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w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改革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学生主体观,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教学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同时要在教学法中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课堂。
  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是对某些具体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的提炼和概括。传统的数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结论,忽视过程,学生通过大量机械的模仿练习掌握某一结论,缺乏自我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探索和总结,抑制了个体思维的形式和发展。为了消除这一现象《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传播新的数学知识过程中,要努力做到: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的事物观察视角独特,但他们不会自觉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事物,留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存在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方法。
  例如:在“5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练习题,说一说生活中加、减法有关的事情。一个小朋友说:“妈妈吃了3个苹果,我吃了2个苹果,一共吃了5个苹果。”3+2=5,我及时表扬了他。另一个小朋友又说:“教室窗台上有2盆花、讲桌上有3盆花。”2+1=3,我立即高兴地说:“你观察的真仔细,棒极了!”在孩子们的启发下,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每个小朋友都认识了数学中的加减法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说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但出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会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认识用小数表示物体价格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商品价格的方法,这在商场、超市中能经常看到,而这一教学内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让这一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家长帮忙带同学到商场或超市去了解怎样给商品标价,并请家长指导学生认识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教学时,采用学生自己说和相互说的方式,让孩子们解释他们是怎样了解商品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教师给予适当点评。从课堂反馈的信息看,这部分内容由家长、商场超市为课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这一难点,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二、让操作、体验、探索、发现融入数学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和探索发现等数学活动,对数学方法经历再发现和再创造,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用两个三角形去拼成一个已戃过的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会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等四边形。教师进而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原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上述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且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为他们大胆发现、创新见解,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体验、猜测、假设、操作、归纳等自主探索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让生活真正走进数学的课堂中去。
其他文献
纵波勘探在过去一直处于主要地位,然而,如果想从地震勘探中获得有关岩石类型、结构和孔隙流体饱和状态的三维深度图像只靠纵波信息是解决不了的,原因是不同的岩石和不同的饱和流
多年来,笔者刻意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在探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不但提升了他们的情操,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一、以诵读方式为手段,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用诵读方式学习和积累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是需要有计划、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传统经典中可积累的素材有很多,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每一年段的诵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发展,排水系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污水处理是城市水环境改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本文结合蒙自县城的建设,在新区基础建设中排水系统的
建立了一种针对茶鲜叶色泽的计算机量化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在茶鲜叶嫩度方面的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嫩度鲜叶间的色泽参数存在明显差别,其中R、G、B、L色泽参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