护理相关的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掌握程度、肺部呼吸情况及康复进程.结果 观察组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掌握程度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及肺活量均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长、导管拔除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床步行锻炼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
心电图机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的仪器,主要用于检查心脏电生理变化并加以分析对疾病做出诊断.但由于其导联线又长又多,易相互缠绕且难分开(图1),应用时比较耗时耗力,降低了操作或抢救的效率,易造成抢救时机的延误,从而产生医疗纠纷.
期刊
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是免疫检查的抑制剂,目前广泛用于治疗肺癌、肝癌或其他实体肿瘤.我科采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 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科收治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9例,均应用卡瑞利珠单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阴性.
期刊
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便秘类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与老年人活动减少及衰老引起的肠道和盆底功能的生理变化有关[1].便秘会导致老年人发生腹胀、腹痛、粪便嵌塞等生理不适,还可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结直肠癌或结肠粪性穿孔诱发患者死亡[2].
期刊
ICU患者经常出现衰弱症状,如疼痛、呼吸困难、谵妄和心理压力.在最近几年,临终前的ICU入院人数已经增长到30%,患者在ICU出院后,疼痛、口渴、焦虑、睡眠障碍和呼吸困难这些症状也可能持续存在,并可能产生ICU后综合征,带来认知、精神和身体障碍.ICU患者预后较差,而临床经验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姑息护理可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1],同时可减少症状负担、改善生活质量和情绪、增加患者存活的可能性[2].因此,本文就姑息护理在改善ICU患者生命质量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ICU患者预后姑息护理的发展提供
期刊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肿瘤患病率大幅上升,应引起人们重视.结肠镜能在直视黏膜病变的同时进行病理活检,被认为是评估结直肠最有效、最直观的检查[1].结肠镜检查的两个关键性指标为盲肠的插管率和息肉的发现率,都与肠道的清洁度有关[2].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术前的一项常规检查,结肠镜诊断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往往与肠道准备质量息息相关,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降低肠道病变检出率,使结肠镜检查无法顺利完成的风险增加[3].本文就各种肠道准备法在结肠镜前的应用作一综述.
期刊
1 病历摘要rn患者女,19岁,因“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两年,恶心、腹泻1天”,于2020年12月6日入院.入院前两年患者行异基因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系患者父亲,HLA配型(6/12),使用环磷酰胺联合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预处理,术后予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及甲泼尼龙抗排异.患者后因EB病毒激活,于2019年1月30日、2月7日予利妥昔单抗治疗EB病毒感染,安全疗效尚可.2020年12月5日患者因夜间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症状入院.患者既往体质一般,2019年11月行双侧扁桃体
期刊
1 病历摘要rn患者男,75岁,因“反复心悸5年,加重3个月”于2019年12月26日入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以下简称“室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65/85 mm Hg,长期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入院后体格检查、胸部CT、冠脉CT血管成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未提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于12月28日行电生理检查和室早射频消融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