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6009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则童话:动物们创办了一所学校以应付日益变化的世界的需要。在这所学校里,教授们开设了跑、跳、爬、游泳、飞行等科目,学员必须学习所有科目。第一批学员有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鸭子在游泳科上表现相当突出,甚至比他的老师还要好,可对于飞行和跑这两门课却感到非常吃力,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他不得不每天放学仍留在学校里,放弃心爱的游泳以腾出时间来练习,他不停地练,脚掌都磨破了,终于勉强及格。而他的游泳科目,由于长期得不到练习,成绩中等。兔子在刚开学时是班里跑得最快的,由于在游泳科目中有太多的作业要做,结果精神都快崩溃了。松鼠的成绩一向是班里最出色的,但对飞行科目感到非常沮丧,因为老师只许他从地面上起飞,而不允许从树顶上起飞。鹰由于活泼爱动受到了老师的严格管制,在爬行课上的一次测验中,他战胜了所有的同学,第一个到达了树的顶端,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他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泥鳅同学,由于跑、跳、爬都会一点儿,成绩综合下来却是班里最高的。
  究竟是谁扼杀了鸭子的游泳天赋?为什么兔子的精神会崩溃?为什么第一个到达树顶的鹰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为什么泥鳅的成绩是班里最高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看了这则童话,面对作者一连串的发问,我的心里沉甸甸的:这则童话暴露了学校教育的太多问题,我们学校也有“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们的?面对“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的种种行为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评价并引导他们呢?
  一、勿以成绩论好坏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于学生的评价只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学习好了,一切都好,所谓“一好百好”;学习不好,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对孩子的误解甚至训斥。很多家长看重的也往往只是学生带回家的一份所谓“成绩单”,有些学生家长就根据学生成绩来决定“赏罚”:一个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在校运动会中获得了800米跑第二名,放学后很高兴地告诉他的妈妈,原指望获得一番表扬,孰知其母却怒斥其“心思不放在学习上,不过获得个体育第二名,有啥值得骄傲的?”这是一种单一的呆板而功利的评价方式,客观上也是中小学教育走进死胡同的原因之一。学习好就真的一切都好了吗?“马加爵”现象很有力的否定了这一观点。有些同学自恃成绩好,狂妄自大、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可见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其做人的道理。实际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系统的具有阶段性和综合性的复杂过程,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方式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亲和老师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是谁把学生定格了呢?
  教育部发出的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一改只重成绩,不重操守;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评价与升学制度,要求教师、家长、社会多元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个方面。
  二、注重个性教育
  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个性,只不过有的学生个性明显,有的学生个性像一条细流一样不为人注意,如果我们能够敏锐地发现它,捕捉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强化。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对此有精妙的论述:“新教育……在得知儿童身心发达的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如农学家之于植物焉,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需食则资以肥料,好光则复以有色玻璃;……决不敢挟成见以从事焉。”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才能和专长,以形成每个学生的最佳素质结构,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学记》写道:“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能力、知识程度都有差异,他们的动机、兴趣、努力程度,学习习惯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只有切实了解学生的个性我们才可以“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才能避免出现几乎要崩溃的“兔子”。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有学生共性,才能提出统一要求,进行集体教学;有学生个性,而且是丰富的,千差万别的个性,才需要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以使“长善而救失”。
  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恰恰很少考虑学生的自由发展,很少考虑学生的自身要求,很少考虑个人的价值和权利。一切以升学为中心,强调“总分”、“全才”,从课程教材的模式化,到复习、考试、评估的划一化,导致广大学生整天围着考试转,疲于苦读、应考。结果,使广大青少年失去了金色的童年,多少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被扼杀,多少在某些方面才华横溢的青年被埋没。不少有专长的学生,因为某一门学科的升学考试不理想而被淘汰出重点中学,从小受到“三等公民”的待遇,心灵受到压抑;很多有特长的高中毕业生,也往往因为某一门课程落后,达不到“分数线”而背上“失败者”的沉重包袱走向社会。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满足个人的需要,协助个人以自身的方式获得发展的工作。”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同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应该根据这种不同的需要,促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高度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品德表现也较差的一些学生。可以说,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着后进生。后进生对教师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渴望教师能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和耐心的指导,能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然而,由于后进生身上弱点较多,许多“事故”也常与他们有联系,他们的一些优点往往容易被缺点和不足掩盖,所以很难得到教师对他们公正、客观的评价。后进生也是学生,也是受教育的对象,转变和培养他们,使他们成长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教师的责任。为此,教师在评价后进生时应避免出现这样一些心理:偏见心理,是指教师本人持有个人偏见,这势必会影响他对后进生的正确评价、评定;怀疑心理,这是指教师对后进生持怀疑态度,看不到后进生存在的内在潜力和可以转变好的因素,看不到他们内心深处也存在着不甘落后的上进要求,认为后进生“朽木不可雕”,屡教不可改,因而对他们评价时往往多指责,少鼓励;烦躁心理,这是指教师由于对后进生抱有不满情绪,因而对其评价时所产生的急躁、厌烦、缺乏耐心的心理现象,以及对由后进生引发的或与之相关的事故,缺乏冷静、理智的“冷处理”态度和方式。在多数情况下,教师的这种烦燥心理容易导致对学生的处理不公,使这些后进生受“委屈”;成见心理,这是由于以前师生间发生过矛盾冲突或者学生伤害过老师,而引起的教师对后进生评定不公正、不客观。这实质上是一种报复心理的表现,不仅不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还会导致师生情感进一步恶化,有时甚至还会引起学生对教师人格的怀疑,产生“拒教”现象。
