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能够自主发展的人——论构建尊重、依靠和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新型育人体系

来源 :人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要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的力量来自儿童自身,自我教育是促进自主发展的内因;唯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育才能带动、引领儿童发展,使儿童“凭借教育的力量”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这是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机制;建立以尊重、依靠、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方式和育人体系,让学生的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表现、发挥、张扬、增强和完善,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过程,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主要路径和依托.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立足健康生长的育人理念,回归生命教育,营造教育契机,唤醒学生内心“自爱”“他爱”“大爱”的种子,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桥梁,实现“诚朴”“理解”“担当”的责任转化,以爱润责,让生命的姿态更优美、更舒展.rn一、构建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rn1.校园物型课程打造rn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曾经说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对于学校而言,环境育人的要旨在于打造物化课程,建构校园育人场域.学校倡导温馨、精致的生态理念,重点建设“一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指出,要“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如何让教师评价真正指向教师内涵发展,通过科学且合理的教师评价让教师有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一、抗洪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rn抗洪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在抗洪抢险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抗洪精神极大地展示出中国人民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甘于奉献的优秀道德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1]
期刊
中小学生要从学习阅读开始,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逐渐走向“通过阅读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阅读是阅读学习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条件,阅读学习是学习阅读的目的 与意义.学习阅读的学科主要是语文、英语等语言文字类学科,而阅读学习则是各个学科的事情,阅读学习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深度学习、理解性学习离不开学科阅读,学科阅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方法.全学科阅读是指每门学科都要开展阅读指导教学,通过阅读来学习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阅读能力和素养.
嵩山小学地处沂蒙山区,是山东省临朐县西南部最偏远的小学,面临着乡村教育的种种现实问题.但是乡村教育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嵩山小学坐落于美丽的嵩山脚下,大自然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资源.秀美的山川和丰富的社区环境都蕴含着教育价值,家门口就是田间地头、青山绿水,这是城里学生很难日常体验到的.于是从2007年开始,嵩山小学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体验教育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