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书,香茶,锁住半日年华;诵诗,刺绣,窥见一世清欢。
  ——题记
  母亲并没有出众的相貌,可却因平凡而显得真实。但她总能在浮生中偷得半日闲暇,去一品那雪沫乳花浮盏的茶,品那清雅诗意充溢的闲。
  我想:清欢,便该如此。
  书·香茶·那日偷闲
  母亲总爱在冬日午后,和我一起窝在阳台藤椅上,泡一壶半卷半舒的香茶,手捧一本泛黄的书籍,静静品读。我趴在桌子上,看茶水中深绿的叶片上下翻飞,偶然散开时便窥见母亲的面容。此时的她会露出与周遭喧闹、匆忙完全不符的神情,那微微勾起的唇角,溢满了书中遇故人的味道,那眼中氤氲着的,是一丝丝让人难以察觉的满足。
  人间有味是清欢,原不应空等。便将旧火试新茶,书茶伴年华。
  诗·刺绣·最是流年
  母亲曾会刺绣,我原是不知道的。只是那日不小心将最爱的白裙划破了后,才见识到了母亲的绣技。她不言,只是将一些纯白的丝线变成了一朵微绽的茉莉花。我惊讶于母亲的手艺,却在不经意间瞥见工具盒中那一方丝帕,我抽出它,纯白的底上绣着一朵不知名的花和一句诗。我指着它问妈妈:“你还记得吗?”妈妈的眸子猛地一亮,片刻后归于黯淡:“哪里还记得那些啊。”她弯腰,继续整理着她的东西,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叫落寞的味道,弥漫在房间。
  人间有味是清欢,本不应放弃。当年清雅爱凭栏,点滴染清欢。
  流年匆匆,却将昔日母亲雕刻在岁月中,而我于不经意处窥见的,或享受、或悲伤的,都是真实的母亲。那偷偷怀念着过去,静静享受着人间处处清欢的母亲。
  ‖湖北省枣阳市第六中学‖指导教师:张慧
  写母亲的文章很多,但这篇却有独特的味道,作者没有去写常见的素材——母亲对女儿关爱的点滴,而是把着眼点落在母亲的精神内质上,在母亲日常的读书、品茶、诵诗、刺绣间,嗅到了母亲独特的清雅味道,并由此悟得人生的美好与生活的真谛——人间有味是清欢。而从作者这种对母亲内在的懂得以及对生活的领悟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想见母亲对她的精神影响以及引领,也可以想见作者内心的美好慧质,在阅读的同时,也在心里体会着她们母女间这种美好的脉脉交流。
  【适用文题】母亲的味道;懂你;你是我心灵的阳光……(平子)
其他文献
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在田埂上  播种豆角,在女墙下  种植菊花,在微雨中  同一头牛一起漫步,后来  又躺在芭蕉树下,偷看  邻家的女孩不只窈窕了一次  隔着一道云朵,梭罗  在湖的那一边春播秋收,他的木屋  有一扇窗户向着我的月光  喂,兄弟  我的米酒烧热了,红炉正亮  刨几颗土豆过来吧,我们一块  干了这个雪夜  在王桥村  我从出租车里出来,阳光更慢  鸟在树阴里  像某个熟悉的人吹起了口
劉绍洋作品选
A卷  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  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lH 1H→4 H X中的X粒子是1H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只能放出两种频率的光子  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D.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2.如图1所示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
陳昌作品选
期刊
华灯初上,中村邦夫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又在家中的书房里开始另一项工作——修复瓷器。他仔细端详面前一只破碎的瓷碗,把每一块碎片放在瓷碗破碎的位置目测、构思……  2011年,日本大地震使许多珍贵的瓷器也成了一地碎片,它们或是家中世代相传的宝物,或是已逝者留给亲人的珍贵礼物。中村邦夫无偿承担起了拯救地震中破损瓷器的任务,他以志愿者的身份走村串户,用自己掌握的“金缮”技术免费为灾民修补破碎的珍贵瓷器。  
摘要:铁凝的小说虽常常表现出与时代社会主题的偏离,但她并不能也没有回避文学创作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她以对“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的表达作为自己的目标,实现的其实是对时代的独特切入。这样一种奇特关系,在她的小说中往往以人物内心的逻辑的方式显现出来。她的小说常常看似无关乎时代,但其实是从更高的层面上表现自己的时代。铁凝的小说,是一种典型的“同时代性”的文学表现。  关键词:铁凝小说;同时代性;个
甲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②?”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 ①上:皇帝。这里指刘邦。 ②禽:通“擒”,捉住。  乙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漫漫人生路上难免会有分离,那难舍难分的心情如阴影笼罩又似绳索束缚着我活跃的思想,每每想起,心中就像被什么东西磕了一下,隐隐作痛。  我的幸福是什么?是如罗曼·罗兰说的“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灵魂散发的香味多么美好!多么诗意!让我在弥漫着爱的世界,自由地呼吸灵魂的香味”?我的幸福是她匆匆离去,转身对我的一瞥,饱含真情,而我也只能从中品味出一丝丝的温暖。  月是思念的替代品,而灯光又是月的寄托,于是,月光
①史密斯是一个社区志愿者,每年都会献爱心。这天,她整理好一批准备捐赠的冬衣,第一次带着8岁的女儿爱丽丝到街上发放冬衣,顺便给她上一堂“爱的教育”课。  ②在一条街道上,坐着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史密斯拿出准备好的冬衣,伸手递给了他。流浪汉看了看旁边来来往往的行人,笑着拒绝了。爱丽丝仰着头,说,妈妈,他穿得很少,一直在抖,他怎么不要我们的衣服呢?史密斯也很疑惑,敷衍着,可能他不冷!宝贝,我们再找下一
摘要:昌耀是中国当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以往的昌耀研究多集中在文化、政治现实对诗歌的加持性阐释上,本文与之展开对话,强调回归文本,进行对诗歌形式的考察。本文聚焦于昌耀诗歌的语言质地、寓言性以及散文诗形式等几个重要却被忽视的方面,重现昌耀内倾的、热衷于自我教诲的诗人形象。  关键词:昌耀;诗歌形式;寓言诗;散文诗;向内抒情  一 昌耀研究的范式取径  1990年代以来,随着对昌耀的评价日趋升高,