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7454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的中心环节。
  一、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显性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主要表现
  1.学生存在问题
  基础很差,基本运算能力极差;习惯很差,课堂上各种小动作多,讲小话的多,不听招呼;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极差,不思进取,不仅不学,还以与老师作对为乐。
  2.老师教学存在问题
  教学管理松懈,没有严格要求学生;课前设计以教为主,“为教而教”;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言堂”、设问无思维价值、教学手段“满堂灌”、重点难点把握失衡、学生活动表面化;课后巩固练习的数量和层次性不科学;师生关系紧张,学生逆反情绪较重。
  (二)成因分析
  1.教学目标虚化
  不少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纯是照搬照抄,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解析,脱离学生实际,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教学目标虚化,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导致在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时数分配和教学重、难点把握上新的失衡、新的尴尬,使得课堂教学整体效率有所降低。
  2.教学内容泛化
  不少数学教师为了方便、省事脱离教材和大纲,滥用网上资料或者课外辅导资料,并把这些内容不加选择地搬进课堂,形成教学内容泛化,做了大量的“无效”劳动。有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常常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数学教学情境,或者牵强附会地联系一些实际,结果要么不伦不类,要么适得其反,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得不偿失。
  3.教学过程形式化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下教师对众多学力有差异的学生教学时间的不足。但是合作学习方式并非堂堂适用,它是建立在学生需要基础上的。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在安排分组合作交流时,没有明确的分工协作,有的组是个别学生把持着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其他人则成了观众或听众;有的组的学生则在争取参与的机会而争执不下……事实上,这样的合作有形式,无实效。
  4.教学手段简单化
  有些老师对于数学教辅材料的使用缺乏思考和分析,数学作业布置缺乏分层,数学作业取材简单现成,只是直接拿现成的数学习题集来布置,企图以简单的数量积累,来完成数学知识学习。也有一些数学教师把后进生培养的方式简单化,试图通过强迫他们死记硬背题型、定理、公式甚至习题的结论来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5.教学活动场面化
  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特别是在开公开课时,为了场面的交待,制造了许多有形式无实质的活动。这种看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长此以往,必将会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遏制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掩盖了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
  三、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明确陈述的目标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讲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起到提纲结领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
  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传统教学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教材中更提倡发现法教学。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将单纯的教师“主演”变成师生共同“表演”。这种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有一种至关重要的"发现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发现某些规律、结论。
  4.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练习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为了练习有效,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练习题要精而非多。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以致深化、应用。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设计练习题,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不但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知识,还不会给他们增加课业负担。
  5.加强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并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低差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使单差生、双差生转化很快,厌学的学生人数大大减少,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6.认真总结,写好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课后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突破、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正因为课后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就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课后反思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总会有点滴疏漏、失误之处,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作深刻的剖析,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
  总之,更新教育观念,注重过程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是当前学校教学工作开拓创新、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证,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
其他文献
随着家庭中子女的减少,孩子更加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这本应是件好事,在家庭中,父母有更多的精力、财力集中到孩子身上,使他们受到更多的教育,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但是有的家长为了自己孩子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满足,真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揣在兜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融了”,也是由于这一点使孩子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给学校的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培
期刊
校园中,我们常见有许多班主任,他们在班级管理的方法上大不相同,效果亦出人意料。  有的老师每天累得要死,只要人一到校,就一头扎进班级不敢出来,批改、谈话、查缺补漏,忙得不亦乐乎;可即便这样,学生不买账,家长不领情。自己呢,总觉得委屈极了,憋气又窝火。  有的老师每天神采奕奕,踩着点进班,不拖堂不发怒,班级的环境总是山清水秀,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在各项活动和学习评比中班级总能遥遥领先,家长称赞,
期刊
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因此,科学探究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学科课程的重要内容。  一、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认知过程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新课标,是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向过程要方法,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6、7的时候
期刊
“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中国有着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为世人所传颂。那么当今社会的教师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吗?当然不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辅助工具不断涌现,传统的单一型课堂教学方式正飞速向创新型多元型转变。“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开始出现。这对于教师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翻转课堂”的起
期刊
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基础教育工作的小学教师,就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全力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也就要求我们加强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启发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惑才能唤醒头脑中的沉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
期刊
我校于2013年3月成功申报了《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研究》这个农村专项课题。从这个主课题衍生出我校语文科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研究》。经过一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深刻体会到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运用,促进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如何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我们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更好
期刊
高中地理教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幅彩色斑斓、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地理教学是美的,更是诗的。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孔子曾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为此只有“乐知者”,才能做到“奋而忘食,乐而忘忧”的境地。所以,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发展智能的直接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我
期刊
一、传统课堂对低年级孩子的束缚  根据199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一项调查“喜欢学习”的学生,小学只占8.4%。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低年级的孩子对于以上的调查结果表现更为突出。  我班有的学生不习惯教师教、学生听的课堂模式,总是与课堂格格不入,有的上课走神,以致没有回
期刊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呢? 所谓“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到学到什么程度, 学生只有知道学了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 才会有意识地去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 听明白,为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等。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提高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效益,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大胆实践。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弄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