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途径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英语已经成为小学教学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同时小学阶段也是整体英语教育体系的开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不断推进,作为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不仅需要传授小学生基础英语知识,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笔者针对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 认真上课的良好英语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尚未形成良好的自制力,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而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如果单纯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很难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形成认真上课的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在正式上课前,任课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将学习用具摆放整齐,在上课预备铃声响起时,小学生就应该安静下来。在这段准备上课的时间内,带领小学生学唱英语歌曲,这样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尽快进入到学习英语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小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认真上课的良好英语学习习惯。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讲“Happy Birthday!”一课时,在上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唱英文版的生日快乐歌,以此促使小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要求小学生坐姿要端正,发言先举手,举手动作要规范,在发言的过程中发音要清晰标准,声音要宏亮。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小学生便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良好的英语课堂发言习惯,学会了积极参与课堂,无论是英语教学效率还是教学效果均会得到明显提高。
  2. 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良好英语学习习惯
  李阳的疯狂英语得以迅速推广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个“说”字。英语实质上是一个语言交流工具,在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过程中,要摆脱“哑巴英语”的学习结果。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生通常害怕出错或者难为情,往往不敢说英语,这对小学生良好英語学习习惯的形成十分不利。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开口说英语,设立多种开口说、练、演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信,以此形成良好的开口说英语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小学生消除其心理上的顾忌,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碍。长期以往,小学生就会受到更大的鼓舞,英语也会说得越来越熟练,英语知识的学习就是一个反复实践与练习的过程。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引导小学生跟着自己说、跟着同学一起说、跟着音频一起说。同时还应该指导小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尝试跟着原版录音模音,并且尽量做到声音宏亮、清晰、流畅。出错并不可怕,要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错误注意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以此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3. 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英语朗读的习惯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将英语单词转变为语音符号的一个过程,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无论是英语语言的学习还是其他语言的学习均与“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要想把英语语言学习好,就必须养成良好的、正确的朗读习惯。正确的朗读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同时还能够促使小学生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所富含的情感,从而具有感情地朗读出优美的文章,读出语调、读出语感、读出自信。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讲“My Week”一课时,在“Let’s talk”模块,可以将小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录音设备将小学生朗读的过程录下来,在小学生完成朗读后,再进行播放,以此促使小学生自主发现自身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及时进行改正,在读一读,练一练,演一演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学科在整体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若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因此,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为其后续学习英语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闫凤梅, 齐有臣. 浅议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J]. 黑河教育, 2017(10): 11-12.
  (作者单位:济南市育贤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英语的阅读理解一直都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初中生的英语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很多学生因为遇到困难就对英语的兴趣慢慢减少。大量的研究表明,初中英语阅读主要存在词汇量的多少、语法的运用,以及所处文化不同所带来的三种障碍,初中英语教师更应该利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增加单词掌握程度,学会基本的语法知识,运用有效的阅读技巧,才能逐渐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的分数,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出
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第16任总统,任期为1861年3月4日至1865年4月15日(在1864年再次当选)。他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也是一位应归入伟人之列
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让学生在学会知识中懂得做人,感受快乐,体验成功,这也是新课改的核心。教师要不断改变和优化教学模式,让课堂40分钟的有限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教师要做到几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师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探究知识,发展潜能的教学方式。  多年来我们学校对课堂教学做了深入研究,为适应新课改和素质
初中英语教材是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爱好兴趣来编写的,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表达思想,与人交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考试难度的增加,英语写作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如何改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策略入手。1. 提高学生听的能力,由听导写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英语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们在写作之前必须要掌握一定量的词汇。
学生的生活情感、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等,均属于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进程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 核心素养  核心素養指的是,学生具备的确保其可以适应社会需求的、促进个人终身发展的品格与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以及社会参与,具体来说便是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学会学习
面对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冲击的MOOC,分析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结合美国图书馆界对于MOOC的认识、讨论以及多角度支持的实践,建议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课程支持、
以泛在信息社会为背景,分析国民阅读活动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提出阅读推广人的培育策略。作者运用质性分析法和比较法,把提升阅读素养作为国民的重要培养目标,而阅读
课堂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场所,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新课标要求在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展开教学,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构建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掌握基本工作和任务,进而可以获取更多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学生要时刻作为课堂主角学习,以客观、积极态度接受英语知识,在小组内完成讨论和分析,不断提升学生思维,从而增强英语教学质量。  1.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合作
经过多年发展,美国高校图书馆治理结构已臻成熟和完善,在美国独特的政治和权力文化环境中形成了共享性、制约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在低权力距离文化下,美国社会公平观念十分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