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态沟渠和生态塘适合于拦截处理农田排水,在“过程拦截”阶段减轻农村面源污染状况.在对其概念、构造的介绍基础上,综述了生态渠-塘导流截污系统(渠塘系统)内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及其去除的影响因素.针对渠塘系统应用现状总结了几点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如长期处理效果的研究补充、低温环境下处理效果的保持、评估方法的优化及定量化、生态处理技术之间的优化连接.该综述可为渠塘系统的利用及系统内部参数的优化提供思路和依据.
【机 构】
:
江苏省水利科教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东南大学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沟渠和生态塘适合于拦截处理农田排水,在“过程拦截”阶段减轻农村面源污染状况.在对其概念、构造的介绍基础上,综述了生态渠-塘导流截污系统(渠塘系统)内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及其去除的影响因素.针对渠塘系统应用现状总结了几点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如长期处理效果的研究补充、低温环境下处理效果的保持、评估方法的优化及定量化、生态处理技术之间的优化连接.该综述可为渠塘系统的利用及系统内部参数的优化提供思路和依据.
其他文献
为解决某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监管和居民投诉问题,在充分调研园区污染物排放特征、筛选优控VOCs物种、优化监测布点以及合理设置预警阈值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业园区VOCs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应用案例表明该系统具备较好的园区VOCs监测预警及可疑企业识别功能,可以提升园区整体预警能力和监管能力,为遏制环境污染和风险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调查农田灌溉退水水质及对主要河流水质的影响,以苏北某地为研究对象,对主要流域田间水体开展调查监测。调查布设25个监测点位,采用单因子浓度比较法、水质指数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农田灌溉退水通道水质污染空间分布不均匀,但各主要污染因子浓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水质因子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为TN>TP>NH4+-N>COD,其中TN和TP是主要水质控制因子;雨季水质综合指数高于旱季,施肥期NH4+-N,TP和TN质量浓度在降雨后比降雨前分别平
在水利知识图谱的基础上,结合字符串相似度以及word2 vec生成的词嵌入的余弦相似度,设计了关联属性的语义查询算法,实现了异构水利知识的融合.在网页端搭建了一个智能搜索应用,通过用户实验,验证了基于水利知识图谱的智能搜索应用可以降低水利领域从业人员的数据获取难度,增强对水利领域相关知识的理解.
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针对NSA组网,从四个方面(5G网标显示策略优化减少“假5G”、参数优化提升5G网络驻留比、电信和联通QoS策略一致性研究实现电联用户感知一致性、SCG添加和变更成功率优化)入手,重点研究5G网络用户感知能力提升,并进行相关的经验总结和推广.
从水土流失的危害出发,探讨由于忽视水土保持,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产生的问题,亟需完善的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以南通地区为例,介绍了南通地区自然概况和水土流失特点,分析了南通地区的典型水土保持设计,并对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评价.
“畅流活水”工程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在控制截污条件下,通过引清入城加速河水流动,促进水体置换,增加水环境容量.结合传统泥沙动力学公式,发现该调水模式对改善河道淤积也有一定作用.利用现有平台数据,分析调水时水流冲淤、挟沙能力的变化,评估“畅流活水”对改善河道淤积的影响,为探寻减轻淤积的非工程措施,延伸水利工程的功能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