  作为教师应积极寻找转化后进生的“突破口”和有利时机。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所证明——仅仅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一部分学生就会比另外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后进生时应当反省、深思的吗?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教师要不断地给后进生鼓励,进行“赏识教育”,多尊重、多理解、多宽容、多提醒,使后进生在老师的欣赏与尊重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他们尝试“跳一跳就可以摘果子”的甜头,才能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欲望,向着成功迈进并享受成功的快乐。例如:在同一节课上,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有些学生做四道题,有些学生做三道题,后进生做一道题,如果能独立完成并做正确的话,同样给满分,如后进生能做两道题的话,就给附加分。又如,对一些学生提出较难的问题,而对后进生提出较容易的问题等等。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发展中,使优差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成功的激励。对后进生的转化只要方法得当, 那些看起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学生,必定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导是教育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想使这项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并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就要求教师能自觉地进行调控,使评价、指导工作始终保持在科学、合理的状态。一般来讲,评价、指导学生应力求客观公正,尽可能满足学生自尊、荣誉的心理需求,使其维持心理平衡,讲究策略,注意始终使学生的受激励程度维持在最适当的激起水平,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学生多做肯定评价,使其受到激励和鼓舞。总之,教师应注意克服各种不良评价倾向,长此以往,必定能使评价活动维持在科学合理的状态,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评价、指导的积极作用。使学校的“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们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快乐地走上社会,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
其他文献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快乐童年生活的诗歌。教学中,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城里孩子也能充分领略乡下生活的乐趣,感受乡下生活的幸福快乐?笔者尝试架设“情境”这座桥梁,引领学生在入情入境中走进农村孩子生活的广阔天地,在感受乡下孩子生活乐趣的同时,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并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图画呈现情境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再现情境,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
期刊
笔者常去听理科教师上课,觉得语文教师应向理科教师学习。数理化课看起来都是符号、算式、公式等,似乎很枯燥,但数学老师讲公式,不是把公式推导过程一股脑儿抄出来,而是一步步演算,每走一步总要问“下一步怎么做”,这实际上是在刺激学生思维。有些题目经过若干步演算已做出答案,教师还要问“谁还能用更简便的办法做?”学生又投入了思维活动。相较于数理化课,语文课缺乏思维活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语文教师要善于把
期刊
中学生的作文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知识学习,它是学生心智的反映,是人格内涵的体现,是学生内心深藏着的情感的冲动,这当中的情感不是抽象的,而是有血有肉的,是生命的张力。可是,放眼当今的中学生作文,不少作文缺少当代青年应有的鲜活感,缺少应有的思想深度,就连学生作文杂志发表的一些作文,其写作技巧看来是老练了一些,但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缺少对生活的正确认识,缺乏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缺少应有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大多数教师开始认同“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中,学生接受、获取意义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创造意义的过程。那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体验,使得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呢?为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自主、探究、创造”三个方面入手,旨在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提升。  一、自主性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旧有的知识授受的教学
期刊
新教材上写人的文章很多,如《船长》、《军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这些文章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展现高尚人格魅力起着巨大作用。最近就人物类文章怎么教学,我们语文教研组进行了一番研究。接连观摩了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感触很深。他们上课风格迥异,教学目标各有侧重,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教学出现了共同的弊端,如“蜻蜓点水”赶内容、教学难点没突破、
期刊
阅读是一个让学生综合素养内化的过程,对学生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调控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呢?我的读书观是要让学生在“乐”中“读”、在“读”中“品”、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记”、在“读”中“议”,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一、在“乐”中“读”  闲暇之时,手捧一本书,让思维在文字间跳跃,会让我们备感充实与幸福;夜深人静之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朗读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严格把好朗读训练关,让读书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大餐。然而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氛围与表面效应,朗读训练时过多地强调了声音的正确、流利、响亮,因此学生在汇报朗读时,往往读得格外用心,格外卖力,乍一听效果还真不错,于是教师便大加赞
期刊
《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究竟如何?  一系列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兴趣不高,缺乏阅读名著的动力。由于时代、文化的差异性,使得经典名著与中学生有隔膜感,读起来费劲
期刊
中国古代诗歌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女性形象,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木兰诗》和《石壕吏》两首诗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两首同为古代叙事诗中的名篇,都以战争为题材,但对惨烈的战争场面却“惜墨如金”,对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却“泼墨似水”。《木兰诗》中对木兰征战十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活,仅用六句三十六字概括叙述,而着力描绘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细节。《石壕吏》一诗中也没有直接描绘
期刊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即文章的主题(也叫中心思想)。“意”永远是衡量文章高下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常发现有的学生事情写完了,文章就结束了;或文章的中心未能深入,往往是泛泛而谈,满足于浅尝辄止。这其实都是中心不够深入的问题,那么,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该如何着手呢?笔者认为,巧借名家招式来指导学生深化文章中心不失为一捷径。  一、招式解密  招式一:阐述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