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袋收缩综合征的Nd:YAG激光治疗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t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内障现代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手术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方式.囊袋收缩综合征(Capsular contraction syndrome)是白内障现代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其是在晶状体囊膜收缩产生的挤压力的作用下,引起人工晶体移位偏心、倾斜、折叠晶体变形或人工晶体脱位,影响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质量,导致视物变形或视物模糊,引起视力下降.我院在1999年以来应用Nd:YAG激光治疗囊袋收缩综合征19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全周Schlemm管线性切开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例(2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成功行全周Schlemm管线性切开术,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滤过泡、并做前房角镜检查.结果 术后随访4.6~13个月,平均(7.5±3.1)个月.术前平均眼压(28.5±9.6)mmHg(1mmHg=0.133Kpa),术后(15.4±4.2)mmHg;差异有非常显
期刊
目的 评价Technolas 217z准分子激光机角膜组织切削深度的预测性.方法 采用Technolas 217z准分子激光机对近视眼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标准化切削LASIK组(planoscan-Lasik,P组),个性化切削LASIK组(Zyoptix,Z组)以及LASEK组(planoscan-Lasek,E组).手术中用DGH超声测厚仪分别在手术前,激光治疗前和激光治疗后测量角膜厚度,
熊xx男性33岁因“双眼突发视力下降3月”入院。入院3m前开始出现双眼视物模糊,无伴眼胀、眼痛,无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头皮接触感觉异常等,在外院诊断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持续予全身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加重,视力逐渐下降而到我院就诊。患者既往健康。
期刊
视网膜裂孔是造成视网膜脱离(RD)的主要原因,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治疗孔源性RD成功的关键,目前治疗孔源性RD多采用冷凝、电凝、巩膜外加压及玻璃体手术等方法.我院自1996年12月~2003年12月间应用氩离子激光治疗仪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局限性孔源性RD58例61眼.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合并白内障的价值.方法 对合并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18例2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及视野的变化.结果 术后视力除2例眼底病变外均有大幅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27.3±3.3)mmHg降至术后的(13.6±2.9)mmHg(t=0.19,p<0.01),术后房角检查
在我国,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约占所有青光眼的60%~80%.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合理评价疗效对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1].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手术治疗,传统方法是根据房角关闭及粘连程度选择滤过性手术或周边虹膜切除术,包括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
期刊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急性视神经炎的皮层功能变化.方法以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14例单眼急性视神经炎、12例正常人视皮层BOLD-fMRI数据,比较正常组与视神经炎组两眼分别刺激时的视皮层激活像素数与激活信号平均强度,分析BOLD-fMRI数据与PVEP P100波潜时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与视神经炎组枕叶视皮层、颞下回、后顶叶都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主要兴奋区位于枕叶距状裂周围.与对侧眼
现代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提高、眼科医生对其认识的提高而显得眼眶壁骨折伤发生率日趋提高。
期刊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组织补片在结膜囊成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胎植入术后结膜囊狭窄的患者进行结膜囊成形术.随访观察6~i8月,平均11月.结果 2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半年后组织补片呈正常结膜色泽外观,且稳定.无感染、坏死及排异等发生.配戴义眼片后患眼外形满意.结论 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